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是皇帝為母親上的,太后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戰國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太后
- 外文名:empress
- 主要成就:其子為皇帝
- 代表人物:呂雉、武則天、慈禧
歷史,制度,外戚政治,臨朝稱制,特殊案例,中國皇太后列表,漢朝,三國,晉朝,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遼朝,金朝,西夏,元朝,明朝,清朝,日本,朝鮮,區分,
歷史
制度
*皇帝以庶子繼位的,則以生母為皇太后,如果也在,則並為皇太后,且嫡母皇太后通常位在生母皇太后之上;但是生母身份過於低微的,不能稱太后,最多只能被尊為,但以後卻可以扶正為皇太后。
*皇帝以旁支入繼的,以繼母(先帝皇后)為皇太后,且須認繼母為嫡母,而生母依然維持原來的地位,並不會因此而封為太后。
*繼位皇帝與先帝同輩、甚至是先帝的的,則以皇帝本人的法定母親依然不會封為太后,如光緒帝的母親,至於前朝皇后則由繼任皇帝恭上徽號,如明朝的和清朝的。
*在北魏時期,為了防止,實施“母死子貴”制度,後性只要生下的皇子被封為太子,一律被,不論是宮女、,甚至是皇后。但幼齡太子然然需要旁人的呵護,因而出現所謂的(或褓太后),即在登基之後,以新帝之保姆為太后。不過母死子貴的制度太過殘忍,造成後宮嬪妃人人自危,沒有嬪妃願意生下皇子,因此在北魏中晚期以後不再被嚴格實施。北魏宮廷中有三種皇太后:①皇帝生母;②皇帝之保姆——稱“保太后”;③未生下皇子的先帝之皇后。
外戚政治
在漢朝,皇太后及其家族在政治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稱為外戚政治。尤其是東漢一朝,在中晚期因皇帝多幼年即位,其生母得以執掌朝政,使的東漢一朝竟先後有六位皇太后臨朝稱制;
*漢章帝皇后:
*漢和帝皇后、漢殤帝,漢安帝朝太后:
*漢安帝皇后:
*漢順帝皇后:
*漢桓帝皇后:
*漢靈帝皇后、漢後少帝朝太后:
臨朝稱制
同時,在中國有許多皇太后掌握著足以和皇帝匹敵的權力,這些皇太后的代表人物是;
*漢高祖皇后、漢惠帝朝太后、漢少帝朝:
*漢文帝皇后、漢景帝朝太后、漢武帝朝太皇太后:
*清鹹豐帝、、光緒兩朝太后:。
通常對於掌權的皇太后們,正面評價都不是很高,但也不乏有賢明高節的皇太后,例如;
*:實際上是而非皇太后
*晉康帝皇后:
*:
*遼太祖皇后、遼太宗朝太后:
*皇后,朝太后:,史書贊其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皇后,朝太后,元年,楊太后開始
特殊案例
*北魏文成帝太后—:本為文成帝奶媽,正平二年中常侍宗愛發動政變,先後暗殺了、。常氏見狀,背著拓跋濬逃出,在藏了起來。直到平叛結束,才被迎回平城。接著拓跋濬即位,是為高宗。為報常氏大恩,先封其,次年三月,又封皇太后。常氏於和平元年去世。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奶媽級皇太后。
*皇后—:南宋滅亡後,她曾抱著年僅五歲的向元朝大軍投降,之後被元朝降為“夫人”,是中國歷史上亡國皇太后降級降的最低的一位。
*清朝:本名“葉赫那拉˙杏貞(有爭議)”,她生前所掌的權力之高,使的她被後世稱為無冕女皇,而她死後的諡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整整有二十五字之多,不但超越了清朝開國皇后—,及在她之前的兩位正宮皇后—和,同時她也是中國史上諡號字數最長的皇太后。
