關內侯

關內侯:人物,漢朝,曹魏,晉朝,故事,-九游会j9

關內侯是名。秦漢二十等爵位中第19等,僅於徹侯(即,亦稱通侯)。有其號,但無封國。一般乃對立有軍功將領的獎勵,封有數戶,有按規定戶數徵收之權。

自魏晉以後,逐漸實行虛封,關內侯與其他爵位一樣,僅是爵位名稱。為關內侯者,一般稱“君”,如褒成君等,亦有稱侯者,如所封建信侯。

,實行20等二十制。漢承秦制,亦為二十等爵。分別為: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關內侯;二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內侯
  • 性質爵位
  • 地位:秦漢二十等爵位中第19等
  • 獎勵原因:對立有軍功的獎勵
人物,漢朝,曹魏,晉朝,故事,

人物

漢朝

漢武帝時期,後來的大將軍衛青第一次領兵與匈奴作戰,武帝派出的四路大軍唯獨衛青部到達龍城斬首數百,皇上為此十分高興,遂賜封衛青為關內侯。
2.
漢武帝時期,的兒子跟隨驃騎將軍霍去病攻打左賢王,奮力作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多,賜爵關內侯。
漢元帝時期,西域陳湯和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 ,元帝封甘延壽為義成侯,賜陳湯爵位為關內侯,各賞三百戶、黃金百斤,並拜陳湯為。
陳湯陳湯
4.
長期征戰於疆場的一員宿將。西漢北地郡郁郅人,即今人。少年從軍,侍奉漢景帝;在漢武帝時,曾多次任將軍,帶兵征討匈奴,鎮守邊邑。因軍功封關內侯。
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蘇武回到了長安。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謀反,蘇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來關係很好,加上他的兒子也參與其中,蘇武被罷官。昭帝死後,蘇武因為參與了擁立漢宣帝,被賜爵關內侯。
關內侯印關內侯印
6.
五鳳二年(前56年),宣帝下詔表彰黃霸的吏治之功,封為關內侯,賜黃金百斤,俸祿升為“”。幾個月後,宣帝任命黃霸擔任太子太傅,隨後又提拔為御史大夫

曹魏

?—234年,字子揚,淮南成德人,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於黃初元年(220年)任侍中,受封關內侯。
188—249年,字子通,曹魏重臣,四朝元老,於黃初七年(226年)受封關內侯。
3.
?—223年,字文師,“則勒兵討之。演恐,乞降。文帝以其功,加則護羌校尉,賜爵關內侯。”
4.
225年-264年正月,字士季,於正元元年(254年)十二月,受封關內侯。
5.
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西南)人,三國時期曹魏武將,之子。典韋死後,曹操任典滿為司馬,曹丕即位後拜為都尉,賜爵關內侯
6.
字伯寧,山陽昌邑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太尉,征東大將軍,揚州都督,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賜爵關內侯,繼位後,又晉封滿寵為昌邑侯,諡號景侯。

晉朝

1.孔夷
穆章皇后的外祖父,封關內侯。
2.
?— 286年,字茂伯,太康初(280年),為河南尹,賜爵關內侯。
284年—364年或343年,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漢族,晉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煉丹。著有《》、《》、《肘後備急方》、《》。

故事

武帝即位之初,朝廷採用和親的辦法,羈縻匈奴,但匈奴野心不斂,仍派兵四處侵擾,使邊疆動盪不安。隨著西漢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軍力的強大,漢武帝決定舉兵反擊匈奴。漢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漢朝廷派為,隨同御史大夫將兵30萬駐守在。他們派馬邑人聶翁壹以獻為餌,引誘孤軍深入、一舉殲滅。當單于親率10萬騎兵越過邊界進入漢地、走到距馬邑城還有100多里路的地方時,發現原野里布滿牲畜卻不見放牧的人員,感覺不對頭,就停止進軍。當他們捉住出來巡視的雁門都尉史,經過拷打審問,才知漢軍的伏兵正在馬邑一帶張網以待,非常驚恐,立即下令退軍,免遭了一次大難。匈奴從此發現漢朝廷已準備以武力與他們相對抗,從此,漢王朝同匈奴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就開始了。後五年即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匈奴侵犯遼西、漁陽,殺死了遼西太守。武帝派衛青、分別出兵抗擊,衛青攻雁門,李息攻,共同打敗了匈奴,,俘獲數千人。接著在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衛青、李息率軍北上,突襲雲中、的匈奴軍,又捕獲數千人,牛羊無數。又過了3年,即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衛青率兵3萬出擊,與岸頭侯領兵出擊北平,掩襲,右賢王措手不及,僅帶幾百人倉皇出逃。這次戰爭,將匈奴牡羊王、樓煩王逐出漢境,俘獲15000人,其中包括右賢裨王10多人,獲得大捷。漢武帝拜衛青為大將軍,封李息為關內侯;因李息身為將軍,曾3次隨衛青出征,有了豐富的臨戰經驗,從此以後,常受朝廷委派,單獨進行大的軍事行動。匈奴渾密謀歸順漢朝,當時李息正統兵在黃河邊上修築攻防城池,接待了渾邪王派來的使者,馬上派人飛馳京師,上報朝廷。漢武帝接到訊息後,立即派將軍霍去病領兵前往迎接。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先零羌人封養牢俎與匈奴暗地裡溝通,合兵10萬餘人圍攻枹罕,李息與郎中令徐自為領兵10萬將其討平。事罷,朝廷在抱罕首次設定,派持節符領兵鎮守。
關內侯關內侯
關內侯關內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