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讓(拼音:shàn ràng),是指統治者把首領之位讓給別人,“”意為“在面前大力推薦”,“讓”指“讓出”。
是以後比較著名的部落聯盟,去世前,堯把部落聯盟首領位置讓於,推舜為帝。這種讓位,歷史上稱為“禪讓”。
傳位給,同時傳了四個字;虞舜傳位給大禹,成為五千年治國的國家哲學。
人們世代尊稱堯和舜為上古先王,堯舜相傳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允執厥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禪讓
- 外文名:abdicate and hand over the crown to another person
- 定義:統治者把首領之位讓給別人
- 起源:五帝時期
分類,歷史,概況,傳說時代,戰國時期,秦漢至唐,五代至清,大理國的禪讓,禪讓順序,
分類
“禪讓”可分“”與“”,“內禪”為將帝位讓給同姓人,“外禪”謂天子禪位於外姓,如堯讓位於舜。
歷史
概況
中國上古五帝時代(公元前2337年—公元前2110年,相當於“”的後半期。年代數據參見詞條“”,下同)產生中國領導人的制度。在實行“禪讓”制度之前,即在“三皇時代”(公元前2607年—公元前2338年),實行的是“、兄終弟及”的血統繼位制,國家最高領導人在風姓家族中產生。該制度於公元前2338年被廢除。五帝時代是所謂“公天下”時代,實行一種“擬、兄終弟及”以產生國家領導人的制度,這是一種非血統的或稱“擬血統”的王位繼承制。從黃帝開始,王位基本上不傳於嫡系長子。黃帝姬姓,禪位於嬴姓少昊;少昊禪位於黃帝的孫子顓頊;顓頊先傳位於嫡長子(稱“孺帝”);孺帝早夭;帝位由顓頊族子嚳繼承,帝嚳是黃帝的曾孫;帝嚳傳位於兒子;帝摯禪位於異母弟伊祁姓的堯;禪位於姚姓的舜;禪位於姒姓的。
禪讓的傳說

相傳堯年老的時候,舉行部落聯盟議事會,各部落領袖都推舉舜為繼承人。堯便對舜進行了3年考核,認為他可以勝任,就命舜攝政。舜的政績得到各方肯定,於是帝堯舉行禪讓儀式,在祖廟裡的祖宗牌位前大力推薦舜來做自己的繼承人。堯死後,便由舜繼任為國家領導人。舜繼位後,也用同樣的方式選拔國家領導人。經過治水考驗,各方意見認同大禹的表現,於是帝舜舉行禪讓儀式,在祖廟裡的祖宗牌位前大力推薦大禹做自己的繼承人。禹在舜死後便成為國家領導人。禹繼位後也以同樣方式先後指定了、作候補繼承人,只是似乎沒有正式舉行過正式的禪讓儀式。這種經過各方諸侯以民主協商的方式推舉國家領導人的作法,反映了中國五帝時代複雜的部族政治現狀,是部族政治角力的結果。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以後歷代相沿。名存實亡(所謂“名存實亡”,是指後代王朝開國實行前,仍然有一次重大的“禪讓”儀式,如商朝開國的時候,商湯召開三千諸侯大會,會上商湯“三讓王位”;明朝開國的時候,朱元璋也曾“三讓王位”。“三讓王位”與其說是政治表演,不如說是遠古禪讓制度的孑遺)。
傳說時代
傳說以後,在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出觀了堯、舜、禹三個著名的領袖。關於他們“禪讓”的故事,古書有不少記載。
堯,號,是的兒子、黃帝的五世孫,居住在西部平陽(今臨汾縣一帶)。堯當上部落聯盟的首領,和大家一樣住茅草屋,吃糙米飯,煮野菜作湯,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塊鹿皮禦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爛不堪絕不更換。老百姓擁護他,如愛“父母日月”一般。
堯在位七十年後,年紀老了。他的兒子很粗野,好鬧事。有人推薦丹朱繼位,堯不同意。後來堯又召開部落聯盟議事會議,討論繼承人的人選問題。大家都推舉,說他是個德才兼備、很能幹的人物。堯很高興,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並考驗了三年才將帝位禪讓給舜。
