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自相殘殺
發音
zì xiāng cán sh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相殘殺
- 拼音:zì xiāng cán shā
- 解釋:自己人互相殺害
- 出處:《晉書·石季龍載記下》
成語詞條,解釋,成語出處,示例,歇後語,近反義詞,近義詞,反義詞,辨析,
成語詞條
解釋
殘:傷害。自己人互相殺害。
成語出處
《晉書·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所殺,八人自相殘殺。”
示例
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他成日間叫我們~,要我們自家人都互相殺盡了,好叫他那些騷韃子來占據我們的好土地。”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原來長白山東南有一大野,名叫鄂謨輝,野中有一村落,約數十百家,這數十百家內,只分三姓,習成,專喜械鬥,因此自相殘殺,連歲不休。”
語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歇後語
狐狸窩裡鬥——自相殘殺
螞蟻打群架——自相殘殺
螞蟻打群架——自相殘殺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戮力同心
辨析
自相殘殺與同室操戈有別:自相殘殺是直陳性的;同室操戈是比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