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河北省地級市)

邯鄲(河北省地級市):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九游会j9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邯鄲,省轄市,位於河北省南端,東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與、、三省接壤,是國務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權的“”和市區人口超百萬的。截至2018年末,邯鄲市轄6區、1市、11縣,總面積1207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2.8萬人。

邯鄲位於晉冀魯豫四省要衝和腹心,京廣、邯長、邯濟鐵路和京深、大廣、太行山、青蘭、邯大高速公路貫穿其境。邯鄲是和,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早期的;戰國邯鄲為都城,為都城;漢代與、、、共享“”盛名;漢末曹魏在建都,先後為曹魏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北宋,大名府成為北宋陪都;清代,為第一省會。

2018年,邯鄲市生產總值達到3454.6億元,比上年增長6.6%;財政收入438.1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7元,比上年增長9.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邯鄲市
  • 外文名稱:handan city
  • 別名:鄴城、磁州、洺州、大名府、廣平府等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河北省
  • 下轄地區:6區,11縣,1縣級市
  • 政府駐地:聯通北路1號
  • 電話區號:( 86)0310
  • 郵政區碼:056000
  • 地理位置:南端,東麓
  • 面積:12073.8平方公里
  • 人口:952.8萬(2018年常住人口) 
  • 方言:--磁漳小片-邯鄲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鄴城遺址、、、
  • 機場:(4c級民航機場)
  • 火車站:、等
  • 車牌代碼:冀d
  • 生產總值:3454.6億元(2018年) 
  • 高等院校:、等
  • 人均gdp:36289元(2018年) 
  • 地方領導:市委書記: 市長: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水利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傳媒,教育,體育,衛生,保障,交通,公路,鐵路,航空,軌道,文化,邯鄲精神,方言,飲食,成語,文化遺產,文保單位,地域文化,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城市榮譽,友好城市,

歷史沿革

  • 名稱由來
“邯鄲”二字作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華地名文化的特例。名稱由來主要有三種說法。
說法一:邯鄲在戰國以前寫作甘丹。有學者認為太陽出升過地平線叫甘,太陽落山過地平線叫丹。邯鄲即日出日落之地。
說法二:邯鄲地名可能由姓氏而取名。過去是有邯鄲這個姓氏的,邯鄲是一個複姓。
說法三:《·地理志》中魏國提出:“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意思是說,邯鄲的地名源於邯鄲山,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山名叫,單是山脈的盡頭,邯山至此而盡,因此得名邯單。
  • 先秦時期
上古時期人類始祖就在涉縣古()摶土造人、鍊石補天。
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開啟農業文明的新紀元。早於1000年,是世界上粟、家雞的最早發現地。把我國黃河流域種植粟的記錄提前至距今一萬年,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修正了世界農業史對種植粟年代的認識。
邯鄲城邑,肇起於殷商。商代建都於邢(),遷都於殷(今安陽)的數百年間,邯鄲為畿輔之地。《》中,就有商末在邯鄲建離宮別館的記載,證實邯鄲城至少已有3100年的建城歷史。公元前386年遷都於邯鄲,實行的軍事改革,使趙國成為之一。公元前430年,魏文侯把魏都城從安邑遷都洹水(今舊魏縣村),並以鄴城(今)為陪都。
戰國時期,邯鄲作為趙國都城達158年之久,是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秦漢時期
秦朝,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邯鄲是的首府。西漢,邯鄲城有“富冠海內,天下名都”之稱,除國都長安之外,與、臨淄、成都、宛()齊享盛名。
東漢,曹操於鄴城(臨漳古稱鄴,西晉為避愍帝司馬鄴諱,因鄴城北臨漳河而易名臨漳)建都。魏都的建設,以中軸為對稱法則著稱於世,並修建了、金鳳、冰井三台。西晉左思所作《》,正是描寫鄴城此時的繁華景象。
鄴城(今)的興起導致黃河以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南移。魏都臨漳鄴城繼而先後為、、、東魏、的國都,前後歷時364年,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鄴城是古代都城規劃建設肇始地、建安文學發祥地、鬼谷子誕生地、西門豹治鄴惠民地。
  • 唐宋至明清
隋唐,隋末把作為的都城,這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農民起義軍政權建立的都城之一。大名在唐五代時興起。公元621年,魏州首府大名已成為黃河以北中心城市。公元923年,李存勖在大名登上了皇帝寶座,史稱後唐莊宗。
宋代,大名為治所(省府)。公元1042年建大名為陪都,稱。金朝,大名為的都城。當時人口多達百餘萬,後來被淹沒,現在的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黃河河沙之中,將來一旦出土,會宛如義大利龐貝古城一樣震撼。
明代,邯鄲縣屬北廣平府。清朝因襲明制稱直隸省,大名府曾為直隸總督所在地。邯鄲縣仍屬廣平府管轄。明清時期邯鄲一帶的政治、經濟中心是在城。民國初,邯鄲縣屬直隸省冀南道,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邯鄲直歸省轄。
  • 近現代
解放戰爭時期,涉縣是和所在地。劉伯承、鄧小平率轉戰千里太行,創建了晉冀魯豫解放區。《》在此創刊,前身在邯鄲誕生。
1945年10月5日邯鄲城解放,直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
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設立了。
1952年12月22日,邯鄲鎮復升為邯鄲市。1954年改省轄市。1956年地級峰峰市併入邯鄲市。1983年邯鄲縣併入邯鄲市。
1984年成為省轄市,1986年武安縣(後改市)劃歸邯鄲市。
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消邯鄲地區,實行地市合併,將邯鄲地區所轄各縣劃歸邯鄲市管轄,稱邯鄲市。
邯鄲城貌邯鄲城貌
中國歷史上在邯鄲境內建立的政權
政權
都城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時間
魏國
洹水
今魏縣舊魏縣村
魏文侯
公元前430年—前360年
甘丹
趙邯鄲故城
趙敬侯
公元前386年—前222年
曹魏
鄴城
鄴城遺址
曹操
公元213年—266年
鄴城
鄴城遺址
石虎
公元335年—351年
鄴城
鄴城遺址
冉閔
公元350年—352年
鄴城
鄴城遺址
慕容皝
公元337年—370年
鄴城
鄴城遺址
元善見
公元534年―550年
鄴城
鄴城遺址
高洋
公元550年—577年
洺州
廣府古城
竇建德
公元618年—621年
魏州
大名府故城
李存勖
公元923年—925年
北京
大名府故城
劉豫
公元1130年—1131年