舜,號,傳說是的七世孫,距黃帝九世,出生於諸馮(在今境內)。舜接位後,親自耕田、打漁、制陶,深受大家愛戴。他通過部落聯盟會議,讓管土地,管教化,契管民事,益管山林川澤,管祭祀,,完善了社會管理制度。他也仿照堯的樣子召開繼位人選會議,民主討論。大家推舉做繼承人。舜到晚年身體不好,依舊到南方各地去巡視,竟然病死在(今境內)的途中。舜死後,禹做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堯舜“禪讓”的歷史傳說,反映了上古中國的。
戰國時期
公元前316年,燕王姬噲禪讓給國相子之。與將軍圖謀復辟未成,反被百姓所殺。齊國趁機進攻燕國,燕噲與子之雙雙被殺。趙國送公子職回燕國稱王,即。關於燕昭王是燕太子平還是公子職,歷來多有爭議,現代出土的“”證明燕昭王當為公子職。
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禪讓給兒子趙惠文王(內禪),自稱主父。主父欲封為代王,圖謀分裂趙國,大臣與公子成發動沙丘宮變殺公子章,主父困於宮中,求食不得,被活活餓死。
秦漢至唐
265年,魏元帝禪讓給晉武帝,降封陳留王。晉太安元年(302年)善終。
301年,晉惠帝司馬衷禪讓給趙王(內禪),同年三月司馬倫兵敗被殺,晉惠帝復位。光熙元年(307)十一月被人毒死。
399年,涼太祖禪讓給兒子涼隱王(內禪)。
403年,晉安帝禪讓給楚武悼帝,降封平固王。404年6月桓玄兵敗被殺,晉安帝復辟,義熙十四年(419年)十二月劉裕命王韶之殺死晉安帝。
420年,晉恭帝禪讓給宋武帝,降封零陵王。永初二年(421年)九月被劉裕殺死。
471年,魏獻文帝禪讓給兒子魏孝文帝(內禪),自為太上皇。承明元年(476年)六月,被馮太后逼迫自殺或被馮太后毒死。
479年,宋順帝禪讓給齊高帝,降封汝陰王。建元元年(479年)五月,被監視士兵誤殺。
502年,齊和帝禪讓給梁武帝,降封巴陵王。天監元年(502年)四月,沈約勸蕭衍殺死蕭寶融。
531年,爾朱氏軍閥假作詔書,逼迫北魏皇帝長廣王禪讓給節閔帝。
532年,權臣逼迫北魏皇帝安定王禪讓給孝武帝。
550年,魏孝靜帝元善見禪讓給齊文宣帝高洋,降封中山王。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被高洋毒死。
551年,軍閥假作詔書,逼迫梁簡文帝禪讓給,降封晉安王。大寶二年(551年)十月被侯景殺死。
551年,蕭棟禪讓給侯景,降封淮陰王。後被淹死。
557年,梁敬帝禪讓給陳武帝,降封江陰王。永定二年(558年)三月被陳霸先殺死。
557年,魏恭帝禪讓給周孝閔帝,降封宋公,不久被宇文護殺死。
565年,齊武成帝禪讓給兒子齊後主高緯(內禪),自為太上皇。天統四年(569年)十二月去世。
577年,齊後主禪讓給兒子齊幼主(內禪),自為太上皇。危急中推卸責任,承光元年(577年)正月全家被俘,建德七年(578年)被誣謀反,被殺。
579年,周宣帝禪讓給兒子周靜帝(內禪),自稱天元皇帝。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去世。
581年,周靜帝禪讓給隋文帝,降封介國公。開皇元年(581年)五月被害。
619年,隋恭帝禪讓給,降封潞國公。皇泰二年(619年)六月,被王世充勒死。
690年,唐睿宗李旦禪讓給母親武瞾(內禪),降封為皇嗣,賜姓武。
705年,禪讓給兒子唐中宗(內禪),稱則天大聖皇帝。神龍元年(705年)二月,復唐國號。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則天去世。
710年,唐殤帝禪讓給叔叔唐睿宗(內禪),降封溫王。開元二年(714)七月,受哥哥李重福叛亂的牽連而被貶,莫名死去。
712年,唐睿宗禪位給兒子唐玄宗(內禪),自稱太上皇。開元四年(716年)六月去世。
