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玄(343年—388年),字幼度。(今河南)人。名將,豫州刺史之子、太傅之侄。
謝玄有經國才略,善於治軍。早年為大司馬部將。太元二年(377年),為抵禦前秦襲擾,謝安薦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他招募北來民眾中的驍勇之士,組建訓練一支精銳部隊,號為“”。太元四年(379年),率兵擊敗前秦軍的進攻,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中,謝玄任前鋒都督,先遣部將率部夜襲洛澗,首戰告捷。繼而抓住戰機,計誘前秦軍後撤,乘勢猛攻,取得以少勝多的巨大戰果。太元九年(384年),率兵為前鋒,乘勝開拓中原,先後收復了今河南、山東、陝西南部等地區。後因病改任、會稽內史。
太元十三年(388年),謝玄去世,年四十六。獲贈、,“獻武”。
概述內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本名:謝玄
- 別稱:謝羯、謝獻武、謝車騎
- 字號:字幼度
- 所處時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時間:343年
- 去世時間:388年
- 主要作品:《疾篤上疏》《上疏經略河北》
- 主要成就:組建北府兵、大破前秦、北伐中原
- 籍貫:陳郡陽夏
- 官職:、、會稽內史
- 爵位:康樂縣公
- 追贈:車騎將軍、
- 諡號:獻武
人物生平,名門世家,早而聰慧,步入仕途,嶄露頭角,淝水之戰,壯志未酬,病逝會稽,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個人作品,軼事典故,謝玄文,叔侄情深,姊相矚此,酷愛釣魚,南北二玄,謝掾四十,後世地位,親屬成員,父親,哥哥,姐妹,弟弟,子女,孫子,史料記載,墓葬紀念,
人物生平
名門世家
謝玄出生於家族,其家在謝玄時代已逐漸成為江左高門,號稱“風流”。謝玄生父,官至、豫州刺史;母親阮容,是西晉名士阮籍、的族人。
早而聰慧
謝玄自幼聰慧,且理解能力強,與堂兄一同為叔父所器重。謝安曾告誡自己的子侄們,問道:“我們家的子侄並不需要出來參與政事,為什麼還要每個人都有才能呢?”一時誰也沒有回答上來,這時謝玄答道:“像芝蘭玉樹一樣,而且要讓他生在階前庭院中。”謝安聽後非常高興。謝安又曾問謝玄在《》中最喜歡哪句,他回答說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他因此被後世人認為是性情中人
步入仕途
謝玄成年後,顯示出了治理國家的才能,朝廷幾次徵召,他都推辭不受。後來,他與一起被闢為掾屬,都受到了桓溫的禮遇和器重。轉任征西將軍的司馬、領南郡相、監北征諸軍事。當時前秦苻堅正是勢力強盛之際,多次侵擾東晉邊境。朝廷於是下令徵召能夠抵禦外患的良將。謝安任人不避親,推薦了謝玄。
中書侍郎歷來與謝玄不和,但聽到這一舉薦,也不得不嘆息說:“謝安敢於冒觸犯眾怒的危險舉薦親侄子,確實是英明的;謝玄一定不辜負他叔叔的推薦,因為他確實是難得的人才。”當時許多人都不贊同郗超的看法,郗超說:“我曾經與謝玄共同在桓將軍幕府做事,親眼見他用人能各盡其才,即使是一些細小事務,安排人也非常恰當。我因此知道他一定能成功。”朝廷於是召謝玄回朝,授其為、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