中國皇太后列表
漢朝
西漢及東漢初年,先帝皇后/今帝嫡母稱皇太后,藩王母稱王太后(東漢中期以後歷朝歷代僅稱王太妃)。本表僅列兩漢時期皇太后,不列王太后,皇太后有19位,太上皇后有1位,帝太后有1位,升格為太皇太后的有8位,太帝太后/帝太太后/皇太太后有1位。
西漢前少帝、後少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孺子嬰、東漢後少帝九朝皆是太皇太后與皇太后並存,其中元帝時,上官太皇太后為其法定祖母;哀帝時,後宮四位太后並尊,分別為:太皇太后王政君、皇太后趙飛燕、太帝太后傅氏、帝太后丁氏;平帝時,後宮僅有太皇太后王政君,平帝生母僅稱中山王太后,而非皇太后;孺子嬰時,劉嬰僅為孺子,但其嫡母平帝皇后王嬿稱皇太后,太皇太后王政君為劉嬰法定曾祖母。王莽專權時和篡位後,趙太后、傅太后、丁太后先後被其貶黜,其中趙太后與哀帝的一同自盡。東漢後少帝祖母董太后被兒媳何太后廢除太皇太后之位,隨後暴斃身亡。
(02)西漢惠帝朝:生母:高皇后/(高帝皇后)
(03)西、西:嫡母:/張太后(惠帝皇后)
(04)西漢文帝朝:生母:高皇后/(高帝薄姬)
(05)西漢景帝朝:生母:/竇太后(文帝皇后)
(06)西漢武帝朝:生母:/王太后(景帝皇后)
(07)西漢昭帝朝:生母:趙太后(追尊)(武帝)
(08)西:小宗過繼給大宗母:/上官太后(昭帝皇后)
(09)西漢宣帝朝:/上官太后(昭帝皇后)
(10)西漢元帝朝:繼母:/邛成王太后(宣帝皇后)
(11)西漢成帝朝:生母:/王太后(元帝皇后)
(12)西漢哀帝朝:大宗母:/太后(成帝皇后)、祖母:恭皇太后/帝太太后/(元帝昭儀)、生母:恭皇后/帝太后/丁太后(恭皇妾室)
電視劇《雲中歌》中的上官太后

(13)西漢孺子嬰:大宗母:/王太后(平帝皇后)
(14)東漢明帝朝:生母:/陰太后(光武帝皇后)
(15)東漢章帝朝:嫡母:/馬太后(明帝皇后)
(16)東漢和帝朝:嫡母:/竇太后(章帝皇后)
(17)東漢:堂嫂:/閻太后(安帝皇后)
電視劇《母儀天下》中的皇太后王政君

(18)東漢順帝朝:嫡母:/閻太后(安帝皇后)
(19)東漢沖帝朝:嫡母:/梁太后(順帝皇后)
(20)東漢質帝朝:嫡母:/梁太后(順帝皇后)
(21)東漢桓帝朝:堂嫂:/梁太后(順帝皇后)、生母:/匽太后(崇皇夫人)
(23)東漢:生母:/何太后(靈帝皇后)
三國
三國時間短,政變頻繁,皇太后出現較少。曹魏明帝朝239-240年,卞太皇太后與郭太后並尊。魏明帝繼後郭氏在曹芳、曹髦、曹奐三朝均被尊為太后,歷經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專權而不倒,和三位少帝的廢立皆是以她的名義進行。
(01)朝:生母:/卞太后(魏武帝王妃)
(02)朝:繼母:/太后(文帝皇后)
(03)齊王朝:養母:/郭太后(明帝皇后)
(04)朝、朝:大宗母:/郭太后(明帝皇后)
(05)蜀漢後主朝:繼母:/吳太后(皇后)
(06)朝:嬸母:景皇后/朱太后()、生母:昭獻皇后/何太后(妾)
晉朝
晉朝共有6位皇太后,其中2位為身後追尊,武帝朝有皇伯母弘訓太后和皇聖母崇化太后並尊,康帝皇后曾六度臨朝攝政,為歷史之最。惠帝在皇后的蠱惑下將繼母楊太后廢黜囚禁致死,數年後方予以追復。
(01)西朝:伯母:/弘訓宮羊太后(妻)、生母:/崇化宮王太后(王妃)
(02)西朝:繼母:/楊太后(武帝皇后)
(03)東朝:生母:/崇德褚太后(皇后)
(04)東朝:嬸母:康獻皇后/崇德褚太后(皇后)
(05)東朝:嬸母:康獻皇后/崇德褚太后(皇后)
(06)東朝:生母:簡文宣太后(追尊)(夫人),侄媳:康獻皇后/崇德褚太后(皇后)
(07)東朝:皇嫂:康獻皇后/崇德褚太后(皇后)、生母:孝武文太后/李太后(簡文帝妃)
