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java),指,屬於,是該國的第四大島嶼,首都便位於爪哇島的西北岸。此外,爪哇還是一種計算機語言的名稱,由於爪哇島盛產著名的,因此該計算機語言便以爪哇(java)作為名稱,以熱氣騰騰的爪哇咖啡作為圖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爪哇
- 外文名:java
- 通稱:爪哇島
- 所屬國家:印度尼西亞
- 全島面積:132,187平方公里
- 人口:約1億2400萬(2005年數據)
爪哇島簡介,地震,與中國關係,歷史,
爪哇島簡介
全國第四大島.(java)
印度尼西亞島嶼,位於和東南,(〔kalimantan〕)南方,巴里島西面。爪哇島雖然只是的第四大島,但擁有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且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均處支配地位。面積為132,187平方公里(51,038平方哩,包括近海的)。爪哇島地圖
位於煙波浩渺的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由18108個大小島嶼組成的“萬島之國”,就是這萬島之中的第四大島。四面環海的爪哇島,屬,沒有寒暑季節的更迭,年平均氣溫為25-27攝氏度,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島上熱帶植物叢生密布,草木終年常青,咖啡、、菸葉、橡膠、甘蔗、椰子等物產豐富。爪哇島上河流縱橫,風光旖旎,每年都吸引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觀光旅遊。爪哇島上有100多座火山,前不久活動劇烈,有爆發跡象的就是其中的一座。默拉皮火山海拔2968米,是印尼眾多活火山中最為活躍的一座。是印尼經濟、政治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擁有全國約2.2億人口中的一半。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名勝古蹟都坐落在這個島上。印尼首都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位於北海岸,人口830多萬。位於爪哇島西部海拔700多米的萬隆盆地中,是印尼首府,這裡四面群山環繞,植物繁茂,環境優美。印尼的古都是中爪哇的中心城市,世界聞名的古蹟就位於日惹城北部。

印度尼西亞最重要島嶼,全國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地區。東西長約970千米,南北最寬處160千米,成狹長形。面積12.6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億2400萬(2005年數據)。以山地丘陵為主,火山眾多,海拔1800米以上的火山峰有58座 ,其中 3000米以上的有14座,全島最高峰塞,海拔 3676米,位於島的東南部。山間多寬廣盆地,許多盆地為印度尼西亞古代王國發祥地 ,現仍為發達的農 耕地帶及城鎮中心。北部沿海為沖積平原,多人工港;南岸陡峭,有丘陵。地震、海嘯頻繁。氣候炎熱,西部全年高溫多雨,東部有乾季。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少數地區不足1000毫米,山區最多可超過4000毫米。河流眾多,北岸入海河流較大,主要有芝利翁、芝馬努、、芝塔龍、布蘭塔斯等河。島上土壤肥沃,自然條件良好,23%。土地墾殖率70%,為全國之冠。礦藏有石油、煤、錳、鐵、金、銀、磷、硫、碘等。稻、玉米、茶葉、花生、蔗糖、木棉、金雞納霜、柚木等產量占全國產量的60%~90%,還產橡膠、咖啡、油棕、椰子和可可。工業有煉油、造船、機械、冶金、橡膠、紡織、化工、造紙等。交通發達,擁有全國60%~70%的公路和鐵路里程。
爪哇在行政上由萬丹、西爪哇、中爪哇、三個省和大首都、日惹(yogyakarta)兩個特區組成。特區在行政上屬省級。
地震
印尼地處太平洋,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2006年,已先後發生數次強烈地震。2014年5月27日,日惹地區和部分地區發生芮氏5.9級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同年7月17日,爪哇島南部的印度洋海域發生芮氏6.8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同年7月19日,位於爪哇島和之間的再次發生芮氏6.2級地震。
據國家地震台網官方微博訊息: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2014年12月16日00時47分在印尼爪哇島(南緯7.70度,東經108.10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與中國關係