行政區劃

2016年,《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北省調整邯鄲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6〕157號):一、同意撤銷肥鄉縣,設立肥鄉區,以原肥鄉縣的行政區域為肥鄉區的行政區域,肥鄉區人民政府駐肥鄉鎮廣安東路1號。二、同意撤銷永年縣,設立永年區,以原永年縣的行政區域(不含南沿村鎮、小西堡鄉、姚寨鄉)為永年區的行政區域,永年區人民政府駐臨洺關鎮洺洲大道25號。三、同意撤銷邯鄲縣,將原邯鄲縣的河沙鎮鎮、南堡鄉、代召鄉劃歸邯山區管轄,將原邯鄲縣的尚璧鎮、南呂固鄉、兼莊鄉、三陵鄉劃歸叢台區管轄。四、同意將磁縣的高臾鎮、光祿鎮、辛莊營鄉、花官營鄉、台城鄉劃歸邯山區管轄,將磁縣的林壇鎮、南城鄉劃歸復興區管轄,將原永年縣的南沿村鎮、小西堡鄉、姚寨鄉劃歸叢台區管轄。
2016年,邯鄲市轄6區、1縣級市、11縣。邯鄲市共有96個鎮,118個鄉,28個辦事處,461個居委會。
區劃面積
k㎡
政府駐地郵政編碼人口(萬)民族鄉居委會區劃代碼
邯鄲市
12066
056000
963
96
118
2
394
130400
416
056001
64
2
1
/
87
130402
387
056002
81
1
2
/
79
130403
243
056003
37
1
2
/
86
130404
353
滏陽東路街道
056200
51
9
/
/
68
130406
503
057500
41
2
7
/
1
130407
760
057100
91
6
14
/
/
130408
742
056600
67
5
9
/
/
130423
481
056700
41
4
5
/
1
130424
1053
056900
85
6
14
1
/
130425
1509
056400
39
9
8
/
5
130426
716
056500
44
9
10
/
18
130427
449
057400
24
4
3
1
6
130430
336
057300
28
3
4
/
2
130431
320
057600
28
3
4
/
/
130432
453
057700
33
4
4
/
/
130433
864
056800
92
8
13
/
19
130434
677
057200
42
5
5
/
5
130435
1818
056300
78
13
9
/
1
130481
來源: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台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漢書》記載,“邯鄲南據大河(古黃河),北有燕、代,楚雖勝秦,必不敢制趙,若不勝秦,必重趙,趙承秦、楚之弊,可以得志於天下。”可見邯鄲地理位置之重要。
邯鄲市位於河北省南端,太行山東麓,地處東經114°03'—40',北緯36°20'—44'之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市區總面積12073.8平方公里。邯鄲位於四省要衝、和腹心,在四省交界區是唯一的,與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四個省會的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與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離均在450公里以內。十分明顯,為中國所環繞,地處內,東進與相接,南下可與聯繫。
邯鄲市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高差懸殊,地貌類型複雜多樣。以京廣鐵路為界,西部為中、低山丘陵地貌,東部為華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對高差1866米,總坡降為11.8‰。
邯鄲市自西向東大致可分為五級階梯:西北部中山區、西部低山區、中部低山丘陵區、中部盆地區、東部沖積平原。

氣候特徵

屬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熱同期,乾冷同季,隨著四季的明顯交替,依次呈現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14℃,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2.5℃,極端最低氣溫-20℃,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42.5℃,全年無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時。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邯鄲市轄區內的河流均屬於海河流域。共有較大河流及支流20多條,其中主要行洪河流有漳河、衛河、衛運河、滏陽河、老沙河、老漳河等平原排水河。
邯鄲市現有萬畝以上灌區19處,有效灌溉面積362.75萬畝,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積的45.5%,其中有全國特大型灌區一處:邯鄲市漳滏河灌區,大型灌區三處:邯鄲市躍峰灌區、磁縣躍峰灌區、魏縣軍留灌區,中型灌區15處:漳南、漳西、漳北、青塔、口上、車谷、賈莊、太平渠、岔河嘴、窯廠、衛西、陳村、引滏、滏源、富民等。現有農用機井98700眼,其中深井8484眼,井灌面積670萬畝。建成中小型蓄水閘151座,其中中型21座,總蓄水能力3950萬立方米。全市有效灌溉面積849.24萬畝,保澆面積579萬畝

