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冠軍聯賽(uefa champions league,簡稱歐冠)是主辦的年度足球比賽,代表俱樂部足球最高榮譽和水平,被認為是全世界最高素質、最具影響力以及最高水平的俱樂部賽事,亦是世界上獎金最高的足球賽事和體育賽事之一。
歐洲冠軍聯賽前身是歐洲俱樂部冠軍杯(european champion clubs' cup),1992/1993賽季歐足聯對這項杯賽的賽制和名稱正式進行了修改。改制後仍繼承歐洲俱樂部冠軍杯成立以來的各種紀錄,未被分開計算,舊有的名稱“歐洲俱樂部冠軍杯”則留在了冠軍獎盃上。該項賽事最成功的球隊為,一共13次奪冠;緊隨其後的是7次奪冠的,5次奪冠的、和,以及4次奪冠的。
2017-2018賽季的歐冠決賽在台北時間5月27日凌晨於烏克蘭基輔進行,最終皇家馬德里3:1擊敗利物浦,獲得了歐冠聯賽的3連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歐洲冠軍聯賽
- 英文名稱:uefa champions league
- 舉辦時間:每年7月至次年5月左右
- 舉辦地點:歐洲
- 賽事類型:跨年度賽事
- 主辦機構:
- 誕生時間:1954年
- 組成部分:、資格賽、附加賽和正賽
- 奪冠次數最多:足球俱樂部(13次)
賽事歷史,誕生,改革,裁判規則,賽制介紹,預選賽、資格賽和附加賽,小組賽,淘汰賽(含決賽)階段,賽事設施,獎盃,比賽用球,轉播權,贊助商,主題曲,獎金分配,賽事軼聞,球隊,人物,進球,神奇定律,改制,歷屆回顧,歐賽紀錄,不敗紀錄,決賽次數,衛冕冠軍,歷屆成績,歷屆金靴,總射手榜,
賽事歷史
誕生
結束後,足球運動在世界範圍內全面復興,然而,無論是國家隊之間的交流、還是俱樂部級別的賽事都為數寥寥。這時,法國人加布里埃爾·亞諾提出了創立歐洲俱樂部杯賽的構想。
五連冠

亞諾是歐洲評選活動的創始人,同時為法國《》和《》雜誌撰稿,他敏銳地預感到有可能出現一個嶄新的賽事,可以讓歐洲各國頂尖俱樂部匯聚一堂。他提議由各國著名俱樂部以聯賽制度創立一個新賽事。歐洲俱樂部杯賽的推動者們積極與和歐足聯聯繫,但結果卻令人失望,這兩個組織都對非國家隊參加的比賽不太感興趣。但是亞諾的計畫得到了、、維也納快速等數家俱樂部以及匈牙利足協的熱情歡迎。
《隊報》委託其編輯部的一位負責人棗雅克德·里斯維克組織了一次由當時的歐洲主要俱樂部的代表參加的會議,以確定歐洲俱樂部間的比賽形式。儘管歐洲足聯在維也納執委會會議上重申不與非國家隊參加的比賽進行任何合作,但還是阻止不了各個協會派代表去巴黎。在這次歷史性的會議上,各家俱樂部對賽制達成了協定:比賽由各國聯賽冠軍參加;採用主客場淘汰賽制,如果兩隊積分和淨勝球都相同,則在第三者球場上舉行一場附加賽;的決賽須在歐洲足聯事先確定的球場上進行;在本隊球場比賽時,門票收入、廣告費和電視轉播費歸東道主處理。在這次會議上,還設立了一個執行委員會(主席任該委員會的第一副主席),委員會負責起草擬定歐洲俱樂部杯賽的要點,並通報了國際足聯以求得到理解。

歐洲足聯的想法是組織另外一個杯賽,替代《隊報》和歐洲大部分俱樂部所提議舉行的歐洲俱樂部杯賽。這個杯賽的參賽者不是俱樂部,而是城市,目的是為了密切歐洲各城市間的友好聯繫和體育交往。但形勢的發展使國際足聯改變了歐洲俱樂部杯賽的看法。他們看到比賽的確還象那么回事,參加比賽球隊的水平也較高。另一方面,1954年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盃賽首次進行電視轉播並獲得成功後,使得歐洲電視機構支持歐洲俱樂部冠軍杯可能性增大,而這一點意味著擴大影響並賺錢。