805年,唐順宗禪讓給兒子唐憲宗(內禪),自稱太上皇。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去世。
900年,唐昭宗禪讓給兒子德王(內禪)。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宦官劉季述、王仲先矯詔尊唐昭宗為太上皇,擁立太子李裕為帝。天復元年正月唐昭宗復位,天佑元年(904)八月死於強臣朱溫之手。
907年,唐哀帝禪讓給梁太祖朱溫,降封濟陰王。天祐五年(開平二年,908年)二月被朱溫毒死。
五代至清
937年,吳睿帝禪讓給唐烈祖,被尊為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938年十二月被幽禁至死。
951年,後漢太后下誥將漢朝皇位禪讓周太祖郭威。
960年,周恭帝禪讓給宋太祖趙匡胤,降封鄭王。開寶六年(973年)三月去世。
1127年,偽楚皇帝還政趙氏,尊宋哲宗元祐皇后為宋太后,請宋高宗趙構稱帝。張邦昌封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建炎元年(1127年)九月被賜死。
1130年,宋高宗趙構禪讓給兒子宋簡宗(內禪),後復位。
1162年,宋高宗趙構禪位給養子宋孝宗(內禪),自稱太上皇。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去世。
1189年,宋孝宗禪位給兒子宋光宗(內禪),自稱太上皇。紹熙五年(1194年)六月去世。
1194年,宋光宗禪位給兒子宋寧宗(內禪),自稱太上皇。慶元六年(1200年)八月去世。
1223年,夏神宗禪讓給兒子夏獻宗(內禪),自稱太上皇。乾定四年(1226)五月去世。
1234年,金哀宗禪位給金末帝(內禪)。
1795年,清高宗禪位給兒子清仁宗愛新覺羅·(內禪),自稱太上皇。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去世。禪位後仍然把持朝政,實際上執政63年。
大理國的禪讓
唐朝末年,割據今雲南、貴州地區的大理國段氏白族政權,多位君主都曾先後禪位為僧。由於大理國是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君主篤信佛教,同時由於掌權貴族高氏的威脅,自第八代皇帝開始,只要遇到星變或者災難,君主就會讓出皇位,出家為僧。
1026年,段素隆禪讓給侄子,出家為僧。
1041年,段素真禪讓給孫子,出家為僧。
1071年,禪讓給兒子,出家為僧。
1081年,禪讓給堂弟,出家為僧。
1094年,禪讓給權臣,出家為僧。高升泰立國號為“大中國”,臨終遺命還政段氏,立為帝,大理國復辟。
1108年,段正淳禪讓給兒子,出家為僧。
1147年,段正嚴禪讓給兒子,出家為僧。
1171年,段正興禪讓給兒子,出家為僧。
1238年,禪讓給兒子,出家為僧。
禪讓順序
- 中國歷史王朝禪位第一次順序(公元前202年—589年)
曹魏(220年—265年)265年,魏元帝禪讓給晉武帝
晉朝(266年—420年)420年,晉恭帝禪讓給宋武帝
南朝宋(420年—479年)479年,宋順帝禪讓給齊高帝
(479年—502年)502年,齊和帝禪讓給梁武帝
(502年—557年)557年,梁敬帝禪讓給陳武帝
(557年—589年)589年,陳朝滅亡
- 中國歷史王朝禪位第二次順序(386年—923年)
元魏(386年—557年)557年,魏恭帝禪讓給周孝閔帝
北周(386年—557年)581年,周靜帝宇文衍禪讓給隋文帝楊堅
(386年—557年)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給唐高祖
後梁(907年—923年)923年,後梁滅亡
- 中國歷史王朝禪位第三次順序(947年—1279年)
後漢(947年—951年)951年,後漢皇太后下誥將後漢皇位禪讓給周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