謝玄在任上,廣募頑強勇敢之人,與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及等人都因為勇敢威武而應選。謝玄授劉牢之為參軍,命他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稱“”,前秦對其頗為畏懼。
嶄露頭角
三年(),前秦皇帝苻堅派軍圍困襄陽,車騎將軍率部抗擊。朝廷下詔命令謝玄徵發三州民夫兵丁,並派彭城何謙率軍在、泗水一帶游弋,讓他們構成援助襄陽的態勢。次年,襄陽陷落,苻堅的部將向駐軍的龍驤將軍戴逯發動進攻。
北府兵主——謝玄

謝玄率領太守高衡、後軍將軍何謙駐紮在,想要偷偷地派遣使者告訴戴逯,讓他知道救兵到了,卻找不到前往的途徑。小將田泓請命前往,於是他就潛在水中偷偷地過去,快要到城下時,不幸被敵軍抓獲。敵軍用豐厚的賞賜收買田泓,讓他對彭城守軍說“南來的援軍已被打垮了”。田泓假裝答應。但到了城下時,卻大聲告訴城中說:“南來的援軍很快就要到了,我一個人前來報信,被敵人抓住,諸位一定要努力堅守啊!”於是遇害。
當時彭超將輜重放置於留城,謝玄於是揚聲要派遣何謙等進軍留城。彭超聽聞後,率軍返回留城保護輜重。何謙迅速率軍前進,解彭城之圍。彭超又進軍南侵,苻堅的將領句難、從襄陽率軍前來與其會合。彭超在三阿包圍幽州刺史(此為)田洛,有軍隊六萬人。朝廷下詔命謝玄的叔父、征虜將軍率水軍往塗中,右衛將軍、游擊將軍王曇之、淮南太守楊廣、宣城內史丘準往堂邑。不久,盱眙城失陷,高密內史毛藻戰死,毛安之等人驚恐,各自退軍,朝廷為之震動。
謝玄從廣陵往西討伐句難等。何謙率軍擊敗敵軍,為田洛解圍。他隨後進據白馬,大破前秦軍,斬其將都顏。又趁勢進擊,再次將其擊破,斬其將邵保。彭超、句難率軍引退。謝玄率何謙、戴逯、田洛追擊,在君川與其展開戰鬥,再次大破其軍。謝玄的參軍劉牢之攻破浮橋和白船,督護諸葛侃、單父縣令李都又攻破其運輸船。句難等各自潰散,。朝廷得訊後,派慰勞謝玄,為其進號,加領徐州刺史,還屯廣陵,以功封東興。
淝水之戰
太元八年(),苻堅親自率軍駐紮項城,號稱雄兵百萬,前秦涼州之軍抵達鹹陽,向南順流,幽并二州的軍隊也接連而至。苻堅先遣、、、等人至潁口,梁成、王顯等屯駐洛澗。
淝水之戰

下詔命令謝玄為先鋒,統領徐州、兗州、青州以及揚州之晉陵、幽州之燕國各支軍隊,和謝石、他的輔國將軍、西中郎將、龍驤將軍檀玄、建威將軍戴熙、揚武將軍陶隱等抗擊,共有八萬人。謝玄先派遣廣陵相劉牢之率五千人奔襲,首戰告捷,很快就殺了梁成和其弟梁雲,敵人的步騎兵同時崩潰,爭著渡過逃跑。劉牢之派兵追擊,活捉敵將梁他、王顯、梁悌、慕容屈氏等,獲取其軍用物資。
苻堅進軍駐紮在壽陽,在沿岸布陣列兵,謝玄的軍隊不能過河。謝玄派人對秦將苻融說:“你們那么遠到我們的疆土,卻在淝水邊上列陣,這是不想速戰速決。請你們稍微退後一點,也好讓我們的部隊渡過河去同你們拼一拼。我和你們從容觀看,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苻堅的部下都說:“咱們應該憑藉淝水把他們堵在河對岸,我們人多,晉軍人少,情勢一定會有利於我們的。”苻堅卻說:“只管讓軍隊退後,讓他們過河,等到他們過來了,我們再用鐵騎數十萬把他們全部趕進河裡去,徹底消滅他們。”苻融也認為應該這樣,於是就指揮秦軍向後退卻,誰知後退的命令一發出,那么多人一下子就亂了陣腳,再也控制不住了。