(08)東朝:生母:安德太后(追尊)(孝武帝淑媛)
南朝
南北朝政局動盪,皇帝、皇后多被殺或被廢,南朝宋共有6位皇太后,其中文帝朝皇太后、太皇太后並存;南朝齊有1位皇太后;南朝梁(含西梁)有2位皇太后;南朝陳有3位皇太后。
(01)朝:繼母:/宣訓宮太后(孝穆皇帝妻)
(02)朝:繼母:永樂宮太后(武帝妾)
(03)宋文帝朝:生母:文章太后(追尊)(武帝妾)
(04)朝:生母:昭皇太后/崇憲太后(文帝淑媛)
(05)朝:生母:/王太后(皇后)
(06)宋晉安王朝:生母:陳太后(孝武帝)
(07)朝:繼母:昭皇太后/崇憲太后(文帝淑媛),生母:明宣太后(追尊)(文帝婕妤)
(08)朝:嫡母:/弘訓宮太后(皇后)
(09)朝:嫡祖母:明恭皇后/弘訓宮太后(明帝皇后)
(10)齊鬱林王朝:生母:/宣德太后(太子妃)
(11)齊海陵王朝:嫡母:文安皇后/宣德太后(太子妃)
(12)朝:嬸母:文安皇后/宣德太后(太子妃)
(13)朝:生母:穆太后(妃)
(14)梁豫章王朝:生母:王太后(王妃)
(15)朝:生母:文宣太后(修容)
(16)朝:生母:太后(貴妃)
(17)朝():生母:元太后龔氏(追尊)((皇帝)保林)
(18)朝:繼母:宣皇后/慈訓太后(皇后)
(19)朝:生母:文皇后/安德太后(文帝皇后)
(20)朝:嫡母:宣皇后/慈訓太后(皇后)
(21)朝:生母:弘范太后(宣帝皇后)
北朝
南北朝政局動盪,皇帝、皇后多被殺或被廢。一度實行殘酷的“立子殺母”制度,皇帝尊嫡母為皇太后的同時,有時會封撫養自己長大的乳母為“”,為北魏一朝特有。北周宣帝宮中同時有五位皇后,之後也形成了兩位皇后並尊為太后的局面。
(01)朝:生母:/賀太后(北魏獻明帝妃)
(02)朝:乳母:/保太后竇氏
(03)北魏南安隱王朝:嫡母:/赫連太后(太武帝皇后)
(04)朝:乳母:/保太后常氏
(05)朝:嫡母:文成文明皇后/(皇后)
(06)朝:嫡母:太后(皇后)、生母:/胡氏(宣武帝充華)
(07)朝:生母:/太后(神武帝妻)
(08)朝:生母:/太后(神武帝妻)
(09)北朝:生母:太后(皇后)
(11)朝:生母:/太后(神武帝妻)
(12)朝:生母:/太后(神武帝妻)
(13)北齊後主朝:生母:(武成帝皇后)
(14)北齊幼帝朝:生母:太上皇后(皇后)
(15)朝:生母:/(北周文帝妾)
(16)朝:嫡母:天元皇太后阿史那氏(武帝)、生母:天元聖皇太后(武帝妃)
(17)北周靜帝朝:嫡母:太后(宣帝天元大皇后);生母:太后(宣帝天大皇后)
隋朝
隋朝僅有1位太上皇后,為隋煬帝(煬愍皇后),為唐國公李淵立隋恭帝楊侑時遙尊(彼時隋煬帝及大多數皇室成員都在江都,加之戰火紛飛,交通阻斷,很可能並不知道楊侑被擁立為帝,自己被尊為太上皇之事);以及1位皇太后,為孝成皇帝之妾小(聖感皇太后),皇泰主生母,楊侗被廢黜與殺害時健在,其後下落不明。
唐朝
唐朝共有7位皇太后,中宗、睿宗生母武太后先後廢黜兩個兒子,成為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殤帝嫡母韋氏因罪被殺並追廢為庶人。德宗生母沈氏於安史之亂中失蹤,只能遙立,直到憲宗朝方為其舉哀招魂安葬。敬宗、文宗、武宗朝太皇太后與太后並存,其中文宗、武宗朝宮中有三位太后:太皇太后郭氏、寶曆太后王氏、積慶太后蕭氏。懿安皇后郭氏“七朝五尊”,其中兩朝為皇太后,三朝為太皇太后,備受尊崇。末代皇太后何氏被矯詔殺害,其子唐哀帝迫於壓力廢生母為庶人,何太后因此成為中國唯一一位被親生兒子廢黜的皇太后。
(01)朝:生母:/天后武氏(唐高宗皇后)
(02)朝:生母:/天后武氏(唐高宗皇后)
(03)朝:嫡母:韋太后(中宗)
(04)朝:生母:/沈太后(遙尊)(妾)
(05)朝:生母:/王太后(妻)