礦產資源

邯鄲蘊藏有種類繁多的礦產資源,是中國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的鐵礦石產區。擁有豐富的“兩黑”——煤、鐵資源,煤炭和鐵礦石儲量分別達到40億噸和4.8億噸,被譽為現代鋼城、煤都。鐵礦集中在和,武安是全國四大富鐵礦基地之一。煤炭集中在。
其中煤炭儲量豐富,煤種齊全,煤質較好;鐵礦品位高、有害雜質少、可選性好。此外還有較為豐富的非金屬礦資源如鋁礬土、耐火土、硫鐵礦、含鉀砂頁岩、碳石等四十種以上礦藏。各種礦產地200處。

生物資源

邯鄲境內自然植被類型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草甸、沼澤植被、水生植被6種類型。邯鄲市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草叢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區的溝谷和荒坡,草甸植被則遍布全境。亞熱帶樹種漆樹在西部山區有著廣泛分布。領春木和太行花為邯鄲市特有的植物物種。邯鄲栽培植物資源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稻穀、棉花、花生等,是中國主要的糧棉、禽蛋、蔬菜生產基地。
邯鄲市野生動物主要為陸棲脊椎動物。鳥類有麻雀、鴿、喜鵲、燕子、貓頭鷹、雕、雉雞、石雞、烏鴉、鵪鶉、啄木鳥、布穀鳥、畫眉、黃鸝等;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鰱魚、泥鰍、青魚等;爬行類有龜、鱉、壁虎等。

人口

截至2018年末,邯鄲市常住總人口952.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26.1萬人,增加1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6.87%,比上年末提高1.56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2.20‰,人口死亡率為6.3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2‰。

政治

邯鄲市是國務院批准具有的18個之一,擁有與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相同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制定權。
邯鄲市政府、市委、市人大、市政協領導
市委書記
市長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市政協主席

經濟

綜述

2018年,邯鄲市生產總值3454.6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3.3億,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1558.0億元,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1583.3億元,增長10.0%。人均生產總值36289元,比上年增長6.4%。三次產業比重由2017年的9.1:47.9:43.0調整為9.1:45.1:45.8,產業結構由“二三一”轉變為“三二一”。服務業增加值總量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首次超過第二產業0.7個百分點。
2018年,邯鄲市全部財政收入438.1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3.4億元,增長10.6%。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65.8億元,增長14.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9.1億元,增長16.0%。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288.4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其中:國有企業1.8億元,增長32.1%;集體企業0.6億元,增長29.5%;股份制企業224.4億元,增長4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59.1億元,下降1.3%;民營企業236.5億元,增長26.5%。
2018年,邯鄲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6.3%。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6.6%。在固定資產投資中(不含農戶),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9.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6.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2%。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5.1%,高於工業投資9.1個百分點;占工業投資的18.5%,比重提高4.0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9.7%,拉動全市投資增長7.5個百分點。
2018年,邯鄲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7元,比上年增長9.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3元,比上年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7元,增長8.8%。
2018年,邯鄲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完成2275.2億元,比上年增長7.1%,占全市生產總值的65.9%,比重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實繳稅金309.4億元,增長32.6%,占全部財政收入的70.6%,比重提高7.2個百分點。
邯鄲城貌邯鄲城貌

第一產業

2018年,邯鄲市糧食播種面積1208.7萬畝,比上年減少22.4萬畝,下降1.9%;糧食總產量528.2萬噸,下降6.3%。其中:夏糧產量244.4萬噸,下降6.5%;秋糧產量283.8萬噸,下降6.2%。
2018年,邯鄲市棉花播種面積68.2萬畝,比上年增長11.9%;總產量5.6萬噸,增長17.0%。油料播種面積51萬畝,增長2.7%;總產量12.8萬噸,增長1.4%。
2018年,邯鄲市蔬菜播種面積135.4萬畝,比上年增長8.1%;總產量509.6萬噸,增長4.6%。其中:設施蔬菜播種面積29.1萬畝,下降0.8%;產量116.9萬噸,增長10.6%。
2018年,邯鄲市肉類總產量53.2萬噸,比上年下降7.5%。其中:豬肉產量34.2萬噸,下降2.2%;牛肉產量4.0萬噸,增長1.8%;羊肉產量4.5萬噸,下降12.7%。年末生豬存欄221萬頭,下降6.7%;牛存欄22.3萬頭,下降10.8%;羊存欄339.6萬頭,下降9.5%;禽蛋產量89.8萬噸,增長0.2%;奶類總產量14.2萬噸,下降7.7%;乾果產量2.3萬噸,下降32.8%;水果產量86.2萬噸,增長8.0%。
2018年,邯鄲市水產品產量2.5萬噸,比上年增長4.8%。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1.8萬噸,增長7.3%;捕撈水產品產量0.7萬噸,下降1.3%。農業產業化經營率69.1%,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