在此情況下,謝玄與謝琰、桓伊等人帶領八千精兵渡過淝水。苻堅中箭,苻融臨陣被殺。苻堅的軍隊潰敗奔逃,自相踐踏,投水而死的不計其數,淝水因而都堵塞不流通。其餘人馬拋棄鎧甲連夜逃走,聽到風聲鶴叫,都以為是東晉軍隊已經來到,草行露宿,再加上挨餓受凍,死去的有十分之七八。獲得苻堅的乘駕,加上他的儀服、器械、軍資、珍寶堆積如山,牛馬驢騾駱駝等十萬餘頭。孝武帝下詔派殿中將軍慰勞謝玄軍隊,加授謝玄、,但謝玄堅決推辭不接受。朝廷賜其上百萬錢,上千匹。
謝玄—淝水之戰

壯志未酬
不久,謝安上奏朝廷,認為苻堅新近敗喪,應乘有利時機,以謝玄為前鋒都督,率冠軍將軍直指渦、潁,經略舊都。於是謝玄又率部進駐彭城,遣參軍劉襲攻打苻堅的兗州刺史張崇於鄄城,趕走張崇,派劉牢之據守鄄城。
兗州平定後,謝玄憂患水道險阻不通,運糧艱難,便採納督護聞人奭的建議,築土壩攔截呂梁之水,樹立柵欄,合七埭為一支流,承接兩岸的流水,以利於漕運,從此公私兩便。又進軍攻青州,所以將這一水利工程稱為青州派。謝玄像
再遣淮陵太守高素率三千人馬出擊廣固,迫使苻堅的青州刺史投降歸順。又進軍討伐冀州,遣龍驤將軍劉牢之、濟北太守丁匡據守碻磝,濟陽太守郭滿據守滑台,奮武將軍顏雄渡過黃河建造營壘。苻堅之子遣部將桑據進駐黎陽。謝玄命劉襲夜襲桑據,桑據逃走。苻丕惶恐不安,打算降晉,謝玄答應請求。苻丕告飢,謝玄送給苻丕二千斛軍糧。又遣晉陵太守滕恬之渡過黃河據守黎陽,三魏之地皆歸降東晉。
朝廷因兗、青、司、豫四州均已收復,便任命謝玄徐、兗、青、司、冀、幽、並七州軍事。謝玄上疏朝廷,認為剛平定河北之地,幽州冀州必須專門命人總督,司州遙遠,應歸豫州統管。朝廷論功封謝玄為康樂縣公。謝玄請求把他先前所封東興侯的爵位賜予侄兒謝玩,朝廷許可,封謝玩為豫寧伯。謝玄又遣寧遠將軍竂演討伐占據魏郡的申凱,擊敗了申凱。謝玄打算讓豫州刺史鎮守梁國,自己坐鎮彭城,北可以鞏固河北之地,西可以援救洛陽,內可以捍衛朝廷。
但此時朝臣卻議論認為征戰已久,應當設定戍守邊關,然後休兵養息,派謝玄回鎮淮陰,朱序鎮守壽陽。適逢叛亂,占據黎陽,拘捕滕恬之,又加上泰山太守張願率全郡反叛,河北之地騷動不安。謝玄自認為處置不當,便上疏朝廷,奉還符節,請求解除全部職務。朝廷下詔慰勞謝玄,命令他暫且回鎮淮陰,以朱序代鎮彭城。
病逝會稽
謝玄回到淮陰後,患上疾病,又上疏請求解除職務,詔令不許。謝玄又自陳述,說既然不能履行職責,恐怕會荒廢軍務。謝玄畫像
朝廷又下詔讓他移鎮東陽城。謝玄便奉命上路,以病重懇求解職。朝廷為謝玄派了一名醫術高明的醫士,並讓他好自調養休息,又讓他回京口治病。
謝玄奉詔回京口,病卻長期不見好轉,於是又上疏道:“臣兄弟七人,都先後凋謝殞滅,惟有臣一人,孑然獨存。經歷的艱難困苦,誰可與臣相比!臣之所以含悲忍痛,希求繼續苟活人世,是因為滿懷無窮忠心,欲上報朝廷恩德,或許能恢復康健,便可以完成此志。況且臣家中遺孤甚多,想起他們,心中就不勝悲傷,為此求生之心,不能即刻付與塵土。臣一片勤懇之情,實可哀憐。懇求陛下憐憫臣的忠訴,霈然降恩,不使臣含恨九泉。”
謝玄所上的十餘道奏疏都被扣住,未予答覆。許久後,朝廷才調謝玄為、、會稽內史。謝玄抱病登車去會稽郡任職。
太元十三年(388年),謝玄在會稽去世,終年四十六歲。朝廷追贈、,諡號“獻武”。
元年六月十四日(420年7月10日),代晉稱帝,建立劉宋,當時前朝東晉的封爵中只有王導、、、謝玄與子孫的爵位未被廢除,謝玄的爵位康樂縣公被降封為康樂縣侯,食邑五百戶。
