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是2008年6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傑·凱密恩。本書主要講述了聽音樂的方法、樂理和不同類型的西洋樂發展的歷史。
基本介紹
- 書名:聽音樂
- 作者:羅傑·凱密恩
- 譯者:王美珠、陳美鸞
- isbn:978-7-5062-8711-1/c·25
- 頁數:435頁
- 定價:78.00元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08年6月第1版
-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媒體評論,
編輯推薦
聆賞要點的聽讀結合:世界,國內唯一。
:國際著名指揮家,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教研室主任;嚴宇瑜:教授,北大音樂課開創人傾情推薦。
耶魯大學、、、、朱麗婭音樂學院、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名校出身的重量級譯介團隊聯袂推介。
風行歐美及港台的音樂入門經典。40位音樂大師,81首經典名曲,167幅精美插圖。
內容簡介
《聽音樂》是羅傑·凱密恩編著的國際上有名的一本音樂欣賞作品,是一本音樂欣賞和音樂史結合的書,適合公共課或非音樂專業的愛好者使用。
作為一部多次再版的古典與現代音樂教科書,羅傑·凱密恩的《聽音樂》以其獨特的角度為讀者展現了音樂的魅力。
作者首先介紹了掌握音樂的一些與技巧,並通過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對諸音樂要素加以解讀。繼而以第二至第六部分梳理了自中世紀至21世紀上各個時期斑斕的音樂風格。與一般音樂史作品不同,本書作者將特定時期的音樂風格特色與社會文化背景相結合。在對音樂家與社會之關係的解讀中,西方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大師及其佳作一一。非將在第七部分與讀者見面,我們將在、美國音樂劇和搖滾樂等20世紀音樂史的演變中,了解音樂、印度古典音樂等非西方音樂對音樂史的獨特貢獻。
貫穿全書的“聆賞要點”與“聲樂導聆”是本書最大的特色,配合本書專贈的cd,讀者可通過對音樂的配器、力度、旋律變化、音響特質的說明以及對歌詞內容的解讀,達到真正的“理解”音樂。
作者簡介
羅傑·凱密恩(roger kamien,1934— ),國際著名音樂教育家和鋼琴。音樂學博士。先後任教於大學和。1983年擔任耶路撒冷音樂教授。曾師從二十世紀偉大的鋼琴哲學大師(claudio arrau)。
圖書目錄
序 如何開始欣賞古典音樂
序 讓音樂在生活中飛翔
前言
第一部分 要素
第一節 聲音:音高、力度和
音高:聲音的高低
力度
音色
聆賞要點、聲樂導聆和聲音的屙性
,《》第二幕
聆賞要點
艾靈頓和他的爵士樂團,《c-jam藍調》
聆賞要點
第二節 表演的媒介:和樂器
人聲
樂器
弦樂器
打擊樂器
鍵盤樂器
,《青少年管弦樂入門》
聆賞要點
第三節 節奏
拍點
節拍
重音和
速度
第四節
記錄音高
記錄節奏
記錄無聲安靜()
記錄拍子
第五節 旋律
第六節 和聲
和諧與不和諧
()
,《e小調鋼琴前奏曲》
展演觀點:鋼琴家羅傑·凱密恩演奏
蕭邦e小調前奏曲
聆賞要點
第七節 調式
大調音階
轉調
主調
第八節 音樂織體
單聲部音樂織體
織體
主調音樂織體
改變織體
,《法郎多舞曲》
聆賞要點
第九節 樂曲形式
建立樂曲形式的技巧
反覆
對比
變奏
樂曲形式的種類
曲式:a b a
,《牧笛之舞》
聆賞要點
兩段式曲式:a b
,《第七號be大調鄉村舞曲》
聆賞要點
聆聽樂曲形式
第十節 音樂風格
第二部分 中世紀與
第一節 中世紀音樂(450—1450)
《哈利路亞:我們看到他的榮耀》
聲樂導聆
希爾德加德·凡·賓根,《繼承者》
聲樂導聆
