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卡是終端的設備,是不通過有線連線,採用信號進行的。
無線網卡根據接口不同,主要有pcmcia無線網卡、pci無線網卡、minipci無線網卡、usb無線網卡、cf/sd無線網卡幾類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線網卡
- 外文名:wireless network adapter
- 領域:計算機電子科學技術
概念,無線網卡的設定,分類,發展歷史,主流無線技術,wifi,藍牙技術,homerf,zigbee,無線電,認證,無線網卡標準,802.11a,802.11b,802.11g,802.11n(draft 2.0),ieee簡介,互操作測試,背景,被測設備分類,ap設備測試,選購須知,接口類型,天線類型,穩定與散熱,區別,掉線解決,簡介,原因分析:,解決方法:,
概念
無線網卡的作用、功能跟普通電腦網卡一樣,是用來連線到區域網路上的。它只是一個信號收發的設備,只有在找到上網際網路的出口時才能實現與網際網路的連線,所有無線網卡只能局限在已布有無線區域網路的範圍內。無線網卡就是不通過有線連線,採用無線信號進行連線的網卡。而主流套用的無線網路分為gprs手機無線網路上網和無線區域網路兩種方式。
無線網卡的設定
首先正確安裝無線網卡的驅動,然後選擇控制臺--連線--選擇無線網路連線,右鍵選擇屬性。在無線網卡連線屬性中選擇配置,選擇屬性中的ad hoc信道,在值中選擇6,其值應與無線設定頻段的值一致,點擊確定。
一般情況下,無線網卡的不需要設定的,系統會自動搜尋的。好的無線網卡即可自動搜尋到頻段,因此如果你設定好無線路由後,無線網卡無法搜尋到無線網路,一般多是頻段設定的原因,請按上面設定正確的頻段即可。
設定完面後,選擇選擇控制臺--網路連線--滑鼠雙擊無線網路聯接,選擇無線網路連線狀態,正確情況下,無線網路應正常連線的。如果無線網路聯接狀態中,沒有顯示聯接,點擊查看無線網路,然後選擇刷新網路列表,在系統檢測到可用的無線網路後,點擊聯接,即可完成無線網路連線。其實無線網路設定與有線網站設定基本差不多的。只是比有線網路多了個頻段設定,如果只是簡單的設定無線網路,以上設定過程即可完成。上述文章只是介紹了一台電腦與無線路由器聯接,如是多台機器,與單機設定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在路由器中設定了dhcp服務,因此無法指定ip,即可完成多台機器的網路配置。如果要手動指定每台機器的ip,只要在網卡設定中,指定ip位址即可,但一定要注意,ip位址的設定要與路由器在同一網段中,網關和全部設定成路由器的即可。
一般情況下,無線網卡的不需要設定的,系統會自動搜尋的。好的無線網卡即可自動搜尋到頻段,因此如果你設定好無線路由後,無線網卡無法搜尋到無線網路,一般多是頻段設定的原因,請按上面設定正確的頻段即可。
設定完面後,選擇選擇控制臺--網路連線--滑鼠雙擊無線網路聯接,選擇無線網路連線狀態,正確情況下,無線網路應正常連線的。如果無線網路聯接狀態中,沒有顯示聯接,點擊查看無線網路,然後選擇刷新網路列表,在系統檢測到可用的無線網路後,點擊聯接,即可完成無線網路連線。其實無線網路設定與有線網站設定基本差不多的。只是比有線網路多了個頻段設定,如果只是簡單的設定無線網路,以上設定過程即可完成。上述文章只是介紹了一台電腦與無線路由器聯接,如是多台機器,與單機設定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在路由器中設定了dhcp服務,因此無法指定ip,即可完成多台機器的網路配置。如果要手動指定每台機器的ip,只要在網卡設定中,指定ip位址即可,但一定要注意,ip位址的設定要與路由器在同一網段中,網關和全部設定成路由器的即可。
分類
無線網卡按照接口的不同可以分為多種:
一種是專用的無線網卡。
一種是筆記本電腦專用的接口。
一種是usb無線網卡,這種網卡不管是台式機用戶還是筆記本用戶,只要安裝了,都可以使用。在選擇時要注意的只有採用usb2.0接口的無線網卡才能滿足或802.11g 的需求。usb無線網卡除此而外,還有筆記本電腦中套用比較廣泛的mini-pci無線網卡。mini-pci為內置型無線網卡,機型和非迅馳的無線網卡標配機型均使用這種無線網卡。其優點是無需占用pc卡或usb插槽,並且免去了隨時隨身攜一張pc卡或usb卡的麻煩。這幾種無線網卡在價格上差距不大,在性能/功能上也差不多,可按需而選即可。
從速度來看,無線上網卡主流的速率為54m,108m,150m,300m,450m該性能和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54mbps:其wlan傳輸速度一般在16-30mbps之間,換算成mb也就是每秒傳輸速度在2mb-4mb左右。取其中間值3mb,這樣的速度要傳輸100mb的檔案需要35秒左右,要傳輸1gb的檔案,則需要至少4分鐘以上。