人物評價
總評
謝玄文武兼備,立志挽救危亡,以圖恢復。他創建的“”,能征善戰,特別能吃苦耐勞,成為最為精銳的武裝力量。在中,“北府兵”軍陣嚴整,使秦主苻堅望而生畏,可見其強。
歷代評價
:謝掾年四十,必擁旄杖節。王掾()當作黑頭公。皆未易才也。
:① 安()違眾舉親,明也。玄必不負舉,才也。② 吾嘗與玄共在桓公府,見其使才,雖履屐間亦得其任,所以知之。
:①建元之後,時政多虞,巨猾陸梁,權臣橫恣。其有兼將相於中外,系存亡於社稷,負扆資之以端拱,鑿井賴之以晏安者,其惟謝氏乎!……康樂才兼文武,志存匡濟,淮肥之役,勍寇望之而土崩;渦潁之師,中州應之而席捲。方欲西平鞏洛,北定幽燕,廟算有遺,良圖不果,降齡何促,功敗垂成,拊其遺文,經綸遠矣。②偉哉獻武,功宣授斧。克翦凶渠,幾清中宇。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隋邸舊僚推謝掾,漢廷高議得相如。
余知古:溫(桓溫)在鎮三十年,參佐、、謝安、、、、王珣、羅友、郗超、、謝奕、、王子猷()、謝玄、、、、、韓康等,皆海內奇士,伏其知人。
:謝玄破苻堅於淝水,平元濟()於淮西,未必儒臣不如武將!
:百萬兵來逼合肥,謝玄為將統雄師。旌旗首尾千餘里,渾不消他一局棋。
:昭聞古之名將,安邊立功,在德不在眾,故謝玄以八千破苻堅十萬,休格()以五隊敗十萬,良由恩結士心,得其死力也。
張預:孫子曰:“擇人而任之。”玄之使才,各當其任。又曰:“奪其所愛則聽。”玄向留城而解彭城之圍。又曰:“亂而取之。”玄因符堅陣亂而決戰破之是也。
司馬光:晉室既衰,中原雲擾,劉石慕容之輩,瀰漫河洛,蟠據岱華,宮闕蕪沒,陵廟隳焚。元帝()以宗室疎屬,遁居江表,天下士民有思晉者,皆裹糧而歸之,國於荊揚之間,子孫相承不絕如線。獨明帝()英武,克清大憝,不幸享國不永,自余孱弱孤危,外陵內叛,寄命於虎狼之口,幾遇吞食者數矣,然卒能保其位號宗廟血食百有餘年,何者?、、、、謝安、謝幼度(謝玄)為之臣也,群賢既沒,使道子()、元顯()之徒輔之,敗亡不亦宜乎?
:晉之始也,敵國雲擾,強臣專制,上下惴恐,如處積薪之上而火將燃者,故君無驕泰之失,而臣下自以危亡為憂,是以內雖王敦、蘇峻反叛相尋,桓溫擅權廢立,外則石氏之兵三至江上,苻堅淝水之役,江東幾至不保。然當時人主恐懼於上,而王導、溫嶠、陶侃、謝安、謝玄之徒足以盡其力,故至危而復安,將亡而復存也。
:那復謝玄將淝水,政煩汲黯守淮陽。
:戰敗苻堅百萬兵,晉家宗社賴而存。當時若使玄猶在,國祚桓玄未可吞。
陳元靚:謝庭之內,玉樹森然。宏材秘畧,惟安與玄。 卻秦扶晉,擒融遁堅。會稽兗海,令文言遐傳。
:夫兵貴精不貴多,昔周瑜破曹操於赤壁、謝玄破苻堅於合淝、李靖於定襄破突厥、於陰山破,斯皆以少擊眾。
:淝水之勝,雖曰有天幸,而玄之善用兵,亦自有以制之。苻氏滅國十餘,擁百萬之眾,平襄而後,氣噉江左。獨玄以北府偏師,躑躅當鋒,覆師斬將者,至再三,其膽力當何如哉。苻氏之亂,玄乘勝比討,而乃使劉牢之應丕()而戰,人皆咎為失策吾以為未為失也。……是故一敗而不復振。玄病因之。豈非天哉。
陳子龍:自漢以後,文武漸分,然猶有、諸葛亮、周瑜、、、、、溫嶠、謝玄、、、李靖、、、裴度、李德裕、韓琦、李綱、之徒奮策儒素建功閫外,為時宗臣。彼豈必有摶虎之力,射鵰之技哉?不過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耳。
