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英語:new zealand),又譯,是的一個國家,實行混合英國式,現為成員國之一。紐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領土由、及一些小島組成,以分隔,南島鄰近,北島與及相望。首都以及最大城市均位於。
14世紀時在此定居,1642年後,和先後到此。1840年淪為。1907年成為的。1947年獲得完全自主,成為,現為成員國。
紐西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也是全球最美麗的國家之一。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成功地從以農業為主,轉型為具有的。鹿茸、、和粗的出口值皆為世界第一。紐西蘭也是最美麗的國家之一,總計約有30%的為保護區。3項世界遺產、14個、3座、數百座自然保護區和。
2018年,紐西蘭被評為全球最清廉的國家。 2019年2月,2018年出爐,紐西蘭排名第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紐西蘭
- 英文名稱:new zealand
- 所屬洲:大洋洲
- 首都:
- 主要城市:,,,,等
- 國慶日:1840年2月6日
- 國歌:《》《》
- 國家代碼:nzl
- 官方語言:、
- 貨幣:(nzd)
- 時區:utc 12(:utc 13)
- 政治體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 國家領袖:總督:;總理:
- 人口數量:491萬(2019年1月)
- 人口密度:18.2人/平方公里(2017年)
- 主要民族:、、
- 主要宗教:基督新教、天主教
- 國土面積:268021平方公里
- 水域率:1.6%
- gdp總計:2058.53億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 人均gdp:42941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 國際電話區號: 64
- 國際域名縮寫:.nz
- 道路通行:靠左駕駛
- 國花:
- 國鳥:
- 人類發展指數:0.919(世界第6,極高,2013年)
- 中央銀行:
- 最大城市:
- 別稱:紐西蘭
- 氣候條件:
- 建交時間:1972年12月22日
- 主要學府:、
歷史沿革,自然環境,區域位置,氣候特徵,時區,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動物資源,森林資源,行政區劃,區域劃分,城市,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徽,國歌,獨立日,國花∕國樹,國樹,國鳥,國石,人口民族,政治,政體,憲法,議會,政府,政黨,司法,政要,經濟,概況,工業,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交通運輸,財政金融,外貿,貨幣,旅遊業,航空業,外國資本,文化,飲食,藝術,文學,影視,音樂,語言,婚姻,禮儀,民俗,節日,軍事,交通,社會,教育,體育,報刊,媒體,外交,外交政策,新中關係,新澳關係,新美關係,新英關係,新法關係,特產,旅遊,綜述,國家公園,著名景點,世界遺產,休閒,
歷史沿革
主詞條:
10世紀,來自和塔希蒂的乘坐獨木舟來到紐西蘭。到12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350年起,在紐西蘭定居。
紐西蘭毛利人

1642年,荷蘭航海家在遠洋冒險中發現紐西蘭的區,但在企圖登入時遭到毛利人的攻擊而迅速離去,但他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aland),他繪製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入;1769—1777年,英國船長先後5次到紐西蘭。
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裡,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後英國向紐西蘭大批移民並宣布占領。
詹姆斯·庫克艦長登入後正在與毛利人交流

1840年2月6日,英國迫使毛利人族長簽訂《》,1856年,紐西蘭成為英國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區,到了1947年完全獨立。
到1840年,紐西蘭估計毛利人口為10萬人,大約2000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pakeha,)分布在沿海地區,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的鎮簽署了《》,該條約使紐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紐西蘭的建國檔案,該條約使早期有權在紐西蘭定居並允諾毛利人按其意願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紐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仍然是“現行文”,且是紐西蘭涉及民族關係方面很具爭議的。此條約簽署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這裡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懷唐伊條約簽署現場
19世紀,來居住的人多於南部,到19世紀8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20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紐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經常被喻為“家鄉”。
1907年獨立,成為自治領,政治、經濟、外交受英國控制。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於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
紐西蘭山間農場

1935年,選出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紐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10%出國作戰,戰爭結束後,對紐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
1947年成為主權國家,同時為成員。
20世紀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有長白雲之鄉(the 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美譽的紐西蘭屬於,位於太平洋西南部,東南方約1600公里處,介於南極洲和之間,西隔與澳大利亞相望,北鄰、、。地理坐標在34°~47°s、174°~62°e之間。
紐西蘭面積為約27萬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75名)。120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占2.1%,國土長1600公里,東西最寬處寬450公里,海岸線長6900公里。
紐西蘭由、、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紐西蘭素以“綠色”著稱。雖然境內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總面積75%以上。兩座主要島嶼(南島與北島)面積約為266200km2。
紐西蘭平原狹小。河流短而湍急,航運不便,但水利資源豐富。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南島的庫克峰海拔3754米,為全國最高峰。海岸線長約1.5萬公里。
氣候特徵
紐西蘭屬,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四季溫差不大,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9%,或農場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紐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紐西蘭水力資源豐富,全國80%的電力為水力發電。森林面積約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9%,非常好。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與湖泊。溫帶海洋性氣候
紐西蘭的12月至次年2月為夏天,6月至8月為冬天。夏季平均氣溫20℃左右,冬季平均氣溫10℃左右,全年溫差一般不超過15℃。全國各地年平均降雨量為600~1500毫米。
時區
紐西蘭標準時間(nzst)。紐西蘭標準時間分冬令時制和。冬令時制比國際標準時間早12小時(utc 12);為utc 13(9月至次年4月);而紐西蘭的比紐西蘭標準時間早45分鐘。紐西蘭很接近,是全世界最早進入新的一天的國家之一,查塔姆群島和市是全世界最先迎接新一天到來的地方。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紐西蘭的礦藏主要有煤、、鐵礦、天然氣,還有銀、錳、鎢、磷酸鹽、石油等,但儲量不大。石油儲量3000萬噸,天然氣儲量為1700億立方米。
動物資源
約在一億年前,紐西蘭與大陸分離,從而使許多原始的動植物得以在孤立的環境中存活和演化。除了獨特的植物和動物之外,這裡還有地形多變的壯麗自然景觀。紐西蘭從(gondwanaland)分離之後,這些原始的物種便在這塊獨立的土地上演化和繁衍,著名的自然學家大衛·貝拉米(david bellamy)稱這裡是“摩亞方舟”(moa's alk),此名稱來自紐西蘭所特有的巨大步行鳥“摩亞”(moa,又名),但已。自從人類開始在紐西蘭定居以來,短短1000多年的時間已經使許多原生物種消失,但紐西蘭政府加大了自然保護的力度,情況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保護措施包括消滅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有害生物、建立了13座國家公園、3座、數百座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區、1個海洋與濕地保護網路,以及保護特別的河流與湖泊。紐西蘭總計約有30%的國土為保護區。另外,像kakapo鸚鵡、、和大蜥蜴等珍稀與瀕危物種的研究和管理計畫也開始執行。
啄羊鸚鵡