2018年,邯鄲市全部工業增加值1558.0億元,比上年增長3.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下降1.6%,集體企業下降4.3%,股份制企業增長2.4%,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降24.1%。分門類看,採礦業下降2.6%,製造業增長5.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5%。規模以上工業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7.0%,占規模以上工業的16.6%,比重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鋼鐵工業增加值增長0.6%,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4.5%,比重比上年降低0.1個百分點;食品工業增長14.6%,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0.6%,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下降3.2%,建材工業增長0.5%,紡織服裝業增長8.0%。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7.2%,比重降低1.6個百分點。
2018年,邯鄲市建築業實現總產值481.3億元,比上年下降0.1%;實現增加值237.3億元,增長11.3%。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3299.1萬平方米,下降9.4%;房屋竣工面積923.0萬平方米,下降22.1%。
煤電煤化業
邯鄲市現有裝機容量544萬千瓦,規模河北南網最大。煤炭、焦炭、煤焦油、甲醇產能分別達到2700萬噸、3000萬噸、120萬噸、27萬噸。2008年6月由金牛能源集團與聯合重組組建,組建僅三年,成功進入世界500強。
新型材料行業
依託、漢光機械廠等高新技術企業,先後有印表機耗材、特種纖維材料、特種氣體材料、高純度氧化鋁粉等一批新材料項目建成投產,被科技部命名為“國家新材料產業基地”。以中船邯鄲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為龍頭,推進中船重工718所派瑞科技產業園、漢光辦公自動化設備及耗材產業園,預計“十二五”末,年銷售收入達到600億元以上,打造成全國重要的新材料基地和國家新型工業化(新材料)示範基地。
開發區
冀南新區:是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繼冀東、冀中之後的第三增長極,被國家定位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對南部產業提升有重要帶動作用。
邯鄲國際陸港總投資200億元建設的現代物流園區定位為中原地區生產與流通綜合型國際陸港物流樞紐,以、為依託,實現港口功能內移,使邯鄲及周邊地區成為黃驊港的重要腹地,成為河北發展沿海經濟的重要新生力量。
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開發區和省重點培育的千億級園區之一,建有國家火炬計畫邯鄲新材料基地等6個國家級發展平台,形成了以新材料、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產業

2018年,邯鄲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6.8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44.3億元,增長8.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42.5億元,增長11.2%。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50.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5.0%,化妝品類增長2.4%,金銀珠寶類增長16.9%,日用品類增長0.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0.2%,中西藥品類增長13.2%,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6.8%,家具類增長17.3%,通訊器材類下降27.2%,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4.6%,汽車類下降7.8%,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0.9%。
2018年,邯鄲市進出口總值145.3億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出口99.0億元,增長8.2%。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0.7億美元,下降0.4%。
2018年,邯鄲市郵政快遞業務收入13.6億元,比上年增長28.3%;完成業務總量15.1億元,增長34.5%。郵政函件40.8萬件,下降39.2%;包裹業務8.0萬件,下降10.7%;報紙7331.7萬份,下降3.5%;雜誌312.5萬份,下降1.1%。
2018年,邯鄲市電信業務收入44.1億元,比上年下降4.2%;完成業務總量327.3億元,增長192.3%。固定電話用戶年末為52.0萬戶,下降8.4%;行動電話用戶年末958.0萬戶,增長10.5%;網際網路用戶173.8萬戶,下降4.2%。
2018年,邯鄲市接待海外遊客8.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0%;旅遊收入2724.93萬美元,增長27.38%。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6986.01萬人次,增長19.35%;旅遊收入797.34億元,增長25.15%。
截至2018年末,邯鄲市金融機構存款餘額5653.7億元,比年初增加613.8億元,增長12.2%;各項貸款餘額3661.4億元,新增貸款274.6億元,增長8.1%。存貸比達64.8%。中長期貸款餘額總量占全部貸款的44.8%,比重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2018年,邯鄲市保費收入151.9億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52.32億元,增長4.6%;壽險保費收入99.58億元,下降4.5%。全年各類保險理賠給付支出82.99億元。其中:壽險56.79億元;財產保險26.2億元。
2018年,邯鄲市房地產開發投資423.6億元,比上年下降10.9%。房屋施工面積2634.4萬平方米,下降10.6%。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566.3萬平方米,下降17.1%;房屋竣工面積165.2萬平方米,增長1.6%;商品房銷售面積369.6萬平方米,下降28.5%。

社會

傳媒

邯鄲傳媒業最早出現於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由毛澤東題寫報名的《》在邯鄲市創刊,1949年改為中共中央機關報。《》是中國國家畫報,於1946年8月1日創刊於邯鄲市,由人民畫報社編輯出版。1946年正式播音。1949年3月24日遷往北平,後改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華日報》在涉縣達8年之久,共出報1130期。
《》是中共邯鄲市委的機關報。創刊以來深度挖掘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本否決”的、“太行之子”的事跡走向全國,成為一面面時代旗幟。《邯鄲日報》報頭為周恩來總理手書字所拼。
城市發展城市發展