(06)唐穆宗朝:生母:/郭太后(憲宗貴妃)
(07)朝:生母:/寶曆王太后(穆宗妃)
(08)朝:庶母:/寶曆王太后(穆宗妃)、生母:/積慶蕭太后(穆宗妾)
(09)朝:庶母:/寶曆王太后(穆宗妃)、庶母:/積慶蕭太后(穆宗妾)
(09)唐宣宗朝:嫡母:/郭太后(憲宗貴妃)、生母:/鄭太后(憲宗妃)、皇嫂:/積慶蕭太后(穆宗妾)
(10)德王朝:生母:宣穆皇后/何太上皇后(唐昭宗)
(11)朝:生母:宣穆皇后/積善何太后(唐昭宗)
五代
五代十國戰亂頻仍,朝代更替快,太后出現較少。後唐莊宗稱帝時尊生母曹氏為太后,而嫡母劉氏反而僅被尊為太妃,不符合尊嫡母為太后的規定。後漢高祖之皇后李氏在後周奪權後仍受到尊崇,被尊為太后,十分罕見。
(01)後唐莊宗朝:生母:/曹太后(太祖妾)
(04)朝:庶母:劉太后(憲祖妾)
(05)後晉出帝朝:嬸母:(高祖皇后)
(06)朝:生母:太后(皇后)
(07)後周太祖朝:前朝皇后:昭聖皇太后(後漢高祖皇后)
(08)後周末帝朝:繼母:/符太后(世宗皇后)
十國
五代十國戰亂頻仍,朝代更替快,且多數政權君主僅稱王而不稱帝,故皇太后出現較少。
(01)朝:生母:王太后(南吳武帝夫人)
(02)朝:生母:/太后(南唐烈祖皇后)
(03)南唐後主朝:生母:光穆皇后/聖尊后鐘氏(元宗)
(04)朝:生母:徐氏(賢妃)
(05)後蜀後主朝:生母:李太后(高祖貴妃,原後唐莊宗妾)
(06)朝:生母:龍啟太后(妾)
宋朝
宋代共有18位皇太后或太上皇后,有尊號者16位,其中有6位升格為(本表只列為太后時期),有8位曾垂簾聽政。神宗、哲宗、徽宗、光宗、寧宗、恭宗六朝皆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或太上皇后並存,其中,寧宗朝1194-1197年,後宮有三位太后,分別是:壽聖太皇太后吳芍芬(法定曾祖母)、壽成太皇太后(法定祖母)、壽仁太上皇后(生母)。哲宗皇后孟氏因政治鬥爭兩次被廢又兩次復立,並兩次在國家危亡之際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世所罕見。哲宗繼後劉氏為徽宗嫂嫂,本被尊為元符皇后,但被破例尊為皇太后,後因淫亂之事,徽宗謀廢之,劉太后畏罪自殺,仍以後禮下葬。宋朝末代謝道清於亡國後被降為壽春郡夫人,成為被降得最低的一位亡國皇后和太后。恭宗生母全太后隨謝太后一同降元,後在大都出家為尼。端宗生母楊太后在戰敗後投海殉國,成為宋朝最後一位皇太后。
(02)朝:嫡母:/萬安李太后(太宗皇后)
(03)朝:嫡母:/保壽劉太后(真宗皇后)、生母:章懿皇后/莊懿李太后(追尊)(真宗)、養母:/保慶楊太后 (真宗淑妃)
(04)朝:大宗母:/慶壽曹太后(仁宗皇后)
(05)宋神宗朝:生母:/寶慈高太后(英宗皇后)
(06)宋哲宗朝:嫡母:/隆祐向太后(神宗皇后)
另:皇帝朝:宋朝廢元祐皇后/宋太后孟氏(哲宗皇后)
皇帝朝:生母:(齊衍祖妻)
(10)宋孝宗朝:大宗母:/壽聖吳太后(高宗皇后)
《南宋傳奇之蟋蟀宰相》中的太皇太后謝道清

(11)朝:繼母:/壽成謝太后(孝宗皇后)
(12)朝:生母:/壽仁李太后(光宗皇后)
(13)朝:大宗母:/壽明楊太后(寧宗皇后)
(14)朝:大宗母:壽和(理宗皇后)
(15)朝:生母:全太后(度宗)
(16)朝:生母:(度宗淑妃)
(17)朝:養母:楊太后(度宗淑妃)
遼朝
遼朝共有10位太后,其中包括北遼1位,西遼3位。遼朝皇后除的以外皆出自蕭氏家族(契丹姓氏為述律氏和拔里氏)。太祖皇后、景宗皇后蕭綽、宣宗正妻德妃、德宗皇后曾臨朝稱制。聖宗遺詔,以為太后,新帝(興宗)生母為太妃,然而後者在聖宗駕崩後自立為法天太后,並將齊天太后迫害而死。西之妹為歷史上唯一一位以皇帝姑母身份稱制的太后。遼道宗朝1055-1057年,皇太后、太皇太后並存。西遼駙馬、王子屈出律迫使岳父退位,其岳母菊兒別速成為中國唯一一位岳母身份的皇太后。