紐西蘭是罕見鳥類的天堂。最著名的是不會飛的,紐西蘭的非正式。其他不會飛的鳥還有威卡秧雞(weka)及瀕臨滅絕的
kakapo鸚鵡(即),這是全世界最大的鸚鵡,它只能爬到低矮的灌木或較小的樹上。另一種奇特的鳥類是好奇心很重的(原生高地鸚鵡),這種鸚鵡會飛,以不怕人類和大膽的個性而聞名。
3米多的翼展或許並不驚人,但其18公斤(40磅)的體重則超過任何一種鷹,因此哈斯特巨鷹堪稱史上最大的鷹。
森林資源
紐西蘭的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810萬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30%,其中630萬公頃為天然林,180萬公頃為人造林,主要產品有原木、圓木、木漿、紙及木板等。漁產豐富。
紐西蘭山間河谷長滿綠樹

雖然經過人類1000多年的砍伐,紐西蘭仍有25%的國土仍是茂密的森林,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9%,大部分位於高原地區。這些地區大都屬於國家公園和森林公園,禁止開發。紐西蘭森林的特點是溫和、常綠的,其中有巨大的樹蕨、藤類和――看起來很符合一般叢林的模樣。巨大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之一,生長在相對較小的北島凹地與。
行政區劃
區域劃分

紐西蘭全國設有11個大區,5個單一轄區,下設67個地區行政機構(其中包括13個市政廳、53個區議會和查塔姆群島議會)。主要城市有:、、()、哈密爾頓、達尼丁等。此外,紐西蘭還有、紐埃、托克勞等殖民地。基督城
11個大區:惠靈頓(wellington)、北部地區(northland)、奧克蘭(auckland)、懷卡托(waikato)、豐盛灣(bay of plenty)、吉斯伯爾尼(gisborne)、豪克斯灣(hawke's bay)、塔拉納奇(taranaki)、馬納瓦圖-旺加努伊(manawatu-wanganui)、塔斯曼(tasman)、尼爾遜(nelson)、馬爾堡(marlborough)。
5個單一轄區:西岸(west coast)、坎特伯雷(canterbury)、奧塔哥地區(otago)、南部地區(southland)、查塔姆群島(chathamislands)。
殖民地:庫克群島、紐埃、托克勞
城市
首都
惠靈頓(wellington)紐西蘭首都。惠靈頓是世界上處於最南端的首都。城市面積266.25平方千米,市區人口近20萬,大區人口近50萬。平均氣溫夏季16℃左右,冬季8℃左右。
最大城市
奧克蘭(auckland)。是紐西蘭第一大城市,全國工業、商業和經濟貿易中心。奧克蘭位於紐西蘭北島的奧克蘭區,它擁有56個小島,一半是內陸城鎮,一半海邊城鎮的特點使之成為一個多元化的水世界。全球最重要的跨國公司都在奧克蘭設有辦事處,奧克蘭事實上也是紐西蘭的“經濟首都”。奧克蘭是紐西蘭對外貿易、旅遊的門戶,是重要的公路、鐵路和航空交通樞紐。奧克蘭市是紐西蘭最大最繁忙的商業金融中心,紐西蘭的股票交易所及多家大銀行的總部就設在這裡。
惠靈頓

其他城市
(基督城)(christchurch)、達尼丁(dunedin)、哈密爾頓(hamilton)、北帕默斯頓(palmelston north)、旺加努伊(wanganui)、新普利茅斯(new plymouth)、因弗卡吉爾(invercalgill)、羅托魯阿(rotorua)、尼爾森(nelson)、布蘭尼姆(blenheim)、納皮爾(napiel)、吉斯伯恩(gisbolne)、陶朗加(taulanga)、皮克頓(picton)、旺格雷(whangalei)、陶波(taupo)、格雷茅斯(gleymouth)、皇后鎮(queenstown)。奧克蘭
國家象徵
國名
新西蘭(new zealand),英文縮寫nz。
國旗
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旗底為深藍色,左上方為,右邊有四顆鑲白邊的紅色五角星。紐西蘭是成員國,“米”字圖案表明同英國的傳統關係;四顆星表示,表明該國位於南半球,同時還象徵獨立和希望。
國徽
的中心圖案為。盾面上有五組圖案;四顆五角星代表座,象徵紐西蘭;麥捆代表農業;羊代表該國發達的畜牧業;交叉的斧頭象徵該國的工業和礦業;三隻的船表示該國海上貿易的重要性。盾徽右側為手持武器的,左側是持有國旗的歐洲移民婦女;上方有一頂英國加冕典禮時用的王冠,象徵英國女王也是紐西蘭的國家元首;下方為紐西蘭,綬帶上用英文寫著“紐西蘭”。紐西蘭國徽
國歌
紐西蘭有兩首地位等同的:《》(god defend new zealand)與《》(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國歌改為《天佑國王》(god save the king)。《天佑女王》是英國的國歌及的皇室頌歌。《天佑女王》一般不作為國歌演奏,而作為皇室頌歌使用。紐西蘭國歌前半部分為毛利語,後半部分為英語,有關紐西蘭國歌的套用,由紐西蘭文化及傳統部負責管理。
獨立日
(waitangi day),1840年2月6日。
懷唐伊日

每年的2月6日,是紐西蘭的懷唐伊日,這一天曾在1974年一度被定為紐西蘭的,1976年又被取消國慶日這一名稱。每年的這一天紐西蘭全國放假一天。1907年9月26日紐西蘭從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獨立,獲得主權。
國花∕國樹
銀蕨(fern,koru)既是紐西蘭的國花,也是國樹。
在毛利傳說之中,銀蕨原本是在海洋里居住的,其後被邀請來到紐西蘭的森林裡生活,就是為著指引毛利族的人民,作用和意義都非常重大。從前的毛利獵人和戰士都是靠銀蕨的銀閃閃的樹葉背面來認路回家的。只要將其葉子翻過來,銀色的一面便會反射星月的光輝,照亮穿越森林的路徑。銀蕨因其具有堅韌的生命力而成為紐西蘭的國樹。紐西蘭人認為,銀蕨能夠體現紐西蘭的民族精神,故此這種植物便成了紐西蘭的獨特標誌和榮譽代表,無論在人們胸前的襟章,或是產品和服務的卷標,舉國上下都可找到銀蕨的圖樣
國樹
(fourwings sophora),是紐西蘭的國樹之一,因其在紐西蘭分布較多,而又原產於紐西蘭,則被命名為國樹之一。多見於山谷、路旁、村落附近。喜光,深根性,生長較迅速。木材堅硬,有彈性,供造船舶、車輛、器具和雕刻等用;花蕾和果實入藥,稱“四翅槐花”或“四翅槐米”。
國鳥
(kiwibird)又名,學名為。幾維鳥是紐西蘭獨有的珍禽,並被選為該國的“國鳥”。紐西蘭最早的居民將這種叫聲為“keee-weee!”的鳥命名為奇異鳥。這種不會飛的鳥大小有如母雞,有一個細長的喙和細如毛髮的羽毛。其力量驚人,可以將同類踢出1.5米遠。幾維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易危(vu)。屬於《》附錄ⅱ:一級保護動物。幾維鳥(奇異鳥)
國石
,又稱,也稱、、、,是玉的一種,顏色呈翠綠色(稱之翠)或紅色(稱之翡)。是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由、和組成的達到玉級的多晶集合體。綠石被雕刻成的工藝品,被紐西蘭人視為護身符,而將綠石定為國石。綠石
人口民族
紐西蘭全國總人口為491萬(2019年1月)。其中,歐洲移民後裔占74%,毛利人占15%,亞裔占12%,太平洋島國裔占7%(部分為多元族裔認同)。官方語言為英語、毛利語。48.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紐西蘭