教育

2017年全市國小招生18.53萬人,國中招生15.07萬人,高中招生5.88萬人。現有幼稚園2284所,在園幼兒37.30萬人,專任教師18960人;國小1651所,在校學生104.17萬人,專任教師51784人;普通中學397所,在校學生59.0萬人,專任教師44137人;中等職業學校67所,在校學生8.34萬人,專任教師5567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1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20%。
高等教育
學校名稱主管部門辦學層次備註
河北省
本科
、共建
河北省
本科
河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河北省
專科
河北省
專科

體育

太極拳,真正進入民間、走向世界的是永年。1850年,在北京任京師旗營武術教師,後被譽為京城楊無敵。全國八大太極拳門派中,源於的已占其五。目前國家體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以及在許多場合表演的,都由演化而來。自1991年起,國家批准在永年舉辦中國。
是中國首位“”。2010年羽毛球世界錦標賽上,邯鄲選手奪得世界冠軍。2014年摘得wbc世界泰拳桂冠,成為我國第二個泰拳世界冠軍。
截至2013年,邯鄲市棋手中有3位國際“特級大師”,有8位象棋“國家大師”。邯鄲市已成為國內出國際“特級大師”、象棋“國家大師”最多的城市。2002年,綠化路國小成為北方第一個全國象棋後備人才培訓基地。河北省象棋隊80%運動員出自於邯鄲。

衛生

2013年,邯鄲市共有衛生機構8261個,其中醫院167個、鄉鎮衛生院214個。醫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37756張,其中醫院26046張、衛生院9484張。邯鄲市衛生技術人員達到36106人,其中執業醫師15517人、註冊護士12467人。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100%。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1%,居全省第一。

保障

2017年,邯鄲市城鎮新增就業16.9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38萬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52萬人,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61%、147.5%和158.3%。城鎮登記失業率3.54%,在省控指標4.5%之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規模達到265.06萬人,比上年新增13.35萬人;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新增7.23萬人。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安葬有左權將軍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安葬有左權將軍

交通

公路

截至2017年末,邯鄲市共有長途班線、城鄉公交和旅遊客運企業83家、客車8741部,道路客運駕駛從業人員21620名。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通客車。全市有一級客運站3個、二級客運站15個、四級站4個、五級站4個、簡易站80個。主城區擁有公車1564輛,運營線路92條,線路總長度1530公里,樞紐站12座,萬人擁有公車13.2標台,出行分擔率達16.2%。主城區內有出租汽車4261輛,萬人擁有計程車14標台。
截至2017年末,邯鄲市公路通車總里程1.61萬公里,公路密度134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8公里;普通幹線一級公路769公里、二級公路1479公里、三級公路1285公里,三級以下公路10906公里。
2007年邯鄲市被交通部列入全國公路運輸樞紐城市。邯鄲市已形成一個“三縱兩橫一環”高速公路主骨架和五縱五橫的幹線公路大紐帶,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地方道路實現三網並聯,無縫銜接。邯鄲與、、等沿海港口均有高速公路相連,主城區到各縣均有高速公路直達,實現縣縣通高速,形成了以主城區為中心的1小時交通經濟圈。、、、、、106國道107國道、形成雙十字交叉。
國道:106國道、107國道、309國道
省級公路:邯臨公路、邯大公路、邯邢公路等6條交匯於市區,形成五縱五橫的公路網路。
高速公路幹線:京港澳高速、、、、、、

鐵路

京廣鐵路、、、、縱橫交錯,中原第二大鐵路編組站、坐落。隨著邯黃鐵路完工,與、聯繫更為快捷。
京廣鐵路、京廣高鐵縱貫南北。作為河北段重要的站點之一,占地規模16000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它是省內除石家莊外最大的高鐵站。共有7條到發線,3個站台。
邯長鐵路、邯濟鐵路橫跨東西,邯濟鐵路北接。邯濟鐵路、邯長鐵路線擴能改造,將晉東南、河北南部、山東在交通運輸上連為一體。邯黃鐵路形成直通的運輸“大動脈”,成為冀中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在四省交界區域中,只有邯鄲具備鐵路交叉、國道交匯、高速縱橫過境和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條件。

航空

邯鄲機場位於邯鄲市西南,占地面積133.33公頃,機場等級4c級,跑道長2600米,可起降波音737系列、空客319、320等中型客機,運營上海、深圳、哈爾濱、杭州、成都、大連、廈門、瀋陽、廣州、珠海、海口、重慶、溫州、合肥、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等十多條航線。機場二期2011年建設完成機場貨運功能區,具備貨運功能。
2018年,邯鄲機場安全保障航班和通航飛行達到4.5萬架次,同比增長82.6%;旅客吞吐量達到76.4萬人次,同比增長11.7%,位居省內支線機場第一; 完成貨運吞吐量1000噸,同比增長42%,增速位居省內支線機場第二。

軌道

邯鄲市政府決定啟動建設項目。2013年3月27日,規劃建設領導小組成立並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及主要任務。2014年5月,發改委編制完成了《邯鄲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初步方案》,下一步將著手編制邯鄲軌道交通線網建設規劃,上報國務院審批。

