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嵐(?—189),,之一。朋比為奸,禍亂朝綱,製造出,後被袁紹誅殺。另外,畢嵐曾製造翻車,用於取河水灑路。
基本介紹
- 本名:畢嵐
- 字號:字不詳
- 所處時代:
- 出生地:東平郡人
- 去世時間:189
- 主要成就:曾製造翻車,用於取河水灑路
- 熹平六年:鑄銅人四列於倉龍、玄武闕
人物介紹,歷史記載,演義記載,畢嵐的貢獻,
人物介紹
畢嵐,字不詳,東平郡人。熹平中,擔任,掌宮人簿帳及蠶桑女工等事。 熹平六年(177年),畢嵐奉皇帝命,鑄銅人四列於倉龍、玄武闕,又鑄四鐘,皆受二千斛,縣於玉堂及雲台殿前。又鑄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橋東,轉水入宮。又作翻車渴烏,旋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又鑄四出文錢,錢皆四道。識者竊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見,此,必四道而去。及京師大亂,錢果流布四海。
光和中升為,封列侯。六年(189年),駕崩。袁紹說大將軍何進,令誅中官以悅天下。謀泄,因進入省,遂共殺何進。而袁紹勒兵斬殺了趙忠,捕宦官無少長悉斬之。張讓、畢嵐等數十人劫質天子走河上。追急,張讓等悲哭辭曰:“臣等殄滅,天下亂矣。惟陛下自愛!”皆投河而死。
漢靈帝時的宦官集團,人稱“”,其首領是張讓和趙忠。他們玩小皇帝於股掌之上,以至靈帝稱“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自己橫徵暴斂,賣官鬻爵,他們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橫行鄉里,禍害百姓,無官敢管。人民不堪剝削、壓迫,紛紛起來反抗。當時一些比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團的黑暗腐敗,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形勢。郎中在給皇帝的奏章中明白指出,是逼出來的,他說:“所以能興兵作亂,萬人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多放父兄、子弟、婚宗、賓客典據州郡,辜確財利,侵略百姓,百姓之怨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
歷史記載
《後漢書宦者列傳》:
明年,遂使宋典繕修南宮玉堂。又使畢嵐鑄銅人四列於倉龍、玄武闕,又鑄四鐘,皆受二千斛,縣於玉堂及雲台殿前。又鑄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橋東,轉水入宮。又作翻車渴烏,旋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又鑄四出文錢,錢皆四道。識者竊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見,此錢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師大亂,錢果流布四海。
演義記載
《三國演義》載:後張讓、、、、、、、程曠、、十人朋比為奸,號為“”。
畢嵐的貢獻
據《後漢書·張讓傳》記載,東漢三年(公元186年),畢嵐曾製造翻車,用於取河水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