歐洲足聯開始重新考慮對這項歐洲俱樂部杯賽的態度。他們向杯賽的組織者們提出把組織比賽的權力交給歐洲足聯,俱樂部代表隊參加比賽須經所在國家協會批准等。 在所提出的條件被接受後,歐洲足聯執委會於1955年5月21日在巴黎召開會議,決定由歐洲足聯親自組織這項賽事,並將賽事定名為歐洲足球俱樂部冠軍杯,不再使用原稱“”。
改革
在1991/92賽季之前,冠軍杯的賽制是純粹的淘汰賽。這個賽季則在8強時設立了小組賽。1992/93賽季,冠軍杯正式更名“歐洲冠軍聯賽”,比賽也發展成每個星期二和星期三進行。但人們習慣於將其稱為歐洲冠軍杯。在後來的幾年中,冠軍聯賽的賽制又屢有變化,逐漸將分組循環賽制套用到複賽以前的比賽,參賽的球隊也不再限於各國的聯賽冠軍以及上賽季的歐冠冠軍,一些足球強國的聯賽亞軍也可以參賽。而這一切變化,都是為了增加比賽的場次,使參賽的各隊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益。
1998年,為了阻止各大俱樂部建立歐洲超級聯賽的構想,歐足聯決定從1999/2000賽季起對賽進行有史以來最大的改革——被取消。而根據歐洲俱樂部比賽成績的排名,各國可以派出1-4支球隊參加歐洲冠軍聯賽。此外隊小組賽賽制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又增加了一輪小組賽,第一階段的小組賽由32支球隊分成每組4隊的8組進行,每隊進行6場比賽。8個小組的前兩名進入第二階段的小組賽,第三名進入歐洲聯盟杯(前身)第三輪。第二階段小組賽決出8強晉級淘汰賽。
2003/04賽季,歐洲冠軍聯賽取消了第二階段小組賽,也就是產生十六強之後,直接開始進行淘汰賽,直到決出冠軍為止。
2013年5月24日,歐足聯正式確認從2015年起,歐洲聯賽冠軍將獲得下賽季歐冠參賽資格。第一個通過這個規則參加歐冠的是2014/2015賽季的歐聯冠軍塞維亞,由於歐冠衛冕冠軍巴塞隆納同時也是西甲衛冕冠軍,塞維亞不需要參加附加賽就直接獲得了歐冠小組賽資格。
裁判規則
2009/2010賽季的歐洲聯賽(前身為歐洲聯盟杯)中,歐足聯已經試行過了底線裁判制,取得了一定經驗。如今則要推廣到更具影響力的歐洲冠軍聯賽,同樣參加實驗的還有、、以及一些巴西、墨西哥國內的賽事。世界盃上英德大戰誤判使國際足聯做出改革
2010年7月21日美聯社訊息,周三通過了正式決議,將在2010/2011賽季歐洲冠軍聯賽中實行五裁判執法制度,即增加兩名底線裁判幫助執法,以求減少綠茵場上泛濫成災的誤判錯誤。
(inter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 board,縮寫ifab)在威爾斯的加迪夫城召開了會議,著重討論了關於裁判制度改革的相關問題,焦點話題就是底線裁判的引入。這項改革的核心是在保持傳統的一名主裁、兩名邊裁不變的前提下,增加兩個底線裁判幫助主裁執法。他們在比賽大部分時間站在球場兩端底線外,負責關注該側禁區內的情況,可以有效遏制禁區內的發生,並提高點球判罰、進球判罰的準確性。
英倫媒體很自然將這次裁判系統的改革,聯繫上世界盃中那腳過了門線卻沒算進的誤判,《每日郵報》的觀點具有普遍性:“fifa增加兩名裁判以力爭杜絕類似蘭帕德幽靈球的重演。”但另一項改革措施,即增加門線電子技術系統的決議,仍沒有官方的說法,國際足聯的通告稱,他們將在10月繼續討論引入門線技術的話題,看起來推行阻力不小。
台北時間2016年3月4日,歐足聯在瑞士召開了執委會會議,會上決定將在2016年歐冠聯賽和歐洲聯賽決賽中引入“門線技術”。當年1月,歐足聯宣布將在該年的歐錦賽和下個賽季的歐洲冠軍聯賽正式引入“門線技術”,經過此次會議,“門線技術”引進歐足聯旗下正式比賽的時間再度提前。早在2013/2014賽季,英足總已經將“門線技術”引入英超聯賽幫助裁判判斷皮球是否整體越過球門線,此舉能有效避免1966年和2010年世界盃英格蘭與德國隊之間兩度出現的“球門線疑案”。同樣在2014年,國際足聯也在世界盃的賽場上正式引進了這一技術。時隔兩年,歐足聯也開始接納此項技術:2016年5月18日在進行的歐洲聯賽決賽以及5月28日在米蘭進行的歐冠決賽,將成為其在歐錦賽之前的預演。