政治
政體
紐西蘭自1935年起,工黨和國家黨輪流執政。1993年11月,全民投票決定將議會選舉制度由簡單多數制改為混合比例代表制。1996年10月舉行首次混合比例代表制大選,國家黨與紐西蘭第一黨組成聯合政府。1998年8月,聯合政府解體,總理希普利組成以國家黨為主的少數政府。1999年11月大選後,與聯盟黨組成少數聯合政府。2002年7月大選後,工黨與進步黨組成少數聯合政府。2005年9月大選後,工黨和進步黨再度組成聯合政府,並獲得紐西蘭第一黨和聯合未來黨的財政和信任支持。2008年11月,國家黨在大選中獲勝,並獲得行動黨、毛利黨和聯合未來黨的財政與信任支持,組成少數政府。2011年11月,國家黨再次贏得大選。2017年9月,紐西蘭舉行新一屆大選。
紐西蘭

2017年10月,工黨與紐西蘭第一黨、綠黨聯合組成新一屆政府,工黨領袖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任總理。
憲法
紐西蘭無成文憲法。其憲法由和先後通過的一系列法律和修正案以及英國樞密院的某些決定所構成。
議會
一院制,僅設,成立於1854年。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3年。本屆議會為第52屆,於2017年11月組成。共有議席120個,其中國家黨56席,工黨46席,紐西蘭第一黨9席,綠黨8席,行動黨1席。現任議長特雷弗·馬拉德(trevor mallard)。紐西蘭國會大廈
政府
總督和部長組成的行政會議是法定最高行政機構。行政會議由總督主持,總督缺席時由總理或高級部長主持。總督行使權力必須以行政會議的建議為指導。內閣掌握實權。本屆政府由工黨、紐西蘭第一黨、綠黨於2017年10月組成,現有成員26人,其中內閣部長19人,非內閣部長7人。主要成員包括:總理阿德恩、副總理兼外長溫斯頓·彼得斯(winston peters)、財政部長格蘭特·羅伯遜(grant robertson)、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長菲爾·特懷福德(phil twyford)、經濟發展部長戴維·帕克(david parker)等。
紐西蘭政府大樓

政黨
註冊政黨18個。主要有:
紐西蘭

(1)工黨(labour party):執政黨。1916年成立。主要代表中低收入者利益,工會組織和毛利人是其傳統支持者。主張實行民主社會主義,重視社會福利制度,社會政策上加大政府干預。多次執政。2017年大選後聯合紐西蘭第一黨、綠黨再次上台執政。現任領袖傑辛達·阿德恩。
(2)國家黨(national party):最大反對黨。1936年由自由黨和改良黨合併而成。主要代表農場主、大企業家、律師等的利益。主張實行自由市場經濟和私有化,反對政府過多干預經濟,嚴格規範福利政策,削減政府開支。多次執政。2017年大選敗選後成為反對黨。現任領袖西蒙·布里奇斯(simon bridges)。
(3)紐西蘭第一黨(nz first party):1993年成立,曾於1996年至1998年與國家黨聯合組閣,2005年至2008年與工黨聯合組閣。主張加大對大城市以外的其他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主張限制外來移民,反對向外國人出售戰略性土地和資產,反對放寬外國留學生數量。2017年大選後聯合工黨、綠黨上台執政。現任領袖為溫斯頓·彼得斯(winston peters)。
(4)綠黨(green party):前身為價值黨,1972年成立,1990年與綠色和平組織合併,改為現名。積極致力於反戰、反核、環保運動和維護老年人、貧困家庭等弱勢群體利益。1991年加入聯盟黨。1999年脫離聯盟黨。2017年9月大選後聯合工黨、紐西蘭第一黨上台執政。現任領袖詹姆斯·肖(james shaw)。
(5)毛利黨(maori party):2004年4月,因在毛利人問題上與工黨政府意見相左,協理毛利事務部長塔里安娜·圖里婭(tariana turia)辭職並組建毛利黨。主張維護毛利人傳統利益,保護毛利文化、習俗和語言。現任聯合領袖弗拉維爾(teururoa flavell)和福克斯(marama fox)。
紐西蘭

(6)行動黨(act party):前身是工黨政府部長羅傑·道格拉斯(roger douglas)創立的消費者及納稅人協會,1994年11月改為現名。代表企業界利益,支持者多為大財團及富商。現任領袖大衛·西摩(david seymour)。
(7)馬納黨(mana party):2011年4月,毛利黨議員霍恩·哈拉維拉(hone harawira)率支持者脫離毛利黨組建。
其他政黨有: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網際網路黨(internet party)等。
司法
設有最高法院、抗訴法院、高等法院、若干地方法院和受理就業、家庭、青年事務、毛利人事務、環境等相關法律問題的專門法院。最高法院2004年1月1日成立,取代英國樞密院成為終審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4名法官組成。現任首席大法官為沙恩·伊萊亞斯(damesian elias),1999年就職。抗訴法院由院長和9名法官組成,現任院長為史蒂芬·科斯(stephen kós),2012年8月6日就職。高等法院由38名法官和7名協理法官組成,現任首席法官為傑弗里·文寧(goeffrey venning),2015年6月1日就職。
紐西蘭最高法院