文化

邯鄲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8000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趙文化、女媧文化、北齊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廣府太極文化、夢文化、磁州窯文化、成語典故文化、邊區革命文化等,博大精深,風格豐富多彩。劉鄧大軍誕生地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華北新華廣播電台在邯鄲開播,《人民日報》、《人民畫報》在邯鄲創刊,中國人民銀行前身之一的冀南銀行在邯鄲誕生。邯鄲還是、、的故鄉、五大祭祖之一()。

邯鄲精神

邯鄲精神:開放、進取、擔當、包容
“開放”,是邯鄲文化的深層基因,是精神的延續。
“進取”,進取一詞最早出現在邯鄲,是邯鄲復興崛起的堅實力量。
“擔當”,是邯鄲復興崛起的核心靈魂,是精神的具體闡釋。
“包容”是邯鄲復興崛起的本質保證,是邯鄲文化的核心力量。

方言

地方方言以為主,各縣也有自己特點的口語。由於20世紀70年代國家大力建設,數十萬人移民,極大提高了邯鄲市的國語普及程度,現今主城區交流都說國語。

飲食

起源於中國骨酥魚之鄉邯鄲,是中國的骨酥魚祖,世界骨酥魚發源地。
的驢肉灌腸,廣府酥魚,。涉縣的柿餅,花椒芽菜,小米撈飯,黑窩窩,琥珀桃仁,柴胡雞,八大扣碗,野豬席,鱘魚宴,醬野菜,酸棗糕,雜滷麵,鐵皮豆乾,酸辣地瓜粉,胡牛肉。的驢肉卷餅,粉麵疙瘩,豆皮栓菜,,。磁縣的瓦煲雞湯。魏縣大鍋菜。大名油酥火燒,,香油,羊湯,羊雜。

成語

2005年10月26日,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河北省邯鄲市舉行命名頒牌儀式,授予邯鄲市“”稱號。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
漫步在邯鄲的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見到成語典故,雕塑()、雕塑、荀子雕塑、雕塑、、、、等等。
主要成語有:、、、、刎頸之交、、、、、、、邯鄲學步、胡服騎射、、、、、、夏日之日、、奉公守法、、、、挾天子以令諸侯、、、詩文判狀、、.、三寸之舌、、、、、羅敷採桑、等。

文化遺產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年,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成為邯鄲市第一個晉級的項目。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次時間入選項目
第一批
2006年
1、()2、()3、()4、()5、(武安市)6、(邯鄲市)7、()。第一批擴展項目:、豫劇桑派藝術、、、。
第二批
2008年
邯鄲縣楞嚴文化、魏縣戲、肥鄉四股弦、館陶;高開區東填池賽戲、武安東通樂賽戲、涉縣賽戲、、、邯山區、魏縣傳統棉紡織技藝、肥鄉縣傳統棉紡織技藝、峰峰礦區。

文保單位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邯鄲市新增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6處,總數達到34處。
批次年代數量保護單位
第一批
1961年
2處
第三批
1988年
2處
第四批
1996年
4處
、、、
第五批
2001年
1處
戰國墓群
第六批
2006年
9處
、永年、、磁縣、、大名、、及戲樓、武安。
第七批
2013年
16處
磁縣南城村、邯鄲縣、武安市、、邯鄲縣、涉縣、,武安市、,永年縣,邯鄲縣、永年縣、峰峰礦區、武安市、大名縣、涉縣舊址。