108mbps:其wlan傳輸速度一般在24-50mbps之間,換算成mb也就是每秒傳輸速度在3mb-6mb左右。取其中間值4.5mb,這樣的速度要傳輸100mb的檔案需要25秒左右,要傳輸1gb的檔案,則需要至少2分半鐘以上。
發展歷史
自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期間,研製出無線電。
主流無線技術
三大無線技術是、以及,它們的定位各不相同。

wifi
在上有著極為明顯的優勢,達到11~108mbps,而且有效傳輸範圍很大,其為數不多的缺陷就是成本略高以及功耗較大。
藍牙技術
在頻寬方面遜色不少,但是低成本以及低功耗的特點還是讓它找到了足夠的生存空間。
homerf
技術,是專門為家庭用戶設計的。它的優勢在於成本,不過它的業界支持度遠不及前兩者。
總體而言,wifi較適於辦公室中的企業無線網路,homerf可套用於家庭中的移動數據和語音設備與主機之間的通信,而藍牙技術則可以套用於任何可以用無線方式替代線纜的場合。
zigbee
zigbee是ieee 802.15.4協定的代名詞,這一名稱來源於蜜蜂的八字舞,由於蜜蜂(bee)是靠飛翔和“嗡嗡”(zig)抖動翅膀的“舞蹈”來與同伴傳遞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說蜜蜂依靠這樣的方式構成了群體中的通信網路。 其特點是近距離、低複雜度、自組織、低功耗、低數據速率、低成本。主要適合用於自動控制和遠程控制領域,可以嵌入各種設備。
無線電
傳輸技術,並在美軍和盟軍中間廣泛使用以來;一些學者就對此產生了興趣並從中得到了靈感。1971年,(uinversity of hawaii)的研究人員創造了第一個基於封包式技術的無線電通訊網路,被稱為alohnet網路,是最早的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這個wlan包括了7台計算機,採用雙向星型拓撲(bi-directional star topology)橫跨四座夏威夷的島嶼,中心計算機放置在(oahu island)上。從這時起,無線區域網路可以說是正式誕生了。雖然從有限的資料中無法找到有關無線網卡的隻言片語,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必定出現了無線網卡的始祖。
1997年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提出並制定了最早的無線標準ieee 802.11;在1999年9月又提出了ieee 802.11a標準和ieee 802.11b標準。隨著ieee802.11a、ieee802.11b標準的出台以及wi-fi組織的成立促進了無線區域網路產品的兼容化、標準化以及市場化。從此以後,無線區域網路隨著電腦的普及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認證
無線網卡標準
新一代標準的制定完成令人期待,但巨大的市場潛力促使無線區域網路廠商紛紛提前推出了11n草案產品,由於所採用標準的不統一,致使11n產品間的互聯互通問題,針對這一情況,制定了wi-fi 11n(草案2.0)互操作測試方法,以確保11n草案產品之間良好的互操作性,也為今後準標準化產品向802.11n最終版本的升級奠定了基礎。
802.11a
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802.11b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802.11g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802.11n(draft 2.0)
用於intel迅馳4筆記本和高端路由上,即將全面推廣,可向下兼容。
ieee簡介
ieee標準大幅提升競爭力無線區域網路標準、技術快速發展,產品逐漸成熟,無線區域網路的套用也日益豐富。越來越多的家庭用戶開始使用組建方便快捷的家庭無線寬頻網路;許多企業也紛紛在自己的辦公大樓內布設,為員工提供高效的接入,據forrester research 2006年9月份的數據顯示,已有超過60%的企業在公司內部署了無線區域網路;同時,電信運營商對無線區域網路也給予了極大關注,國內外各大運營商都積極在、、等公共區域鋪設公眾無線區域網路,為廣大電信用戶提供無線寬頻接入服務。由於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不夠高、信號受周圍環境影響大、覆蓋範圍小、漫遊不方便等弊端,而阻礙了它在更大範圍內的普及。針對以上問題,ieee提出了新一代的標準——n。與以往的802.11 a/b/g等標準相比,性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網路傳輸速度最高可達600 mbit/s,這讓一躍進入了高速網路的行列;也使無線區域網路的覆蓋範圍延伸至幾平方公里;更重要的是,802.11n使無線區域網路獲得了更大的環境適應能力。