中國建國後,元朝皇帝忽必烈與爪哇經常互派使節,保持友好,後來爪哇國王卻刺元朝詔使孟右丞,忽必烈認為這是對大元帝國的莫大侮辱,遂決定在1292年出兵征伐爪哇。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任命史弼為統帥,泉州太卿亦黑迷失 ,右丞高興為副帥,率兵2萬,戰船千艘,渡海進攻爪哇。 元朝大軍到達後,招降了島上的國家,當時,爪哇國與鄰國葛郎關係不好,爪哇國王哈只葛達那加刺為葛郎國王哈只葛當所殺,爪哇國王女婿土罕必舍耶攻打哈只葛當失敗,卻希望元軍幫助他,元軍幫助他打敗葛郎完後,土罕必舍耶要求回國,表示以更換正式降表和準備向元朝入貢的珍品。史弼和亦黑迷失同意,並派萬戶擔只不丁和不花帶兵護送,途中,土罕必舍耶反叛元朝,殺害護送他的元軍將領,並率部進攻元軍,元軍敗,返回。
元軍和克塔拉亞薩聯合攻打信訶沙里國叛將賈亞卡特望,滅信訶沙里國。克塔拉亞薩隨後反戈,打退元軍,統一爪哇。滿者伯夷王國是在反抗元朝的鬥爭中建立的,但在對元朝的外交和貿易關係上卻採取了積極和務實的態度,屢有入貢。
滿者伯夷國的創立者是爪哇國王克塔納伽拉(kertanagara)的女婿克塔拉亞薩。元朝進軍爪哇雖然沒有多大結果,但卻使爪哇對元朝軍隊害怕,加上中國元朝的南方人大量南下東南亞開展遠洋貿易,中國元朝南方海軍經常在南中國海巡邏到(島),爪哇遂主動遣使入貢中國元朝,爪哇為中國藩屬國,兩國之間的官方和人民往來密切。元世祖後,爪哇遣使入貢凡十來次:元貞元年(1295年),大德元年(1297年)、二年、三年,七年(1320年),至冶三年(1323年),泰定二年(1325年)、三年、四年,至順三年(1332年),元順帝至元二十三年(1363年)。
歷史
爪哇島同時也以而著名,於約公元前100萬年到達爪哇,在爪哇東部的附近曾經發現過直立人化石。兩百萬年之前,在巽他和迪古爾(digul)高原充沛的降雨,使得大量熱帶植物生長繁茂,為很多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印度教和佛教王國
爪哇文化、語言,在很大程上受到了南亞次大陸語言文化的影響,很多歷史遺蹟都證明了這一觀點,例如佛教聖殿遺址,和布蘭班南印度教神廟(prambanan)。
- 2世紀東漢孝順皇帝六年(131年)國派遣使東漢。“葉調”就是古代爪哇島梵文名yavadvipa的對音。
- 5世紀東晉八年(412年)高僧登入耶婆提。耶婆提就是yavadvipa, 就是古代爪哇。
- 到隋朝稱為
- 唐朝稱為、
- 13世紀爪哇島上國崛起。
- 1290年信訶沙里國王克塔納伽拉(kertanagara)將三佛齊逐出爪哇。信訶沙里國王克塔納伽拉的女婿克塔拉亞薩(kertarajasa)創立強大的王朝,以滿者伯夷城為首都(在今西南)。
- 隨後信訶沙里國王克塔納伽拉被叛將賈亞卡特望(jayakatwang)殺害。
- 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戰艦組成的海軍,從泉州渡海,登入爪哇,聯合滿者伯夷王克塔拉亞薩攻打國叛將賈亞卡特望,滅信訶沙里國。滿者伯夷國王克塔拉亞薩隨後反戈,打退元軍,統一爪哇。《》稱滿者伯夷為“麻偌巴歇”,是爪哇國的國都。
被稱之為最顯赫的王國,滿者伯夷曾一度統治了今天印度尼西亞西部的大部分地區。滿者伯夷這個名字來源於印度教奉為神的majapahit桔樹。到了16世紀,當王國取代滿者伯夷在西部島嶼的地位時,滿者伯夷王國轉移到了東面的。
- 明朝稱為爪哇。
- 永樂年間三寶太監下西洋,到過爪哇(turban)、新村(geiresik)、(surabaya)、(madjapahit)和漳沽(changkir)。
在6世紀至7世紀,很多海洋勢力王國在和爪哇崛起,控制了水域。同時,伴隨著與中國和印度興盛的海上貿易往來,這些王國繁榮一時。在此期間,不少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學者翻譯了很多文學和宗教典籍。
穆斯林王國與荷蘭殖民統治
最早的伊斯蘭教傳教者被稱為“九位使節”(wali songo),他們其中的幾個來自中國,並被認為與當時遠洋貿易在的影響力有很大關係,其中很多傳教者的墓葬至今保存完好。伊斯蘭教被接受的同時,其教義也被融入了當地人長久以來的一些信仰,所以爪哇島的伊斯蘭教帶有明顯的本地特色。
“”在(今天的)建立了“貿易和行政管理總部”。在殖民統治時期,將注意力集中在雅加達和其他一些海濱城市,例如和。荷蘭殖民者還通過一些歸順的本土勢力,間接對這個多山的島嶼進行統治,例如爪哇島中部的。
19世紀,荷蘭政府從荷蘭東印度公司手上接管了,1830年荷蘭統治者開始實行所謂“耕種制”(荷蘭語cultuurstelsel en cultuurprocenten)的變相奴役制度,導致了大範圍的饑荒和貧困。隨即發生了各種政治和社會反抗運動,其中一位名叫multatuli的荷蘭作家寫了一本名叫《max havelaar》的小說,以抗議當時的社會狀況。迫於各種反抗運動此起彼伏,1901年荷蘭國會通過倫理政策(etnisch beleid),客觀上使一部份爪哇人接觸到荷蘭式教育,在這些人中,出現了很多傑出的印尼民族主義者,並且在二戰後的印尼獨立運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