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屢立戰功,執掌禁軍,開宋元勛,自晦保身,晚年去世,人物評價,軼事典故,親屬成員,先輩,兒子,孫子,後世遺蹟,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屢立戰功
石守信在五代後漢時期,隸屬於樞密使郭威(後周太祖)帳下。後周廣順初年(951年),升任禁軍親衛都虞侯。顯德元年(954年),石守信跟隨後周世宗柴榮征討北漢,在高平之戰中有功,升任親衛左第一軍都校。同年師還後,又升任鐵騎左右都校。
執掌禁軍
顯德六年(959年)三月,後周攻遼,石守信任陸路副都部署,成為後周的主要將領之一,以功遷殿前都虞候,轉都指揮使、領防禦使。同年六月,趙匡胤接替任時,石守信接替趙匡胤任。此年,柴榮駕崩,其子即位,石守信出任義成軍(今河南滑縣東南)節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是以趙匡胤為首的“”中,繼、趙匡胤之後第三個的,而且長期與趙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趙匡胤的部屬、親信。他作為趙匡胤的副手,與趙匡胤的關係最為密切。
石守信半身像

七年(960年)正月初,趙匡胤指使人謊報軍情,暗中與趙匡胤勾結的次相,促使首相范質倉促派趙匡胤率軍北上,石守信是留京的最高長官,是趙匡胤事前安排的內應。趙匡胤於當天晚上準備兵變時,派心腹小校郭延贇馳回京城向石守信報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將士環列待旦”,等待策應趙匡胤兵變部隊回京。由於有石守信等指揮的殿前司策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
開宋元勛
主詞條:
宋朝建立後,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開國元勛(功臣)之首,升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並改兼歸德軍節度使。
元年(960年)四月,昭義軍節度使反宋,趙匡胤立即派石守信為主帥與率前軍進討,並先後於(今山西長子南)、(今晉城)南,擊敗李筠軍。趙匡胤親往督戰,攻下澤州,李筠自焚死,澤、潞平,石守信以功加。
同年九月,、原後周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在揚州造反,趙匡胤又派石守信為揚州行營、兼知揚州行府事,為南征軍主帥,趙匡胤隨後也親征督戰。十一月,石守信率軍攻占揚州,李重進自焚死,淮南平。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建隆二年(961年),石守信升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移鎮。同年七月,趙匡胤解除宿將兵權,石守信改任(今山東東平)節度使,雖保留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軍職,“其實兵權不在也”。
建隆三年(962年)九月,石守信深知趙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請求解除兵權,被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之職,專任天平軍節度使。開寶六年(973年),石守信升為兼侍中。
自晦保身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罷天平軍節度使,改以中書令銜任、西京(洛陽)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運輸建築材料,驅趕壓迫工人十分厲害,但是不給工錢,很多工人因為這樣受苦。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加檢校太師。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親征滅北漢,遂即移軍進攻遼南京幽都府,起用石守信督前軍。(今北京外)之戰,太宗親自督戰,但宋軍大敗,太宗狼狽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將戰敗的責任推給諸將,石守信以“督前軍失律”的罪名,被“節度使兼中書令”。但不久,朝廷又進封石守信為。
七年(982年),移任鎮安軍(,今河南淮陽)節度使,復守中書令。
晚年去世
太平興國九年(984年)六月,石守信逝世,終年五十七歲,追封威武,賜謚“武烈”。
人物評價
脫脫:石守信而下,皆顯德舊臣,太祖開懷信任,獲其忠力。一日以黃袍之喻,使自解其兵柄,以保其富貴,以遺其子孫。之於功臣,豈過是哉。然守信之貨殖鉅萬,懷德之馳逐敗度,豈非亦因以者邪。
王夫之:夫石守信、之流,非有韓、彭倔強之質也,分節旄,擁鎮牙,非有齊秦百二,剖土君民之厚實也,談笑尊豆,兵符立釋,非有田承嗣、、之跋扈而不可革也。使宋能優全故將,別建英賢,顛倒奔奏,星羅牙錯,充實內地,樹結邊隅,一方潰茂,聲援谷響,雖逮陵遲,取資百足。
軼事典故
擁有了巨額財富的石守信,從此開始享受酒夢浮華的人生。可是閒日子過久了,也挺沒勁的。正在這時,他老朋友梁彥溫的兒子前來拜訪,石守信一見這個文才不錯的青年才俊,頓生愛才之心,便在心裡記下了這個後生的名字。又過了一段時間,趙匡胤在酒宴之中跟石守信談到他身邊缺個能文會寫的“秘書”,並說要讓梁周翰過來試試。石守信心中暗喜,回家後就把這件好事偷偷告訴給了梁周翰。
青年才俊梁周翰得到石守信的通知後,心情極度興奮。他急急忙忙寫了一封感謝信給皇上。收到感謝信的趙匡胤,頓時龍顏大怒,不僅當即取消了這項任命,還把梁周翰趕出京城,外放效力。
石守信聽說了這件事,當即驚出了一身冷汗。他本想既為老朋友做個順水人情,又幫義兄皇帝找個好筆桿子,可萬萬沒想到會是這么個結果。這明里是貶謫梁周翰,暗裡不就是敲打他石守信嗎?你好好聽話,服從命令乘涼去,義兄不會虧待你,但如果你敢插手政事,特別是干預人事,就別怪義兄我不客氣!領會了義兄皇帝意圖後,石守信馬上就行動起來,在天平軍(今山東東平)節度使的任期內連續17年不離崗,“專事聚斂,積財巨萬”。為了生存和利益,努力踐行著宋太祖倡導的享樂主義價值觀。
親屬成員
先輩
祖父:石銳,贈太保、侍中。
祖母:王氏,贈趙國太夫人。
父親:石康,贈太師、中書令。
母親:王氏,追封魏國太夫人。
兒子
長子:,字光裔,在對遼和西夏的戰爭中頗有功績,官至防禦使。
次子:,駙馬都尉、鎮安軍節度使、檢校太師、西平郡公,贈中書令,諡號“莊武”。
三子:石保從,東頭供奉官、閤門祇候,早卒,早卒。
孫子
孫:,石保興之子,歷任殿前都虞候、副都總管、緣邊、,被俘。
石貽孫,石保吉之子,曾任崇儀使。
石孝孫,石保吉之子,西京左藏庫使。
後世遺蹟
石守信死後,被葬於“河南洛陽縣平樂鄉宣武村”。相傳宣武村原是唐代武則天的花園,因石守信葬在這裡,其子孫卒後也都歸葬“宣武村梓澤源之先塋”,這裡便逐漸形成了規模龐大、碑碣林立的家族墓地,該村也因此更名為石碑凹村。至今這裡還保留著兩通高大的石碑,不過不是石守信的,而分屬於其長子石保興、次子石保吉。一代名將石守信的墓,現在已無地面遺存。
影視形象
年份 | 影視類型 | 劇名 | 飾演者 |
---|---|---|---|
1986年 | 電視劇 | 《》 | 洪培興 |
1996年 | 電視劇 | 《》 | 不詳 |
1996 | 電視劇 | 《》 | |
1998年 | 電視劇 | 《》 | 謝恭寶 |
2005年 | 電視劇 | 《》 | |
2012年 | 電視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