賽制介紹
歐洲冠軍聯賽共分為五個階段進行,分別是是預選賽階段、資格賽階段、附加賽階段、小組賽階段和淘汰賽(含決賽)階段。
預選賽、資格賽和附加賽
冠軍之路
歐足聯協會俱樂部係數排名第11到第55協會旗下頂級聯賽冠軍參加冠軍之路
預選賽第一輪:4支參賽球隊 單敗淘汰,2隊晉級,被淘汰者參加歐聯資格賽第二輪
預選賽第二輪:預選賽第一輪優勝者參加 單敗淘汰,1隊晉級,被淘汰者參加歐聯資格賽第二輪
資格賽第一輪:33支球隊 預選賽階段優勝1隊 主客場兩回合,17隊晉級,被淘汰者參加歐聯資格賽第二輪
資格賽第二輪:3支球隊 資格賽第一輪優勝17隊 主客場兩回合,10隊晉級,被淘汰者參加歐聯資格賽第三輪
資格賽第三輪:2支球隊 資格賽第二輪優勝10隊 主客場兩回合,6隊晉級,被淘汰者參加歐聯附加賽
附加賽:2支球隊 資格賽第三輪優勝6隊 主客場兩回合,4隊歐冠晉級小組賽,被淘汰者參加歐聯小組賽
聯賽之路
歐足聯協會俱樂部係數排名第五和第六協會旗下頂級聯賽第三和排名第7到第15協會旗下頂級聯賽亞軍參加
資格賽第二輪:6支球隊參加 主客場兩回合,3隊晉級,被淘汰者參加歐聯資格賽第三輪
資格賽第三輪:5支球隊 資格賽第二輪優勝3隊 主客場兩回合,4隊晉級,被淘汰者參加歐聯小組賽
附加賽:資格賽優勝4隊參加 主客場兩回合,2隊晉級歐冠小組賽,被淘汰者參加歐聯小組賽
小組賽
按照歐足聯協會俱樂部係數的高低分配各協會的參賽名額,共有26支球隊直接進入歐冠小組賽,分別是歐冠和歐聯衛冕冠軍,歐足聯協會俱樂部係數排名前四協會旗下頂級聯賽前四名,排名前五和第六協會旗下頂級聯賽前兩名,排名前七到第十協會旗下頂級聯賽冠軍;其餘6支參賽隊伍將通過附加賽產生,一個協會最多只能有5支球隊參加歐冠小組賽。歐冠衛冕冠軍聯賽成績如果可以保證其獲得歐冠小組賽資格,那么歐足聯協會係數排名第11的協會旗下頂級聯賽冠軍將直接參加小組賽,歐聯衛冕冠軍聯賽成績如果可以保證其獲得歐冠小組賽資格,那么歐足聯協會係數排名第5的協會旗下頂級聯賽第三名將直接參加小組賽。
32支球隊共分8組,每組各有四隊(同一個協會的球隊不會被分到同一組)。比賽以雙循環形式進行,每場勝方得三分、平局各得一分、負方得零分,小組前兩名晉級歐冠淘汰賽,小組第三參加歐聯淘汰賽。
如在小組中有兩隊或以上球隊同分則順次序根據以下準則定出勝方:
有關球隊的對賽成績較佳的一方;
有關球隊的對賽中淨勝球較佳的一方;
有關球隊的對賽中獲得較多作客進球的一方;
小組總淨勝球較佳的一方;
小組總進球較佳的一方;
根據歐洲足聯的“排名係數”。
小組賽出線規則:
1、積分高者;
2、積分相同的話看相互勝負關係;
3、相互勝負關係相同的話看相互之間進球數;
4、還相同的話看誰在客場進球多;
5、還相同的話看小組賽總的淨勝球;
6、還相同的話看小組賽總的進球數;
7、還相同的話看公平競賽積分。
淘汰賽(含決賽)階段
淘汰賽(含決賽)階段除冠軍爭奪戰為中立場地一場定勝負外,其餘均採用主客場兩回合制的淘汰賽。另外歐洲冠軍聯賽只設有冠軍和亞軍這兩個獎項,沒有季軍爭奪戰。
八分之一決賽對陣由抽籤決定,但根據以下準則:
小組第一對陣小組第二;同小組同協會球隊不會相遇;首回合先在小組次名球隊主場進行。
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都將進行抽籤,此次抽籤沒有任何限制。
決賽中雙方如果在90分鐘法定時間結束後打和會進入30分鐘加時賽,加時賽仍打和則以點球大戰定勝負。
決賽勝利者為該賽季歐洲冠軍聯賽冠軍,並可以參加同年的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歐洲超級盃以及下賽季的歐洲冠軍聯賽小組賽。
賽事設施
獎盃