地域文化

邯鄲市是“”,早在10300年前新石器早期的先民就在這裡繁衍、休養生息。綿綿8000餘年的歷史鑄造成了:雞澤文化、、、女媧文化、、磁州窯文化、成語典故文化、邊區革命文化等十多項文化脈系,內涵博大精深,風格豐富多彩。
簡介相關圖片
中皇山女媧文化
在的古上坐落的,傳說是華夏始祖女媧氏“鍊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地方。因此而得名。是全國五大祭祖聖地之一,是中國規模最大、肇建時間最早、影響地域最廣的奉祀女媧的歷史文化遺存,被譽為“華夏祖廟”。以為代表的女媧文化,表現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涉縣被命名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
中皇山——傳說中女媧補天之地中皇山——傳說中女媧補天之地
磁山文化
是中國的考古文化,是中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最早發現在武安的而命名,已有10300年的歷史。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的最早發源地,還是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的發現地。磁山文化被譽為“中華瑰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突破。發源地。
磁山文化——人類種植業的曙光
趙文化
豐厚博深、魅力四射、光彩照人,是邯鄲地域文化中的代表。以為代表的,展現出趙國在逐鹿中原時所表現出的改革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源頭之一,是華夏文化與北方草原遊牧文化的交匯、融合和升華的結晶,具有中原華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構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區諸民族衝突與融合的過程。濫觴於春秋,興旺於戰國,延續至,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韻。
胡服騎射——開中國軍事改革之先河胡服騎射——開中國軍事改革之先河
成語典故文化
邯鄲留下了眾多歷史故事,凝聚成了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據不完全統計,由邯鄲歷史和相關史書中所滋生、蘊積、提煉出的具有邯鄲地方特色或與邯鄲有密切關係的成語典故達1500條之多,如“”、“”、“”、“”、“”、“”、“”,“”等。2005年10月邯鄲市被中國文聯授予“”稱號。2013年,河北省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產業類項目落戶邯鄲。
邯鄲——中華成語典故之都邯鄲——中華成語典故之都
邯鄲運河文化
是中國古代運河的肇始地之一。目前邯鄲市的大名縣、館陶縣、魏縣、臨漳縣的境內共遺存有近100公里的運河遺蹟。邯鄲市於2008年3月24日躋身大運河申遺城市行列,成為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聯盟的33個城市之一。肇始於東漢末期、形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延續至今的邯鄲運河文化,在中國大運河文化體系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成為了大運河申遺的第二批列入項目。
大運河邯鄲段——中國大運河精華大運河邯鄲段——中國大運河精華
鄴城建安文化
位於的古鄴城遺址是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中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在東漢末年至隋統一的400年間,為北方著名的古都,曹魏、、、、東魏、相繼在此建都。戰國時期而顯名於世,東漢末年孕育出了文學史上璀璨的“”。以鄴城為依託的建安文化,是的搖籃,中國文化史的奇現。
臨漳銅雀台——建安文學發源地臨漳銅雀台——建安文學發源地
北齊石窟文化
以和媧皇宮石窟為代表的,是中國佛教雕刻藝術的寶藏,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摩崖刻經群,代表著北朝時期佛教發展的最高成就。是北齊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國雲崗、龍門、敦煌、麥積山四大名窟之後的全國第五大石窟群。石窟現存北齊佛教刻經六部,總計約13萬字,是國內摩崖刻經保存文字最多最完整的一處,也是北朝書法藝術的精品。
響堂山——世界最大摩崖刻經群響堂山——世界最大摩崖刻經群
磁州窯文化
磁縣、的西部地區從北齊時就已開始燒造瓷器,並逐漸形成了漳河流域的觀台和流域的彭城兩大窯場。逐漸發展成為北方最大的民間瓷窯,代表了古代北方民窯的最高水平。古來就有“南有景德,北有”、“千里彭城,日進斗金”之說。磁州窯以粗獷、豪放、瀟灑的藝術風格而獨樹一幟,創造了宋金元時期民間瓷藝的最高成就,體現出民間工藝強大的生命力。磁州窯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藝術中部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磁縣——中國磁州窯文化之鄉磁縣——中國磁州窯文化之鄉
廣府太極文化
清朝道光年間,在邯鄲,誕生了太極宗師和,使成為太極拳的中興發祥之地。國家體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都是或由其演化而來。楊式又派生出李式、吳式太極拳,在太極拳界楊式顯然是執大旗地位的。在全國八大太極拳門派中,源於的已占其五。被國家授予“世界太極拳夏令營基地”、“太極拳研究中心”、“太極拳之鄉”、“太極拳聖地”。以和為代表的廣府太極文化,已成為河北乃至中國向世界傳播健康和友誼的紐帶。
永年——太極拳從這裡走向世界永年——太極拳從這裡走向世界
雞澤毛遂文化
邯鄲是戰國時期趙國名人的故里,“”“”“脫穎而出”等成語典故和精神是毛遂留給家鄉的寶貴遺產。2008年,經專家考證,雞澤毛官營村是“”中毛遂的故鄉,同樣也是毛姓氏族的祖籍地,直至毛遂部分後人遷徙至河南、浙江、江西、雲南等地。韶山毛氏是雞澤毛遂、直系後裔。
雞澤——毛姓氏族、韶山毛氏祖籍地雞澤——毛姓氏族、韶山毛氏祖籍地
紅色聖地文化
邯鄲在和解放戰爭中,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中心。《》、《》在邯鄲創刊,的前身在邯鄲開播。在抗戰中創建於邯鄲的《新華日報華北版、太行版》影響深遠,催生出了如火如荼的邊區大眾文化。現代最早的紀念性建築——和涉縣的“”及“”名列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涉縣赤岸村——劉鄧大軍誕生地涉縣赤岸村——劉鄧大軍誕生地