中世紀世俗音樂
埃斯坦比
多聲部音樂的發展:
樂派:有量節奏
14世紀音樂:法國的“新藝術”
馬修,《自從被你遺忘》
聲樂導聆
《聖母彌撒曲》
展演觀點:指揮家安得魯·帕洛特指揮馬修的《聖母彌撒曲》之羔羊頌
聲樂導聆
第二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1450—1600)
的特色
歌詞與音樂
織體
節奏與旋律
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音樂
瑞與文藝復興時期經文歌
德普瑞,《萬福瑪利亞……聖母瑪利亞》
聲樂導聆
帕勒斯特利納與文藝復興時期
《教皇馬爾塞魯斯彌撒曲》
聲樂導聆
文藝復興時期的世俗音樂
聲樂:文藝復興時期的牧歌
,《當女灶神維斯塔下山時》
聲樂導聆
器樂
帕薩梅佐舞曲與嘉拉德舞曲
第三部分
第一節 巴洛克音樂(1600—1750)
巴洛克音樂的特色
情緒的一致性
節奏
旋律
力度
織體
和弦與通奏低音
歌詞與音樂
巴洛克樂團
巴洛克時期的樂曲形式
第二節 音樂在巴洛克時期的社會地位
第三節 大協奏曲與反覆曲式
,《d大調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五號
聆賞要點
第四節
巴赫,《g小調管風琴賦格曲》
聆賞要點
第五節 歌劇的要素
第六節 的歌劇
第七節 克勞迪·蒙特威爾第
《》
聲樂導聆
第八節
《獲朵和埃涅阿斯》
聲樂導聆
第九節 巴洛克奏鳴曲
柯雷利,《a小調第十號三重奏鳴曲》
第十節 安東尼·維瓦爾第
聆賞要點
展演觀點;家兼指揮家
演奏與指揮的《春》
第十一節
的音樂
第十二節 巴洛克組曲
巴赫,《d大調第三號組曲》
第十三節 聖歌與教會
教會康塔塔
巴赫:《醒來吧,一個聲音在呼喚》
聲樂導聆
聲樂導聆
第十四節 清唱劇
第十五節 喬治·弗里德里克·
亨德爾的音樂
《》
聲樂導聆
聲樂導聆
第四部分
第一節 (1750—1820)
的風格特色
情緒的對比
節奏
織體
旋律
力度與鋼琴
通奏低音的消失
古典時期的管弦樂團
古典曲式
第二節 古典時期的作曲家、贊助者和群
眾
第三節
發展部
再現部
尾聲
,《g小調第40號交響曲》
聆賞要點
第四節 主題與變奏曲式
,《g大調第94號交響曲》(驚愕)
聆賞要點
第五節 小步舞曲與中段
莫扎特,《》
聆賞要點
第六節
貝多芬,《c小調弦樂四重奏》
聆賞要點
第七節 古典交響曲
第八節 古典
第九節 古典室內樂
第十節
海頓的音樂
《be大調小號協奏曲》
第十一節 沃夫岡·阿瑪迪烏斯·莫扎特
莫扎特的音樂
《》
聲樂導聆
《g小調第40號交響曲》
《a大調第23號鋼琴協奏曲》
聆賞要點
展演觀點:鋼琴家慕里·普萊亞演奏並指揮莫扎特a大調鋼琴協奏曲,k.488第一樂章
第十二節
貝多芬的音樂
《c小調鋼琴奏鳴曲》(悲愴)
《》
聆賞要點
聆賞要點
第五部分 浪漫時期
第六部分 20世紀及其後
第七部分 非西方音樂
重要辭彙
cd曲目
譯後記
弦猶在耳《聽音樂》
媒體評論
若能認真地閱讀本書,再配合附贈的錄音資料,一定能夠循此順利地走進古典音樂的殿堂,並從中獲得豐富的藝術享受。
——,國際著名指揮家,音樂藝術總監
《聽音樂》是目前國際上很有名的一本音樂欣賞作品,在美國廣受歡迎,同時也是一本音樂欣賞和音樂史結合得很好的書,特別適合廣大公共課或非音樂專業的愛好者使用。
——,西方音樂史教研室主任
現在的流行音樂太膚淺,太粗俗,沒有恆久的魅力,哪裡比得上貝多芬、蕭邦等人的音樂呢?我建議年輕人多聽聽經典音樂,那才是真正能夠陶冶情操的。
本書說理清楚、層次分明、簡明有力、深入淺出,值得推薦。
——,教授,北大音樂課開創人
要了解一、二千年來的西洋音樂史雖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懂得,掌握西洋音樂史並非難事。
讀者不僅可以同時感受音樂,更有機會透過相關曲例的聆賞要點對音樂進行深層理解。
——王美珠,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