政要
英國女王(elizabeth ii)兼紐西蘭國家元首;女王委派總督代行其職權。
總督(patsy reddy)。女,生於紐西蘭北島瑪塔瑪塔地區。獲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法學學士、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1982年加入紐西蘭最大律所銘德律師事務所,專長稅法、公司法和電影法。1987年起在布賴爾利投資公司工作。1999年作為創始人之一成立私人投資公司。此外,歷任紐西蘭電信公司、南方石油公司、郵政局、電影檔案館、電影委員會、紐西蘭運輸局等部門顧問和管理職務。2016年9月就任紐西蘭第21任總督。
總理(jacinda ardern)。女,1980年7月生於紐西蘭哈密爾頓。畢業於懷卡托大學傳媒專業。1997年加入工黨。2008年當選紐西蘭議會議員並連任至今。曾任工黨司法、兒童、文化藝術遺產、小企業事務發言人。2017年3月任工黨副領袖,8月任工黨領袖。10月任總理。
經濟
概況
以農牧業為主,農牧產品出口約占出口總量的50%。羊肉和奶製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
2015年11月12日,紐西蘭議會完成立法程式,正式批准紐西蘭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成為創始成員國。根據協定,紐西蘭向亞投行注資1.25億紐西蘭元(約合8200萬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2017年度):2830億新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17年度):約5.9萬新元
經濟成長率(2017年度):2.9%。
貨幣:紐西蘭元(1新元≈0.68美元,2019年1月)。
失業率:3.9%(2018年9月)。
外匯儲備:263億新元(2018年12月)。
工業
以農林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皮革、菸草、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近年來,陸續建立了一些重工業,如煉鋼、煉油、煉鋁和製造農用飛機等。
農業
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2017年度,乳製品出口額為140億新元,肉產品出口額為66億新元。
林業
森林面積810萬公頃,其中自然林630萬公頃,人造林180萬公頃。主要出口產品有原木、木槳、紙及木板等,主要出口市場為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韓國、美國、印尼等。2017年度,林業出口額為46億新元。
畜牧業
畜牧業發達,畜牧業生產占地1352萬公頃,為國土面積的一半。乳製品與肉類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總產量的25%。
畜牧業

漁業
漁產豐富,擁有世界第四大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每年商業性捕撈和養殖魚、貝類約60至65萬噸,其中超過半數供出口。2017年,漁業產品出口總額為17億新元。
紐西蘭漁業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發達,通訊聯絡暢通。進出口貨物主要靠海運,但空運在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日增。
財政金融
財政年度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經濟成長率為0.3%,通貨膨脹率為1.8%(2018年9月)。
外貿
紐西蘭嚴重依賴外貿。2012年外貿總額為932.83億新元,其中出口額460.64億新元、進口額472.19億新元。主要進口石油、機電產品、汽車、電子設備、紡織品等,出口乳製品、肉類、林產品、原油、水果和魚類等。主要貿易夥伴為澳大利亞、美國、日本。
貨幣
攜入或攜出紐西蘭的外國貨幣金額並無限制。不過攜入或攜出超過10000紐西蘭元的現金必需填交“攜帶現金報告表”(border cash report)。外國貨幣可輕易在銀行、部分旅館、國際機場和大城市中設的兌換處兌換為。所有主要信用卡都可以在紐西蘭使用。
紐西蘭貨幣

旅遊業
2017年度,入境遊客總人數為373萬人次。遊客主要來源地為:澳大利亞、中國、美國和英國等。最高峰庫克山和塔斯曼冰川
航空業
截止到2013年,紐西蘭擁有1家全國性航空公司,即紐西蘭航空(air new zealand)。紐西蘭航空率先在全球進行飛機生物燃料試飛,紐西蘭時間2008年12月30日,紐西蘭航空公司首席飛行員大衛·摩根機長手持由青桐木油和jet a1型航空燃油按50:50比例混合而成的第二代可持續生物燃料。當日11:30—13:30,紐西蘭航空zk-nbs號波音747-419型客機在4台發動機中的一台使用這種生物燃料的情況下,在紐西蘭奧克蘭圓滿完成了全球首次第二代可持續生物燃料測試飛行。紐西蘭還有數千家通用航空公司及兩百多家飛行俱樂部,360個國內通用機場提供起降服務。紐西蘭航空
紐西蘭的航空業非常發達,因紐西蘭氣候良好,飛行管制服務先進,能見度優良,私人飛機擁有量非常高,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擁有私人飛行執照。
自1994年開始,在中國大陸地區廈門航空公司率先招收大改架飛行學員,並把飛行學員陸續送達紐西蘭學習飛行,廈門航空公司飛行部經理杜利為首批赴新受訓學員。紐西蘭梅西大學航空學院根據中國民航總局的教學大綱要求,先後培訓了多批中國大陸地區航空公司飛行學員。
外國資本
紐西蘭是傳統資金輸入國,對外國投資實行國民待遇。外資主要分布在銀行、電訊、交通、房地產、林業、畜牧業和旅遊業等部門。截至2012年12月,外國對新直接投資額為992.68億新元。主要投資來源國包括澳大利亞、美國、荷蘭、英國和日本。(資料來源:紐西蘭統計局)
文化
飲食
紐西蘭的“環太平洋”料理風格受到歐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和越南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這種結合各地特色的料理。想品嘗地道的紐西蘭風格,可點羊肉、豬肉、鹿肉、、小龍蝦、布拉夫牡蠣、、、、甘薯、和(tamalillo)等烹製的菜品,還有最具代表性的紐西蘭甜點“帕洛娃”(pavlova),這是以和新鮮水果或漿果鋪在蛋白霜上製成的。除了大城市裡少數高級豪華餐廳之外,現代潮流走向更輕鬆的咖啡――酒吧式餐飲風格。異國料理包括日式、印度式、清真式、意式、墨西哥式、中式、馬來西亞式和泰式。全紐西蘭共有900多家亞洲料理餐廳。
帕洛娃

藝術
紐西蘭的得自於各個種族,產生了結合、歐洲人、亞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特質。紐西蘭的藝術圈反映了這種融合。紐西蘭最有價值的繪畫中,有些是由查爾斯·高第(czarles goldie)於19世紀所畫的毛利人畫像。畫家柯林·麥卡宏(kolin mckahon)的作品使用了文字、基督教肖像與毛利語言以及神話,他被許多人認為是紐西蘭最。許多藝廊除了展出這些作品,還有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如雷爾夫·哈特雷(lalph hotele)和葛雷姆·希尼(glahame sydney)。
毛利人

文學
有許多紐西蘭作家將毛利文化與傳說寫進英文文學作品中。凱莉·胡姆(keli hulme)以極具創意的小說《the bone people》而獲得權威的的肯定。也有作家結了兩種文化,創造出別具特色的紐西蘭文學,其中包括派翠西亞·葛雷絲(patlicia grace)、維提·伊希瑪埃拉(witi ihimaela)和洪內·圖華雷(hone tuwhale)。艾倫·杜夫(alan duff)以著作《》(once were walriors)而聞名,並由導演李·塔瑪胡里(lee tamaholi,007電影《》的導演)於2002年搬上大銀幕。戰士奇兵
影視
好萊塢有史以來的最大製作,《》是由(peter jackson)在紐西蘭拍攝的,紐西蘭的地方電影工業隨著這部巨片的成功而持續成長。這個三部曲的頭兩部共得到六座奧斯卡獎,而第三部《》也已於2003年12月上映。紐西蘭的風景出現在這系列電影中,而許多取景地位於紐西蘭的國家公園與保護區內。
魔戒

