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舉(?~618年),河東汾陰(今山西)人。隋朝末年地方割據群雄之一,金城校尉薛汪之子。
容貌魁梧,驍勇善射,初任校尉。錢財巨萬,喜交豪傑。十三年(617年)四月,正式起兵反隋,自稱西秦霸王,年號。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正式稱帝,遷都。
元年(618年),帶兵與唐軍交戰,在擊敗秦王,俘虜唐將慕容羅睺、等人,正欲乘勝直取長安,突然病逝。
基本介紹
- 本名:薛舉
- 所處時代:隋末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縣)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618年
- 主要成就:雄踞隴西 建立西秦 淺水原大破李世民
人物生平,起兵稱王,稱帝遷都,計未成功,病逝滅亡,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家庭成員,父母,妻子,兒子,歷史遺蹟,
人物生平
起兵稱王
薛舉本是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縣)人,其父薛汪,徙居蘭州(今甘肅蘭州)。薛舉容貌魁梧雄壯,驍勇善射。其家錢財巨萬,喜歡交結邊地豪傑,稱雄於北方邊地。
隋朝(605年—618年)末年,薛舉擔任金城府校尉。十三年(617年)四月,時逢年荒民飢,隴西盜賊蜂起,金城縣令為討伐賊寇招募兵卒數千人,任命薛舉為將。分發鎧甲,大集官民,置酒饗士,薛舉和兒子及其徒黨於座中劫持郝瑗,假稱收捕謀反之人,隨即起兵,囚禁郡縣官員,開倉散糧以賑濟貧乏。自稱西秦霸王,建年號為,封為齊公,小兒子為晉公。別處賊寇率其眾歸附,封為義興郡公。繼而招附群盜,劫掠官馬。兵鋒甚銳,所至之處城池皆被攻下。
隋將皇甫綰率兵一萬人屯駐枹罕,薛舉選精兵二千人前往襲擊,與皇甫綰在赤岸相遇。戰前風雨突至,起初薛舉一方逆風,而皇甫綰不出擊。不久反風吹向對方,天色又很昏暗,軍中隊伍不整,薛舉騎乘甲馬率先出擊,皇甫綰兵隊大敗而逃,薛舉乘勢攻陷枹罕。岷山羌鐘利俗率眾二萬人歸降,薛舉兵勢大振。進封為齊王,授職東道行軍元帥,宗羅睺為義興王,以輔佐薛仁杲;薛仁越為晉王,兼領河州刺史。接著又略取鄯、廓二州之地。不過十天,盡據隴西之地,擁兵十三萬人。
稱帝遷都
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薛舉在蘭州稱帝,封妻子鞠氏為皇后,兒子為太子,尊母親為皇太后。在其祖先墓地建置陵邑,立廟於城南,陳兵數萬人,出巡掃墓,然後大饗士卒。派薛仁杲圍攻(即,今甘肅天水);薛仁越前往劍口,攻掠河池郡(今陝西省鳳縣鳳州鎮),被河池太守蕭瑀擊退。薛舉又派遣部將常仲興渡過黃河進擊,與李軌部將戰於昌松,常仲興戰敗,全軍陷沒於李軌。薛仁杲攻克秦州,薛舉便將都城從蘭州遷至秦州。
計未成功
病逝滅亡
元年(618年)六月,唐朝豐州總管進擊宗羅睺,薛舉率全部兵力前往救援並進擊涇州,屯駐於析墌(今甘肅涇川縣東)城,派出遊軍劫掠岐州、豳州。唐朝以李世民為元帥率軍予以抗擊,進駐於高墌(陝西長武北)城,李世民認為薛舉軍糧少,急於速戰速決,於是決定守城不戰,以拖垮他們。時逢李世民生病,臥床不出,而薛舉多次挑戰。薛舉城之戰作戰示意圖
李世民的部將行軍長史與殷開山示兵於高墌,倚仗人多而未設防範,薛舉誘使唐軍出戰時進行突然襲擊,最後將唐軍擊敗,唐軍死者達十分之六,並俘唐朝大將慕容羅睺、、等。李世民見大勢已去,領軍逃回長安,薛舉於是奪取高墌城。
八月,薛舉命薛仁杲進逼(今甘肅),設謀說:“現在唐兵剛被擊破,將士多被擒獲,人心動搖,可乘勝直取長安。”薛舉表示同意。將出兵時生病,徵召巫師看視,巫師說是唐兵作祟,薛舉惡聞此事,不久就去世了。其子繼立,謚薛舉為武皇帝,未及安葬,薛仁杲就被唐軍消滅。
《舊唐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五》《新唐書·卷八十六·列傳第十一》有傳。
人物評價
總評
薛仁杲父子初起事時,賑濟放糧,多少還有點民眾觀念,但當大批百姓追隨起事後,私慾膨脹,只顧自已稱王稱帝,甚至變成殺人魔王。史載薛舉“每破陣,所獲士卒皆殺之,殺人多斷舌割鼻,或碓搗之”,薛仁杲“所至多殺人”,如此嗜殺成性的武夫,卻驅使百姓為其奪天下而賣命,致數以萬計的人死於戰火,實為隴右百姓的悲哀,所幸薛氏很快被唐所滅,戰禍延時不長。
歷代評價
《舊唐書》:薛舉容貌瑰偉,兇悍善射,驍武絕倫,家產巨萬,交結豪猾,雄於邊朔。”;薛舉父子勇悍絕倫,性皆好殺,仁杲尤甚,無恩眾叛,雖猛何為?”
《》:“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產巨萬,好結納邊豪,為長雄。”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薛汪
母親:某氏,尊為太后
妻子
鞠氏,立為皇后
兒子
長子:,立為太子,薛舉死後繼立
少子:,封為晉王
歷史遺蹟
相傳,甘肅省蘭州市的為薛舉故宅。大業十三年(617年),薛舉在蘭州稱帝後,在此設立皇宮。唐朝平定薛舉後改為佛寺。
莊嚴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