互操作測試
背景
wi-fi聯盟通過制定互操作測試方法和開展wlan產品認證,確保基於ieee 802.11系列標準的產品之間的互操作性,從而為wlan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自2000年3月開展認證以來,已有超過3400種產品獲得了wi-fi certifiedtm認證標誌,有力地推動了wi-fi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者市場、企業市場和電信運營領域的全面發展。考慮到的標準化進程,wi-fi聯盟計畫將互操作認證分成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依據802.11 n草案2.0制定互操作測試方法,開展對802.11n草案產品的互操作性認證,為802.11n發展初期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提供保障;第二階段,根據最終版本的802.11n標準修訂第一階段的互操作測試方法,為升級後的802.11n系列產品進行互操作認證。wi-fi聯盟通過這種分階段進行的方法,既照顧到了市場對產品認證的需求,又堅持了對技術標準的長期承諾。
被測設備分類
wi-fi聯盟第一階段的(草案2.0)互操作測試方法已制定完成,方法將被測產品劃分為ap設備和終端設備兩大類,再根據被測設備安全機制的實現方式,細分為家用級和企業級兩類,家用級被測設備只需測試預共享密鑰(psk:pre-shared key)的身份認證方式,而企業級被測設備不但要測試psk方式,還需測試基於認證的擴展認證協定(eap)身份認證,如eap-tls、eap-ttls、peap等。同時,考慮到終端產品的套用領域不同,對流量的需求也有比較大的差距。如果使用完全相同的流量限值,對wi-fi電話等對流量要求比較低的產品將不夠合理,為此,wi-fi聯盟按照套用領域將終端分為手持終端、消費電子類終端和個人電腦類終端等三大類,並針對不同套用類別的終端設備制定了不同的限值。
ap設備測試
wi-fi 11n互操作測試方法將ap設備的測試劃分為三個大的部分,基本內容如下:
①被測的ap與802.11 a/b/g終端設備的互操作測試。這部分內容參考了現有的“wi-fi 802.11 with wpa2,wpa,and wep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test plan for ieee 802.11 a,b,and g devices”測試方法,使用與wpa2認證測試基本相同的802.11 a/b/g測試平台,驗證ap與/b/g終端的互操作能力
②ap對服務質量的支持。這部分內容參考了當前的“wmm(including wmm power save)specification”認證測試方法,驗證支持wi-fi多媒體功能的ap與802.11n和802.11 a/g終端的互操作性
③ap與不同廠家的802.11n終端的互操作性能。這部分內容綜合了對802.11n和mac層的多個測試項目,如:對多個空間流接收的測試,mimo節能模式測試和ap作為接收者時的數據單元匯聚測試等,驗證被測ap設備對11n技術的。
選購須知
接口類型
和其他很多外設一樣,選購無線上網卡也需要在接口選擇方面多加考慮。無線上網卡主要採用pcmcia、cf以及usb接口,此外也有極少數產品採用sd接口或是express card。pcmcia得到幾乎所有筆記本電腦的支持,而且其接口頻寬基於pci匯流排,速度表現自然是最為出色的。不過平心而論,低頻寬需求的無線上網卡並不會對接口提出高要求,因此pcmcia的優勢在於實際使用時可以讓無線上網卡完全插入筆記本插槽的內部,基本不會有突出的部分,這樣無疑更加安全,不會因為一些意外情況而發生碰撞。cf接口比pcmcia接口更加小巧,而且通過一款幾十元的轉接器就能轉換成pcmcia接口,因此這也被譽為是無線上網卡的最佳接口。當然,選擇cf接口並不是為了配合筆記本電腦,而是給以及umpc等設備帶來方便。如今,很多pda都帶有cf接口,而且支持數據傳輸功能,此時結合無線上網卡就能實現很不錯的戶外移動上網套用。
相對來說,usb接口卻並非是理想的選擇。以配合筆記本電腦套用為例,usb的設備必然無法做到完全插入,此時一旦意外的磕磕碰碰就很容易把無線上網卡弄壞。此外,一般pcmcia以及cf接口的產品總是更多地為低功耗設計考慮,而usb接口的產品似乎更加偏向於台式機套用,因此往往功耗控制更差一些。當然,選擇的無線上網卡也不是沒有好處,靈活兼容於台式機與筆記本電腦,這便是最大的誘惑力。至於sd接口或是express card接口的產品,建議大家暫時不用考慮。sd接口的無線上網卡要求設備具有sdio接口,這隻有少數pda支持,而且價格不菲。至於express card接口,雖說它取代pcmcia接口的長遠趨勢勿庸置疑,但是太過超前。