音樂
紐西蘭的樂團有主要有:達桑氏(the datsuns)、the d4、大洋洲人(pacifier)和阿尼卡摩瓦(anikamoa),都與國際唱片公司簽了約。默瓦娜·瑪妮亞波脫(moana maniapoto)和她的部族樂團(the tribe)以毛利原音贏得國外的讚譽。除了流行樂團“擁擠之屋”(krowed house)的團長尼爾·芬(neil finn)之外,紐西蘭歌劇歌手丹·奇里·蒂·卡那瓦(dame kiri te kanawa)和丹·瑪維那·梅傑(dame malvina majol)都在國外演出。少女歌手(hayley westenra)的專輯《》(pule),發行第一周就登上英國古典排行榜第一名,銷量比著名男高音帕華洛帝和波伽利的專輯還高。
語言
官方語言:紐西蘭官方規定了三種官方語言,分別是英語、、紐西蘭手語。
(maori):從太平洋諸島來到紐西蘭之後,語音變化很少。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溝通無礙。毛利語是毛利人的語言,也是紐西蘭的三種官方語言之一。
紐西蘭約四分之一的毛利人使用“蒂雷歐毛利語”(te reo maori)。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大約有一半不到二十五歲。這是種語言(類似其他大洋洲語,如和大溪地語),有一種獨特的詩感和音樂性。毛利語是紐西蘭的官方語言之一。
紐西蘭手語(the new zealand sign language):世界手語系中的一種。
婚姻
紐西蘭的是16周歲,但是18周歲之前需要父母同意並監護。2004年12月9日,紐西蘭國會以過半數通過同性戀者及人士的公民結合,並且可以享有與合法夫婦等同的法律地位。相關法律於2005年4月26日正式生效。
禮儀
紐西蘭人見面和告別均行,習慣的握手方式是緊緊握手,目光直接接觸,男士應等候婦女先伸出手來。鞠躬和昂首也是他們的通用禮節。初次見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稱呼姓氏,並加上“先生”“小姐”等,熟識之後,互相直呼其名。禮儀
紐西蘭人的時間觀念較強,約會須事先商定,準時赴約。客人可以提前幾分鐘到達,以示對主人的尊敬。交談以氣候、體育運動、國內外政治、旅遊等為話題,避免談及個人私事、宗教、種族等問題。會客一般在辦公室里進行。應邀到紐西蘭人家裡作客,可送給男主人一盒朱古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給女主人一束鮮花。禮物不可過多,不可昂貴。
紐西蘭人的生活節奏比較緩慢,人民生活比較悠閒。開放的市場和豐富的商品給不同的階層的人以很大的選擇餘地,但從總的消費水平來講,紐西蘭人追求商品的高檔化,購物趨向名牌、時新。
紐西蘭人性格拘謹,即使觀看電影,也往往男女分場觀看。對酒類限制很嚴,經特許售酒的餐館,也只能售葡萄酒,可售烈性酒的餐館,客人必須買一份正餐,才準許喝一杯。
民俗
紐西蘭400萬人口中約15%是後裔,或屬於某個部落。毛利人藉由華卡帕帕(whakapapa,系譜圖)可追溯到乘著(waka,獨木舟)橫渡遼闊的太平洋而來的祖先。毛利人有著豐富又活潑的文化,保留了他們長久以來與精神和自然世界的連結。他們以自己特別的“米希”(mihi,問候)方式透過來傳承自己的家世。毛利人在米希中說出他們的“芒加”(maunga,山)、“”(awa,河)、“瑪雷”(malae,會堂)、“瓦卡”、“尹維”(iwi,部落)和“提布那”(tipuna,重要的祖先)的名字。奧克蘭戰爭博物館的19世紀毛利人雕像
有一種獨特的舞蹈,被稱為“哈卡”(haka),這種舞蹈來源於古毛利土著的站舞,男女舞蹈的具體方式有所不同。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在每次開場比賽前,總是集體表演這種舞蹈,用以鼓舞士氣。
節日
元旦(newyear'sday):1月1日
元旦次日(day afternew year’s day):1月2日
懷唐伊日(waitangi day):2月6日
(good friday):4月2日
復活節(easter day):4月4日
(anzac day):4月25日
女王誕辰日(queen's birthday):6月的第一個星期一
勞動節(labour day):1月的第四個星期一
聖誕節(christmas day):12月25日
節禮日(boxing day):12月26日
注意:每個地區還有不同的周年慶,比如惠靈頓周年紀念日(wellington anniversary day)距1月22日最近的一個星期一。
軍事
紐西蘭四周向海洋的獨特環境以及對澳大利亞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合作關係,使其並未直接面對外來的軍事威脅,故以恐怖主義為國家和區域安全為最大挑戰,後紐西蘭重新檢討國防武力的架構、行動與能力,並賦予紐西蘭國防武力的主要任務:“確保紐西蘭能抵禦外部威脅,維護紐西蘭的主權利益,包含的利益;使紐西蘭於利益所在的戰略區域能對突發事件采適切行動。”該國國防軍的特質為軍政、軍令二元化,國防部長與三軍司令屬於軍政系統,國防軍司令屬於軍令系統,直接承接國防大臣之命指派聯合部隊執行作戰任務。
訓練中的紐西蘭士兵