王夫之:弗待有建威銷萌、衛社稷、安生民之大臣,如、陶侃、謝玄、、之流也。
蔡東藩:秦兵橫行江淮,連破名城,迭擒晉將,至三阿一役,俱難,屢戰屢敗,僅以身免,此可見師勞力疲,不堪久用。秦之轉盛為衰,已見一斑,非謝玄之果能無敵也。
個人作品
《》收錄有《請旌表故梓潼太守疏》、《上疏經略河北》、《疾篤上疏》、《病久不差又上疏》、《為戴逵上疏請絕召命》、《與姊書》、《與兄書》、《又與兄書》、《與婦書》、《書》。
軼事典故
謝玄文
謝玄回到淮陰後,患上疾病,又上疏請求解除職務,詔令不許。謝玄又自陳述,說既然不能履行職責,恐怕會荒廢軍務。詔令又讓他移鎮東陽城。謝玄便奉命上路,途中上疏朝廷,申述報國之忠心及壯志未酬的遺恨,並以病重懇求解職。後遂以“”謂歸山。
叔侄情深
謝玄幼年由叔父撫養,兩人感情深厚。謝安曾取笑謝玄“”。謝玄小時候喜歡佩帶紫羅香囊,謝安對此很是擔心,但為了不讓他傷心,於是在某一次時,將紫羅香囊作為和謝玄博戲的籌碼,設法把香囊取到手中,把它燒掉,謝玄從此再也不去佩帶這一類物什。
姊相矚此
謝玄長姐為謝家傑出人物,時人比之於,謝玄非常敬重她。出嫁之後,對弟弟要求依然非常嚴苛,曾痛言責問他道:“你怎么還是不長進,是天分有限還是俗事太多?”謝玄曾寫信與她道“ 此二日東行,游步園中,已極有任家湖形模也。姊相矚此,亦有所散。”
酷愛釣魚
謝玄酷愛釣魚,每每釣魚大有收穫,則做成醃魚送給親友,《全晉文》收入他十篇文字中,竟然有四篇都與釣魚有關。他也曾因此被取笑為“吳興溪水中釣魚的羯奴”。
南北二玄
吳興太守晉寧侯張玄之也與謝玄一樣以才學顯名,從吏部尚書任上與謝玄同年到會稽郡做官,而張玄之的名望亞於謝玄,時人稱為“南北二玄”,論者以此予以美譽。
謝掾四十
弱冠時為桓溫的掾屬,與謝玄一起為桓溫所敬重,桓溫曾經說道:“謝掾(謝玄)四十歲時,一定統軍持節。王掾(王珣)會作。都沒有使人才被浪費啊!”
後世地位
公元(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東晉車騎將軍康樂公謝玄”。
連環畫中的謝玄

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謝玄。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中,謝玄亦位列其中。
親屬成員
父親
,字無奕,官至、豫州刺史。
哥哥
- 謝寄奴
- 謝探遠
- 謝攸
- 謝豁。
姐妹
- ,東晉女詩人,之子的妻子。
- 謝道榮
- 謝道粲
- 謝道輝
弟弟
謝康,襲封鹹亭侯,過繼於。
子女
兒子:,一名慶,官至秘書郎,襲爵康樂公,早逝。
女兒:謝氏,妻(袁湛妹嫁謝玄侄子謝重)。
孫子
謝靈運,原名公義,靈運,世稱。時期傑出的詩人、、。
史料記載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
墓葬紀念
在江蘇省徐府中鳳游堂後。建園取土時,曾見其墓石,知為玄墓,遂掩之。去園東南,不五十步,有謝玄廟。廟中碑一通,乃侍郎羅玘文。
另在上虞縣也有一處謝玄墓,在宋嘉泰《會稽志》中有疑慮“在西北四十里,史墓在建康梅崗,此雲安墓未詳。案《南史》謝靈運父祖並葬始寧,或是謝玄父子墓耳。”此志的主要編纂者為人,當相知長興有安墓,故有此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