天線類型
天線是大家在選購時容易忽視的細節,但是這卻在實際使用中關係到可靠性與穩定性。市場上的無線上網卡分為可伸縮式、可分離拆卸式以及固定式。毫無疑問,前者使用起來是最為方便的,在不使用時可以收起來,不僅不影響美觀,而且不會在磕磕碰碰時弄壞。可分離拆卸式是避免磕碰損壞的最佳方案,而且萬一弄壞也能很方便地買到備用天線。不過,可分離拆卸式天線最大的不便在於難以保管,且很容易丟失。當然,部分無線上網卡在信號較好的情況下即便不使用天線也能正常上網,這就顯得比較靈活一些。至於,大家一定要看看是軟天線還是硬天線。軟天線一般便於彎折,不容易損壞。而如果是硬天線,那可就得小心看護了。
穩定與散熱
對於無線上網卡而言,決定其和穩定性的關鍵在於發射晶片。由於全球發射模組被幾大廠商所壟斷,因此不同產品之間的差距實際上並不大。如同手機信號強弱一樣,不同的無線上網卡在弱信號處的數據收發能力稍有區別,這與廠商不敢貿然加大發射功率有一定的關係。一般而言,廠商並不會公開無線上網卡的發射功率,因此大家只能根據產品實際試用情況來選擇。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市面上流行的正規品牌產品中,發射功率基本都是相同的,畢竟廠商也需要遵循有關部門的相關標準。然而,一旦是購買一些水貨或是工包產品,那可就得小心一些了,畢竟國內的信號並不如國外那樣好,過分注重低發射功率的健康保護也會給戶外上網帶來一些麻煩。穩定性則是另外需要關注的焦點。由於驅動和方面造成的穩定性因素基本不存在,因為相關驅動的核心內容都是由發射晶片廠商統一提供,而也不會抬高技術難度和。相對來說,發熱量才是該關心的重點。在狹小的pcmcia插槽中,無線上網卡如果連續長時間使用,那么其發熱量必須足夠小,否則就容易導致產品加速老化,甚至頻繁掉線。
區別
無線網卡與有線網卡最大的差別是不需要連線網路電纜,而是通過紅外線或電磁波來傳輸信息。由於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採用ieee802.11b標準的無線網卡的最高速率可達22mbps。
無線上網卡的作用、功能相當於有線的,也就是俗稱的“”。它可以在擁有無線電話信號覆蓋的任何地方,利用手機的sim卡來連線到網際網路上。其常見的接口類型也有pcmcia、usb、cf/sd等接口類型。主要分為和兩種。其速度也會受到牆壁等各種障礙物,其它無線信號如手機、微波爐等的干擾。
gprs的實際速度:基本和56kbps的速度持平。
cdma的實際速度:達到153.6kbps,是家裡上網的四倍左右。
無線網路,就是利用無線電波作為信息傳輸的媒介構成的(wlan),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只可惜速度太慢。
無線網卡和卡外觀很象,但功用卻大不一樣。通過這一比較可見,二者雖然都可以實現功能,但其實現的方式和途徑卻大相逕庭。所有無線網卡只能局限在已布有的範圍內。如果要在覆蓋的範圍以外,也就是通過實現無線上網功能,電腦就要在擁有無線網卡的基礎上,同時配置。
掉線解決
簡介
原因分析:
1、無線網卡距離無線ap/的距離太遠,超過了無線信號的覆蓋範圍;或者無線信號在傳播到此位置時已經非常微弱,造成無線網卡無法進行正常的信號接收。
2、客戶端無線網卡與無線ap/路由器之前有過多阻隔,例如承重牆等,導致無線信號被阻擋,造成無線網卡搜尋不到無線網路。
3、無線ap/路由器未開通電源或者因過熱引發故障,造成無法正常工作,最終導致無線網卡無法進行連線。
4、當客戶端無線網卡距離無線ap/路由器較遠時,有些用戶會使用定向天線來增強無線信號的傳播,但如果定向天線的角度沒有調節好,也會導致無線網卡無法連線無線網路。
5、如果客戶端無線網卡的ip位址設定不正確,即與無線ap/路由器不在同一網段,造成無法連線。
6、/路由器增加了安全設定,例如開啟了過濾功能,造成無線網卡無法連線無線網路。
解決方法:
1、挪動無線ap/的位置,縮小其與客戶端網卡的距離並減少兩者間的阻隔。如果無線ap/路由器位置固定,那么可以利用中繼或更換大功率天線的方式增加無線信號的覆蓋範圍。
2、最直觀的方法就是通過無線ap/路由器的指示燈進行觀察,如果指示燈狀態異常,可以嘗試重啟無線ap/路由器。
3、調節定向的方向,使其面向無線ap/路由器,並且保證在無線信號覆蓋範圍內使用。
4、重設客戶端無線網卡的ip位址,使其和無線ap/路由器在同一地址段。例如無線ap/路由器的ip位址是192.168.2.1,那么可以設定無線網卡的ip位址為192.168.2.x。(x表示2-254任意一個數)
5、登錄無線ap/路由器的web配置界面,把客戶端無線網卡的mac地址添加到允許連線的地址列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