紐西蘭總督為武裝部隊,名義上的最高統帥。在國防軍司令協助下行使對軍隊的實際控制權。國防軍司令是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也是三軍參謀長委員會主席。國防部秘書長是國防部首席文職顧問,負責研提防務政策建議、裝備採購和維修更新等。1951年同澳大利亞和美國簽訂《》。1984年,工黨執政後採取反核立場,紐西蘭議會於1987年通過《紐西蘭無核區、裁軍和軍備控制法案》,禁止美國核艦艇訪新,美國因而中止雙邊防務合作。與澳大利亞簽有防務合作協定和《進一步密切防務關係協定》,同東協和南太島國簽有軍隊互助計畫,與英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於1971年簽署《五國聯防安排》,五國於1997年在南海進行簽約後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2008年國家黨執政後,著手調整國防政策。2010年11月,紐西蘭政府發布13年來首份《國防白皮書》。該白皮書規劃了未來25年國防戰略藍圖,明確紐西蘭國防軍主要任務是:保護紐西蘭領土及太平洋島國地區安全,與澳大利亞共同應對本地區突發事件;保持並增強在臨近地區的作戰能力,為維護亞洲和更大範圍的穩定做貢獻;保持與主要夥伴協同行動的能力;在維持貿易通道開放、保護海洋資源、實施人道主義救助及減災等方面發揮作用。
紐西蘭於1972年底取消徵兵制,實行志願兵役制。截至2013年6月,新國防軍共有13723人,包括陸軍6614人,空軍2835人,海軍2378人,其中常規部隊8590人,預備役2317人,文職人員2816人。2013/2014財年軍費預算為28.74億新元,同比下降0.8%。紐西蘭國防軍司令是理察·里斯·瓊斯(richard rhys jones)中將。(資料來源:紐西蘭國防部)
交通
於2006年11月開通了至中國北京和上海的直飛航線,每周兩個航班,但是奧克蘭至北京航線已經停飛,奧克蘭至上海航線已增加至每周五個航班。2011年,開通了奧克蘭至廣州的直飛航線,每周三個航班。但若需要轉機,中國北方一般從首爾或者東京轉機,乘坐大韓,韓亞,或者日航。南方可以從香港、上海或者新加坡轉機,乘坐國泰、紐航或者新航。奧克蘭機場
紐西蘭的國際機場位於奧克蘭、和。某些從澳洲來的航班也會降落在、北帕默斯頓、和。紐西蘭的進出口貨物主要靠海運,但空運在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日增。
社會
教育
紐西蘭國立中國小實行免費教育,入學年齡為5歲;對6~15歲青少年進行義務教育。2002年政府發布《兒童早期教育戰略》,加強兒童早期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主要大學包括:、、懷卡托大學、、、、、。主要赴紐西蘭留學生來源國有中國(包括香港)、韓國、日本、印度等。
幼兒教育
不是義務教育,而是在嬰幼兒上學前的照顧,早期幼兒教育服務包括幼稚園、託兒所、遊樂中心、家庭日托、兒童看護中心及社區遊樂園。
中國小教育
在紐西蘭,6~16歲的孩子都必須接受國小、中學和高中義務教育,全國有66萬中小學生就讀於2800多所國立中國小,政府每年對中國小教育的投入達20億紐西蘭元,紐西蘭的大多數孩子5歲開始上學,19歲以前在公立學校(政府撥款)上學為免費教育,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有殘疾、學習和行為障礙)年齡延長到21歲,公立學校由紐西蘭政府提供經費並且遍布紐西蘭各地。
高等教育
上完中學的學生可以繼續接受高等教育和培訓,這可以在理工學院、教育學院、大學和私立培訓機構進行,學生需要為他們的高等教育繳納學費。大約800多家私立培訓機構提供範圍廣泛的學習計畫,其中的某些課程可獲得全國學歷認可。
著名學府
紐西蘭共有八所國立大學,19所國立理工學院。紐西蘭大學
著名大學:奧克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奧克蘭理工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林肯大學(lincoln university)、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懷卡托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奧拉克理工學院(aoraki polytechnic)、普倫蒂灣理工學院(bay of plenty polytechnic,tauranga)、基督城理工學院(christchurch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ristchurch)
其他大學:、、、、、、、、泰爾福德農業理工學院、unitec國立理工學院、、、、、、維特利亞國立理工學院
體育
(rugby)
橄欖球是紐西蘭最受歡迎、影響最大的體育運動,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因其一身全黑色的標誌性隊服而被稱為“全黑隊”(allblacks)。曾經奪取過橄欖球,並且長期名列世界前茅。2007年9月28日,來訪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還專門與紐西蘭海軍舉行了一場橄欖球友誼賽。2011年橄欖球世界盃賽也將在紐西蘭舉行。
極限探險運動
紐西蘭的與探險旅行非常有名。早在1988年,南島的便建立了全球第一座商業化的高空彈跳場。登山也是頗為流行的運動,最有名的登山家是爵士,他是全球第一位登上成功攀登峰頂的人。
報刊
全國共有報紙100多種,其中日報23種,雜誌300多種。主要報刊《》是紐西蘭國內最大日報,日發行量逾16.2萬份,總編輯蒂姆·墨菲(tim murphy)。《自治領郵報》,第二大日報,由《》和《》合併而成,日發行量9.8萬份,總編輯伯納德特·考特尼(bernadette courtney)。《星期日明星時報》,唯一一份全國發行的大版面報紙,年發行量40萬份,總編輯戴維·凱梅斯(david kemeys)。2003年,費爾費斯(fairfax)紐西蘭公司以12億新元收購獨立報業集團,成為紐西蘭最大的傳媒集團,擁有9份日報,2份周報和23份雜誌出著作權等。由紐西蘭所有日報組成的合作新聞機構,創建於1880年,總部設在。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向新各家日報和周報傳送國內和國際新聞。另外,在紐西蘭的幾大主要城市幾乎都有華人自辦的報紙和雜誌。
媒體
紐西蘭廣播電台遍及全國,共190多家,多數為商業電台。除紐西蘭廣播公司為國有外,其餘電台分屬廣播網(the radio network)和媒體工廠(mediaworks)兩大廣播網路。前者主要股東為澳大利亞地方報業集團(apn)公司,後者原為澳大利亞鐵橋資本公司(ironbridge capital)控股,2013年6月因負債嚴重進入破產接管程式,由澳大利亞柯達曼薩(kordamentha)公司接管。政府資助成立了一些反映多元文化的公益性電台。紐西蘭電台廣播大樓
:前身為1925年成立的公共廣播電台,1955年改建為國有公司。下轄國家廣播電台調頻電台以及中波、短波電台。國家台24小時播音,重點播發時事和國內政治新聞,覆蓋96%國土。國際短波電台對播出。執行長彼得·卡瓦納(peter cavanagh )。
:1962年正式開播,原由紐西蘭廣播公司統管,1988年8月成為獨立的國營企業。下設電視一台、電視二台等6個頻道。主要播放新聞、體育、科教、影視等節目。用戶約有112.6萬,覆蓋全國,收視率達70%。董事局主席(john anderson)。
電視三台:紐西蘭唯一一家,由媒體工廠公司控股。1989年11月開播,以新聞、電視劇為主,覆蓋面為全國人口的98%。執行長保羅·馬厄(paul maher)。
紐西蘭毛利電視台:2004年3月28日正式開播。執行長吉姆·馬瑟(jim mather)。
外交
外交政策
強調對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維護世界、特別是太平洋地區的和平,以保障紐西蘭主權與安全,維護經濟利益。將同澳大利亞和的關係作為對外政治、防務和經濟關係的立足點;將亞太地區作為對外關係優先領域;積極改善與美國關係,維護與歐洲國家傳統關係,強調發展與拉美新興國家政治、經濟關係;積極支持和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和人道主義援助,尋求在國際組織中發揮作用;重視參與地區經濟合作,積極推動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等貿易和投資自由化進程;強調軍隊的防禦性和參與維和、人道主義援助等多重功能;主張繼續推動國際核裁軍進程,最終全面銷毀;堅持南太平洋無核區,支持建立;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反對伊拉克戰爭,積極參與阿富汗、伊拉克戰後重建;關注朝核問題,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希望通過和平方式得以解決;關注西亞北非局勢,譴責埃及、敘利亞等國的暴力事件。外交
2015年3月5日,紐西蘭主流媒體《紐西蘭先驅報》公布據信由美國“稜鏡門”爆料人愛德華·斯諾登提供的檔案,顯示紐西蘭情治單位政府通信安全局在“五隻眼”情報監聽聯盟中負責蒐集南太平洋地區國家的情報,並把相關信息分享給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
此次公開的檔案主要是一份日期標註為2009年7月的“最高機密”報告。報告顯示,紐西蘭政府通信安全局在南太平洋地區多個國家蒐集情報信息,並與“五隻眼”盟友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分享這些信息。
根據這份報告,紐西蘭情治單位在太平洋地區的“目標國家”包括索羅門群島、斐濟、吉里巴斯、湯加、萬那杜、諾魯和薩摩亞。
新中關係
雙邊政治關係
中國與紐西蘭自1972年12月22日建交後,雙邊關係發展順利,兩國領導人保持頻繁互訪與接觸。紐西蘭與中國
雙邊經貿關係與技術合作
自1972年兩國建交以來,中新經貿關係一直穩定、健康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雙邊貿易增長較快。1991—1999年,據中國海關統計,雙邊貿易額年平均增長率達12%。1997年8月,紐西蘭在西方國家中率先與中國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雙邊市場準入問題達成協定。2004年4月,紐西蘭政府正式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新澳關係
1943年建交。紐西蘭將與澳大利亞關係置於外交防務政策優先位置,兩國領導人定期會晤,接觸頻繁,雙方在政治、經濟、社會和安全以及國際領域的合作密切。2004年5月,首屆澳新領導層論壇在紐西蘭舉行。2006年1月,新澳海上邊界條約生效。2月,新澳達成原產地規則協定。2009年8月,紐西蘭總理訪澳,與澳總理共同主持首次聯合內閣會議,並發表關於繼續推進跨峽合作的聯合聲明。2010年10月,紐西蘭總理約翰·基在越南河內出席第五屆東亞峰會期間與澳大利亞總理舉行首次正式會談。11月,紐西蘭外長、氣候變化事務部長史密斯訪澳。2011年2月,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訪新,兩國簽署《進一步密切經濟關係投資議定書》並發表《跨塔斯曼合作聯合聲明》,吉拉德應邀在紐西蘭議會演講並成為首位在新議會演講的外國領導人。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史密斯訪新。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地震後,澳大利亞提供380萬美元援助,並向克市派出地震救援隊及協助維持治安的警察志願者。3月,澳大利亞總督和總理赴紐西蘭參加克市地震全國哀悼活動。澳大利亞外長陸克文訪新。6月,紐西蘭總理訪澳,應邀在澳議會演講並成為首位獲此待遇的紐西蘭領導人。2013年2月,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訪新,與新總理約翰·基舉行兩國總理年度會晤。4月,紐西蘭國防部長在奧克蘭與澳大利亞國防部長舉行雙邊會見。
紐西蘭與澳大利亞關係