(01)朝:生母:/皇太后(妻)
(02)朝:生母:/廣德皇太后(皇后)
(03)朝:生母:/蕭皇太后(妾)
(04)朝:生母:/承天皇太后蕭綽(皇后)
(05)朝:嫡母:/齊天皇太后(聖宗皇后)、生母:/法天皇太后(聖宗元妃)
(06)朝:生母:/慈懿皇太后(興宗皇后)
(07)帝朝:曾堂叔祖母:太后(德妃)
(08)朝:生母:感天皇后(德宗皇后)
(09)朝:姑母:承天太后(仁宗妹)
(10)西遼帝朝:岳母:太后菊兒別速(末帝皇后)
金朝
(01)朝:嫡母:/永壽宮徒單太后(妻)、生母:/永寧宮大太后(德宗妾)
(02)朝:生母:/隆慶宮徒單太后(太子妃)
(03)朝:/劉太后(追尊)(顯宗妾)
(02)朝:嫡母:仁聖皇后/仁聖宮王太后(金宣宗王皇后)、生母:明惠皇后/慈聖宮王太后(宣宗元妃)
西夏
西夏長期偏安一隅,影響力小,且之後再無立皇后記載,故皇太后數目不多。
(01)朝:生母:/梁太后(皇后)
(02)朝:生母:/梁太后(惠宗皇后)
(03)朝:嫡母:/任太后(崇宗皇后)
(04)朝:生母:章獻皇后/羅太后()
元朝
元代共有8位皇太后,太祖、太宗、定宗三朝只能稱大汗太后,而不是皇太后。英宗朝,答己太皇太后和阿納失失里皇太后並存。惠宗朝,卜答失里皇太后晉升為太皇太后,後被廢流放至死。
(01)朝:生母:宣懿皇后/太后(烈祖正室)
(02)朝:生母:光獻皇后/太后(太祖大皇后)
(03)朝:生母:/脫列哥那太后(太宗六皇后)
(04)朝:生母:莊聖皇后/唆魯禾帖尼太后(睿宗正室)
(05)元成宗朝:生母:徽仁皇后/皇太后(皇太子妃)
(06)元武宗朝:生母:/答己皇太后(順宗正室)
(07)元仁宗朝:生母:昭獻皇后/答己皇太后(順宗正室)
(08)元英宗朝:生母:/阿納失失里皇太后(仁宗皇后)
(10)元惠宗朝:嬸母:卜答失里皇太后(文宗皇后)
明朝
明代共有15位皇太后,其中南明3位,有徽號者12位,英宗、孝宗、武宗三朝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並存,其中代宗、憲宗、世宗、神宗、昭宗四朝皆兩宮皇太后並存。其中,代宗朝1449-1457年,後宮有三位太后級,分別為上聖孫太后、吳太后、錢太上皇后。世宗朝1521年,後宮有三位太后,分別為壽安邵太后、昭聖張太后、章聖蔣太后,由於之爭,世宗獲勝,因此其祖母和生母都得到皇太后封號,而邵氏則為祖母級皇太后,後追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安宗即位時洛陽已破,與繼母鄒氏失散,只能遙尊。昭宗生母馬太后在被清軍押解途中與兒媳互相扼頸求死,然未死,善終於北京。
(01)朝:生母:懿文太子妃/(繼妃)
(02)朝:生母:/張太后(仁宗皇后)
(03)朝:生母:/聖烈孫太后(宣宗皇后)
(04)朝:嫡母:/上聖孫太后(宣宗皇后)、生母:/吳太后(宣宗賢妃)、皇嫂:/錢太上皇后(英宗皇后)
(05)朝:嫡母:/慈懿錢太后(英宗皇后)、生母:孝肅睿皇后/聖慈周太后(英宗貴妃)
(06)朝:嫡母:孝貞純皇后/慈聖王太后(憲宗)、生母:(追尊)(憲宗淑妃)
(07)朝:生母:/昭聖張太后(孝宗皇后)
(08)朝:祖母:/壽安邵太后(憲宗貴妃)、伯母:孝成敬皇后/昭聖張太后(孝宗皇后)、生母:/章聖蔣太后(王妃)
(09)朝:生母:/杜太后(世宗康妃)
(09)明神宗朝:嫡母:/仁聖陳太后(皇后)、生母:/慈聖李太后(穆宗貴妃)
(10)朝:生母:/王太后(追尊)(神宗恭妃)
(11)朝:生母:/王太后(追尊)(光宗才人)
(10)朝:繼母:恪貞鄒太后(遙尊)(王妃)
