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郡,中國古代郡級行政區,範圍約在今的。戰國時期姬平置郡。郡治(今遼寧省遼陽市),轄今遼寧以東,以南,朝鮮下游以北地區。西晉時改為遼東國,後復郡。十六國末(晉元興三年)部分地被占有。又僑置遼東郡於今遼寧西部。北齊時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東郡
- 範圍:
- 起源:《前漢書·地理志》
- 廢止時間:北齊
遼陽地區起源,史書記載,總體說明,歷史沿革,
遼陽地區起源
史書記載
《前漢書·地理志》載:“遼東郡,秦置:屬幽州,縣十八:襄平、新昌、無慮、望平、房、候城、遼隊、遼陽、險讀、居就、高顯安市、武閃、平廓、、文、番漢、沓氐”。襄平為新昌、無慮、遼陽等十八縣之首縣。《史記。》記載:“燕北亦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懷化一帶)至,置上谷、漁陽、,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康熙二十年(1681年)《遼海叢書》第三集《遼陽洲志》建置沿革條載:“粵稽遼陽周武王時封箕子於朝鮮界。戰國屬燕秦屬遼東郡。漢置遼東郡,領襄平、遼陽等十八縣,屬幽州刺史部。東漢改屬,魏屬遼東郡,晉改遼東郡為國省,遼陽入襄平。隋為高句麗地,唐平高句麗置遼陽屬安東都護。渤海改屬”。
總體說明
以上諸史料說明,襄平是我國古代遼東郡的首縣,而襄平故城必為當時遼東郡的郡治,也就是省會,就是說是當時遼東十八個縣的省會故城。二十八年(約公元前277年)大將、燕國取齊國城池七十餘座,燕從此進入強盛時期,《史記·匈奴列傳》載“燕有賢將,為質於胡,胡甚信之,歸而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餘里。“燕亦築長城,自造陰至襄平。”這就是說,在燕將秦開徵服東胡後,遼東郡也隨之建立,而做為遼東郡首府的襄平也隨之產生。
歷史沿革
戰國時期,燕國始置遼東郡,郡治(今遼寧),轄今遼寧以東地區。
秦朝時期,因襲設定遼東郡,屬。秦朝滅亡後,遼東郡曾一度為遼東國。
西晉初年(277年—283年),遼東郡改為遼東國。
時期,部分地入高句麗。時僑置遼東郡,在今遼寧西部。廢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