新美關係
1942年建交。1951年,紐西蘭、美國、澳大利亞締結《澳新美安全條約》,紐西蘭成為美國盟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政府奉行政策,拒絕美國核艦訪新,美國將紐西蘭從盟國降為友好國家,並中止與紐西蘭防務合作。90年代,國家黨政府積極改善與美國關係。1999年,工黨政府上台後,堅持無核政策,強調根據現實利益處理與美國關係,無意恢復《》關係。“9·11”事件後,紐西蘭支持美國反恐行動,並派特種部隊配合美國在軍事行動。2010年1月,新美簽署《科技合作協定》。11月,美國國務卿訪新,兩國簽署《惠靈頓宣言》,將兩國關係提升為“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紐西蘭總理約翰·基出席日本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美國總統。2011年2月,紐西蘭市地震後,美國向克市派出地震救援隊並提供40噸物資等援助。10月,紐西蘭議長訪美。2012年1月,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訪新。6月,紐西蘭國防部長訪美,並與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簽署兩國國防部間的《華盛頓宣言》。美國海軍陸戰隊官兵訪新並出席美國協防紐西蘭70年慶祝儀式。紐西蘭海軍參加美國組織的2012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2013年5月,第五屆新美合作夥伴論壇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紐西蘭外長、貿易部長格羅澤、國防軍司令以及美副國務卿出席。麥卡利外長與美國務卿舉行會談。同月,新美第四次戰略對話在華盛頓舉行,紐西蘭外交貿易部秘書長、國防軍司令瓊斯、財政部秘書長以及美國國防部、國土安全部代表參加,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出席開幕式。紐西蘭
新英關係
紐西蘭是成員,在歷史、文化上與英國有著傳統聯繫,雙方高層接觸頻繁。1995年11月,英國女王和首相赴新參加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並訪新。1997年10月和1999年1月,紐西蘭總理、希普利分別訪英。工黨政府上台後,宣布廢除英國王室授勳制,在10至20年內終止與英國王室聯繫。2006年3月,英國首相訪新。2007年,紐西蘭總理訪英,英國議會副秘書長訪新。2008年9月,英國訪新。11月,紐西蘭總理訪英。2009年10月,紐西蘭副總理兼財長英格利希訪英。2010年1月,英國訪新。6月,紐西蘭外長、國防部長訪英。10月,紐西蘭副總理兼財長英格利希訪英。11月,紐西蘭外長麥卡利訪英。2011年1月,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國防大臣訪新。2月,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地震後,英國向克市派出地震救援隊並提供援助。3月,英國威廉王子訪新並作為英國女王代表出席克市地震悼念活動。4月,紐西蘭總理約翰·基訪英並出席英國威廉王子婚禮。6月,紐西蘭農業部長卡特訪英。9月,紐西蘭貿易部長兼氣候變化國際談判部長格羅澤訪英,出席非政府組織“碳戰爭房間”組織的“創造氣候財富峰會”。2012年6月,紐西蘭總理約翰·基訪英,並出席英女王登基60周年慶典。2013年1月,英國外交大臣黑格訪新。
紐西蘭風景