(11)朝:嫡母:/寧聖王太后(王妃)、生母:昭聖(禮宗次妃)
清朝
清代共有11位皇太后,有徽號者10位,世祖、聖祖、穆宗、德宗四朝皆為兩宮皇太后,聖祖朝1661-1663年,後宮有三位太后,分別為:聖祖母昭聖太皇太后、母后、聖母慈和皇太后。養母康慈皇貴太妃在病重時被尊為皇太后,並在身後獲得皇后諡號,成為清朝以至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既不是皇帝正妻,也不是皇帝生母的皇太后和皇后。宣統朝,垂簾聽政的光緒帝遺孀迫於的內外壓力,宣布清帝退位,成為中國最後一位皇太后。
(01)清世祖順治帝朝:嫡母:/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皇后)、生母:/昭聖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太宗莊妃)
(02)清聖祖康熙帝朝:嫡母:/仁憲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世祖皇后)、生母:/慈和皇太后佟氏(世祖佟妃)
(03)清世宗朝:生母:/仁壽皇太后烏雅氏(聖祖德妃,未接受徽號)
(04)清高宗朝:生母:/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世宗熹貴妃)
(05)清宣宗朝:繼母:/恭慈皇太后鈕祜祿氏(仁宗皇后)
(06)清文宗朝:養母:/博爾濟吉特氏(宣宗靜皇貴妃)
(07)清穆宗朝:嫡母:/慈安皇太后鈕祜祿氏(文宗皇后)、生母:/慈禧皇太后葉赫那拉氏(文宗懿貴妃)
(08)清德宗朝:大宗母:/慈安皇太后鈕祜祿氏(文宗皇后);大宗母、姨母:孝欽顯皇后/慈禧皇太后葉赫那拉氏(文宗)
(09)朝:大宗母:/隆裕皇太后葉赫那拉氏(德宗皇后)
日本
日本前期,曾將皇太后稱作皇太夫人,不過到了中期以後便不復見(在一帝三後的情況之下,皇太后也被用以稱呼第三位皇后)。
良子皇太后

日本目前最後一位皇太后是之母——皇太后,在天皇登基後她被尊為皇太后,2000年6月16日在吹上大宮御所過世(死因是老衰與呼吸衰竭)。(日文稱“崩御”)。
日本廢除制度後,首位以皇太后之名為追號的日本皇后是皇后一條美子,在她之前只有的之皇后安宿媛,是以“天平応真仁正皇太后”為諡號下葬的。
朝鮮
古代是中國,君主只稱國王而不稱皇帝,所以沒有皇太后的稱呼,朝鮮王室將前任君主正室(不一定是長輩)稱為“”,前前任君主正室稱為“”。若有三位先朝君主的正室同時在世,則前任君主正室為“”,前前任為“王大妃”,前前前任為“”。
此外,的王位若是由後宮所出的庶子繼位,則在國王繼位之後,該後宮並未能像中國一般,被尊為地位幾乎等同於皇太后的王大妃,而是維持她原本的位階,直到過世為止,但通常會獲得較高的生前禮遇和身後哀榮,朝鮮王朝所謂的“”便是為七位這樣的後宮設立的。
1895年,朝鮮國王在日本的策動下宣布脫離與中國清朝的宗藩關係,自稱“大君主陛下”,君主配偶改稱“王后殿下”,前任君主之妻改稱“王太后殿下”,之妃、王大妃洪氏()因而成為朝鮮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王太后。兩年後,李熙稱帝,建立“”,“王太后”也隨之改為“皇太后”,洪太后也因此成為朝鮮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皇太后。
區分
1.皇后:皇帝的。
2.皇太后:皇帝的母親。
3.:皇帝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等,皆為太皇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