特產

、、彭城三下鍋、、叢台酒、、曲面、、、大名核桃紋烏棗、紅杏、、館陶御貢醬包瓜、臨漳扒兔、、磁州

風景名勝

邯鄲市境內景點
國家5a級景區
國家4a級景區
太行五指山
博物館
名人墓冢
名人故里
都城遺址
鄴城遺址(包含)
紅色旅遊
()
邯鄲新華廣播電台播音舊址
(等)
鄧小平故居
涉縣冀南銀行舊址
歷史文化街區
(又名串城街,包含、、、等)
1.:趙王城是戰國趙王的宮城所在地,位於主城區西南郊,總面積505萬平方米,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戰國城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位於西北,距區20公里。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河北省乃至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王陵。
3.:是古城邯鄲的象徵,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建於戰國時。
4.鄴城遺址:位於西南20公里處北岸,在鄴城居住的16年,使這裡成為當時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誕生在這裡。
5.:位於臨漳城西南約17公里的三台村,臨漳,古稱。
6.(串城街):位於市中心,是古趙文化遺址集中地,閣、、、、、、、張國彥宗廟、趙闕、騎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觀薈萃。
7.:媧皇宮是中國最大的女媧廟,位於上。建於北齊年間,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8.:位於邯鄲市,是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八路軍最高將領。
9.:位於城東北6公里處的大街鄉。故城是中國最具發掘價值的北宋都城,若對之進行發掘,將填補中國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項空白。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位於二街洺河北岸的台地上。
11.:這塊紅色土地上走出了鄧小平和2位元帥、3位大將、18名上將、48名中將,先後有近百名老領導擔任黨和國家重要職務,這塊紅色熱土因此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的搖籃。
12.:將軍嶺位於司令部舊址西北角。1986年以後,、、、、、、等七位將帥的靈骨陸續安放在山上,名為"將軍嶺"。1990年10月,親筆為"將軍嶺"題寫了嶺名,為"劉伯承元帥紀念亭"題寫了亭名。
13.:新中國首座革命紀念建築,將軍安葬於此。、鄧小平、、、劉少奇、等,都曾親蒞陵園視察並題詞、賦詩80餘幅,數量之多為新中國革命紀念地之最。
14.:位於,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位於。
16.:位於管陶鄉朝陽溝村,是戲劇作家的家鄉,是戲劇《》創作原型地。
17.:蘭陵王墓是之一,位於城南5公里的劉莊村東。還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遺產──《》,蘭陵王墓在河北磁縣的訊息披露後,每年都有眾多日本遊客前來拜祭。
18.:中華成語文化園是建設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主要包括、邯鄲古郡風情小鎮、成語文化博覽體驗中心。
19.: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曾在此創建。
20.:國內第一座紀念朝鮮義勇軍的展館,朝鮮義勇軍華北支隊1940年底來到太行山抗日根據地,並在這裡創辦朝鮮青年聯合會,開辦朝鮮青年軍政幹校,開展抗戰鬥爭。
21.: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北宋初期。是國內唯一以夢文化為主題的景區。
22.:南宋建炎二年,黃河大改道,在邯鄲境內流淌了數千年的黃河,脫離邯鄲境內。黃河故道現在大名縣、曲周縣、都有遺存。
23.:《》1946年5月15日在邯鄲創刊,舊址在今南文章村。
24.:邯鄲是沿線申遺聯盟城市之一,大運河邯鄲段是中國古代運河的肇始地之一,先後流經邯鄲南部和東部四個縣。經考古調查統計,大運河邯鄲遺存豐富,全長141.8公里,流域面積701.5平方公里,是中國大運河中段重要流域。
25.:藺相如墓位於城西北15公里處的南城鄉羌村。還有。

著名人物

帝王
秦始皇
,生於邯鄲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
中國第一個創建了騎兵的帝王,也開創了中國軍事變革的先河。
人,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其人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將相
生於邯鄲,趙國名相,和兩個人威懾秦國。
葬於廉頗路北張莊鎮,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生於邢台,之一。
,馬氏祖先,生於邯鄲,曾經多次打敗敵國軍隊。
生於景縣,葬於。著名武將,之一。
學者
生於峰峰礦區,韓非和李斯的師父。
生於,出使不辱使命,為官造福於民,趙國賢士。
邯鄲雞澤人,西漢詩學“”的傳授者。《》,就是毛萇注釋的“毛詩”。
稱“大戴”,稱“小戴”,二人合稱“大小戴”。魏郡斥丘(今河北省北鄉義)。“由是《禮》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
生於邯鄲,之鼻祖。
生於邯鄲,戰國思想家。提出、等命題。
才女
的母親,著名的美女,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太后。
著名的《》的女主角,繼之後的又一位趙國美女。
《》作者,原籍邯鄲冶鐵家卓氏。統一之際,強迫邯鄲富戶遷移川峽。
生在邯鄲,1991年榮獲“”稱號。
祖籍河北邯鄲鄧台村。
其他
河北人,我國最早列入世界名人錄的會計學者。
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一代英豪。
人,宗師,中國歷史第一個將太極發揚光大的人。
人,宗師。
(今)人。晉代陶工,景德鎮瓷器師主、瓷祖。
1920年10月出生於河北省,《》之父。
河北省人,著名體育解說員。
河北省人,國務院原副總理、。
大名縣()人,《水滸傳》中的人物。

城市榮譽

邯鄲市城市榮譽
大公報2010年中國最具海外影響力城市
大公報2012年中國最具海外影響力城市
2013年福布斯中國商業城市百強
住建部首批試點
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指南針故鄉
中國女媧文化之鄉
中國散文之城
中國國家園林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太極之鄉
國家新材料產業基地
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市
中國之都
五大祭祖聖地之一()
中國第一批國家試點
河北省全省“2013年節能先進市”
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區
第一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
2017年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河北省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市

友好城市

城市(區)名隸屬省份、國家締結時間
福建省
1984年12
甘肅省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巴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08年12月
烏斯奇伊里姆斯克市
俄羅斯
-
杜布克市
美國
-
韓國
-
 克里沃伊羅格市
烏克蘭
-
帕多瓦市
義大利
1988年5月18日
法國
1991年9月17日
 
日本
1994年4月3日
迪比克市
美國
1995年11月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