新法關係
新法關係曾因1985年法國特工在炸沉的“”和1995年法國在進行而兩度緊張。1996年,法國宣布停止核試驗並簽署南太無核區條約附加議定書,新法關係逐步改善。2004年6月,紐西蘭總理赴法參加紀念60周年活動。2010年5月,紐西蘭貿易部長格羅澤訪法並出席在巴黎舉行的經合組織年度經濟論壇會議。2011年4月,紐西蘭總理訪法。2012年3月,紐西蘭貿易部長格羅澤赴法出席在巴黎舉行的環境委員會會議。5月,紐西蘭貿易部長格羅澤赴法出席在巴黎舉行的經合組織部長理事會會議。2013年5月,紐西蘭貿易部長格羅澤赴法出席經合組織部長理事會會議。
特產
() kiwi除了用來稱呼,這個詞還用來稱呼,最早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當年紐西蘭士兵的綽號。在上,紐西蘭的基本——紐西蘭元,也常被稱為“奇異”,因為錢幣一面上頭的有隻奇異鳥。而最著名的“奇異”可能是美味的。奇異果原產於中國,移植到紐西蘭時被稱為“中國醋栗”。但是紐西蘭果農在大量出口這種水果時,為它取名為奇異果,聞名於全世界。 | |
靠種獼猴桃成為百萬富翁北島的(bay of plenty)地區陽光充足,氣候溫暖,土壤肥沃,盛產各種水果。當地的主要城市(tauranga)和(te puke)鎮一帶是紐西蘭的獼猴桃種植中心,而僅蒂普基一地就生產了紐西蘭70%的獼猴桃,故它被譽為“奇異果之都”。紐西蘭1906年從中國引進獼猴桃後,在豐盛灣引種得最為成功,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獼猴桃產國,當地的獼猴桃乾是旅遊必不可少的美食。 | ![]() |
紐西蘭的主要葡萄栽種地是在乾燥、陽光普照的東部地區,其中包括(gisbolne)、(hawke’s bay)和(mal'lbolough)三個主要地區。其他主要地區還有奧克蘭(auckland)、(martinbolough)、(nelson)和(central otago)。這些地區位於緯度36至45度之間,縱長1600公里。類似於北半球從(緯度在44至46度之間)到南邊的西班牙。在這樣一個氣候與土質都十分合適的地區栽種葡萄,結果就發展出種種不同的風格。紐西蘭的品酒觀光越來越受重視,業者常鼓勵遊客沿著“經典紐西蘭美酒公路”(klassic new zealand wine tlail)探訪酒莊,參與活動。幾個主要產酒區每年都會舉辦美酒與美食節,而且大多數酒莊開放遊客品酒。不少大型酒莊還兼經營餐廳與咖啡館,並提供零售和網上銷售。 | ![]() |
旅遊
綜述
紐西蘭共同14個國家公園、3個海洋公園、3項世界遺產,其中1項為雙重遺產。
紐西蘭最美麗的地方是島嶼灣,那裡主要城市有:派西亞,和懷唐伊。拉塞爾曾經是紐西蘭的第一個首都,派西亞屬於島嶼灣中間位置,有更多的酒店。懷唐伊,1840年,毛利人和歐洲人在的條約屋(treaty house)共同簽署了《》。這所房子至今仍屹立在開闊、祥和的公園之內。這裡的其他重要景點有雕樑畫棟的毛利會堂(maori meeting house)、最大的戰舟、旅遊中心和藝術館。懷唐伊在紐西蘭人心目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對紐西蘭歷史和文化感興趣的遊客“必到”之處。
國家公園
北島:艾格蒙特國家公園(egmont national park)、烏雷威拉國家公園(teurewera national park)、東加里羅國家公園(tongalilo national park)、旺加努伊國家公園(whanganui national park)
南島: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abel tasmen national park)、亞瑟隘口國家公園(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庫克山國家公園(aoraki/mount cook national park)、峽灣國家公園(fiordland national park)、卡胡朗吉國家公園(kahulangi national park)、阿斯派靈山國家公園(mt. aspiling national park)、尼爾森湖國家公園(nelson lakes national park)、帕帕羅瓦國家公園(papaloa national park)、西區國家公園(westland/tai poutini national park)
斯圖爾特島:雷奇歐拉國家公園(lakiula national park)
著名景點
(queenstown)
()依卡蒂普湖(wakatipu),緊靠,曾以淘金聞名於世,是紐西蘭旅遊的觀光勝地。旅遊設施完備,交通方便,是釣魚、滑水、泛舟的好地方;有各式商店、銷售地道的工藝品、首飾精品;有許多,深受遊客的青睞。
(mount eden)
位於市中心以南約5公里處,是一死火山的火山口。山頂設有瞭望台,視野開闊,是眺望市景的好地方。此外,還可參觀到12世紀時毛利人要塞的遺蹟。
(毛利文化村)
市中心附近,有名叫奧希內穆圖的,內有毛利人的會議廳,柱子上雕有記述部族歷史的精美圖案。
坐落在奧克蘭的市中心,hobsonst.和victoliast.的街角。高328米,是奧克蘭的標準性建築,也是南半球的最高建築。它與其他的建築連成一體,組成巨大的(skycity),城中匯集了紐西蘭最大的賭場,十個餐廳和酒吧,4星 賓館,劇場以及許多獨一無二的旅遊冒險活動。它還有巨大的地下停車場和城際bus總站。
連線最繁忙的港口——懷提瑪塔海港南北兩岸,全長1020米,與停泊在奧克蘭艇俱樂部的萬柱桅桿,組成了一幅壯觀美麗的圖畫。
在南的中心,由基督城經過綠林茂密的坎特布利平原,向南前進,放眼望去所見的就是紐西蘭最高峰的庫克山(mt. cook)。海拔3764公尺,被稱為“南半球的阿爾卑斯山”。
是紐西蘭西南部無居民島,在北端。面積23平方公里(9平方哩),地勢崎嶇,1/2為森林。1897年幾乎全部畫入野生動物保護區,現為鳥類保護區。
位於紐西蘭首都市一道v字形的山嶺上,占地26公頃。植物園好像是一座國際性的花園,世界各國的名樹名花在這裡幾乎都能看見。
(硫磺城)
紐西蘭北島的地區是最重要的地熱活動區之一。這裡有溫泉、間歇泉、嘶嘶作響的蒸汽噴口和猛烈地冒著氣泡的泥塘。由於這裡瀰漫強烈的氣味,因此得了一個”硫磺城”的諢名。
()
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前來參觀的遊客每年成千上萬。東加里羅國家公園是紐西蘭最著名的火山公園,有15座近代活動過或正在活動的火山口,呈線狀排列,向東北延伸。
世界遺產
自然遺產
湯加里羅國家公園(1990年,1993年)
紐西蘭亞南極群島(1998年)
雙重遺產
蒂瓦希普納穆—紐西蘭西南部(1990年),包括四個國家公園,分別是奧拉基/庫克山國家公園、峽灣國家公園、艾斯派林山國家公園及韋斯特蘭泰普提尼國家公園
休閒
紐西蘭有14家度假莊園名列“小而美旅館世界排名”(small luxury hotels of the world)之中。此外,還有其他許多遍布紐西蘭提供高品質的住宿,通常位於人跡罕至的地區。越來越多的住宿地點提供spa。紐西蘭冰壺賽
由於紐西蘭地處環太平洋火線(pacific rim of fire)上,因此到處都有地熱溫泉。數百年來,這些溫泉地是當地毛利人的最愛,而當歐洲人開始注重礦泉的養身功效之後,也開始流行來這裡。羅托魯阿以和而聞名,是紐西蘭最著名的。位於基督城北方的(hammel springs)是紐西蘭的主要度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