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官鬻爵是一個漢語成語,
拼音是:mài guān yù jué,
釋義:形容政治腐敗,統治階級靠出賣官職來搜刮財富,指當權者出賣官職、爵位以聚斂財富,腐敗社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賣官鬻爵
- 拼音:mài guān yù jué
- 釋義:當權者出賣官職、爵位以聚斂財富
- 出處:《宋書·鄧琬傳》
成語,拼音,引證解釋,成語辨析,
成語
賣官鬻爵
拼音
mài guān yù jué
引證解釋
鬻:賣。形容政治腐敗,統治階級靠出賣官職來搜刮財富,指當權者出賣官職、爵位以聚斂財富。爵:爵位,君主國家封的等級。
《·傳》:“琬性鄙闇,過甚,財貨酒食,皆身自量較。至是父子並賣官,使婢僕出市道販賣,博奕,日夜不休。”
《舊唐書.卷七十七.柳亨傳》:“竊見神龍以來,群邪作孽,法綱不振,大紊。實由內寵,外嬖,因貴憑寵,賣官鬻爵。”
明·《》第二回:鈞大驚,隨入朝見帝曰:“昔黃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賣官鬻爵,非親不用,非仇不誅,以致天下大亂。今宜斬十常侍,懸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則四海自也。”
《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野皆之吏,賣官鬻爵,朝盡之人。”
成語辨析
【近義詞】: 、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官場腐敗
成語運用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被雙開,通報首提“賣官鬻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