歐洲冠軍聯賽的獎盃俗稱。歐足聯規定,奪冠的球隊必須在下賽季的決賽之前將獎盃交還,不過他們可以保留一座複製品,但複製的獎盃不能超過原件大小的五分之四。贏得5次冠軍或者是連續贏得三屆冠軍的球隊,則可以永久保留一座獎盃。

1966年,永遠留住了第一座原始獎盃。當時的歐足聯秘書長班格特決定,重新設計一座獎盃,這一重任由瑞士專家斯塔德爾曼擔當 (1966年之前的冠軍獎盃跟如今的大耳朵杯不是一個樣子)。此外和曾連續三屆奪得冠軍,和獲得五次以上冠軍,因此他們都各收藏了一座獎盃,2006/2007賽季及之後的獎盃也就成了第六座。
2009年歐足聯規定獎盃不再被永久保留,所以只有上述五隻球隊永久保留了獎盃真品。
比賽用球
愛迪達公司今天公布了2018-19賽季歐洲冠軍聯賽全新的官方比賽用球,繼承了“星球”系列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形態,同時又與過去有了很大不同——足球的底色與圖案顏色相互調換,新穎的藍色底上承托出清晰的白色五角星。2018/19賽季官方比賽用球
源自歐洲冠軍聯賽官方標識的深藍色夜空不僅劃分出清晰的球面界限,微妙的細節圖案和質感也使其熠熠生輝。
同時,幾種不同的藍色調影像互相搭配象徵著這顆足球不斷滾動,直至2019年6月1日在馬德里的決戰。
這款比賽用球的設計保證球員在多種複雜條件下都能獲得優異的足球性能,一如以往所有愛迪達歐洲冠軍聯賽比賽用球,該球的外層結構塗層提供了可靠的抓地力與充分的控制力,熱貼合星形拼塊不但使球面天衣無縫,更改善了首次觸球的感覺。
轉播權
歐洲冠軍聯賽歐洲最高水平的俱樂部賽事,長期以來歐冠在中國的轉播採用espn模式(即espn買斷歐冠在東亞、東南亞等地區轉播權,然後再將轉播權轉賣給各個地方台),這與以往英超在中國的轉播模式類似。央視也曾想介入歐冠轉播,但最終與espn談判失敗。所以一直以來中國大陸觀眾只能通過各地方體育台觀看歐冠直播。
經過努力,央視獲得了2009/2010至2011/2012賽季歐洲冠軍聯賽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國語直播權,而espn和廣州競賽分別獲得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英語直播權和獨家粵語直播權。
2015/2016至2017/2018賽季除原有的央視、騰訊體育和新浪體育外,pptv體育(現名聚力體育)和樂視體育也加入了歐冠直播的大家庭,中國大陸地區首次實現了歐冠正賽全部場次的視頻直播。
2018/19賽季至2020/2021賽季,中國大陸地區歐冠全媒體獨家著作權歸屬蘇寧體育。
贊助商
歐冠在1991/1992賽季改制時,規定每年最多8個贊助商,2018/2019賽季的8個贊助商是日產、索尼、俄羅斯天然氣、百事、西班牙國際銀行、萬事達、expedia集團和喜力。
主題曲
歐足聯規定,每個比賽日的比賽前3分鐘,必須在現場播放歐洲冠軍杯主題曲《》。這首歌由英國作曲家托尼·布里登根據亨德爾創作的英國國王加冕頌歌《zadok the priest》修改創作而成。由英國皇家愛樂樂團演奏,合唱團演唱。歌詞很簡單,是用歐足聯的三種官方語言——法語、德語和英語反覆呼喚“他們是冠軍”、“他們是最棒的球隊”等匯集而成。
獎金分配
歐足聯正式發布了2013/14賽季歐冠聯賽獎金分配系統。預計歐冠聯賽以及歐洲超級盃的收益將可以達到13億4千萬歐元。其中75%的收益來自於歐足聯的媒體轉播權和商業契約,最大可以達到5億3千萬歐元,這部分獎金將被派發給各個俱樂部。與此同時,剩餘的25%將被作為歐洲足球發展的儲備資金,同時,將確保歐足聯組織以及行政上的開支,同時包括歐足聯向各成員國足協,俱樂部以及聯賽所支付的固定資金。
超出5億3千萬歐元之外獎金的82%將被分發給各個俱樂部,另外18%將被用於歐洲足球發展以及以上歐足聯提到的歐足聯用途。除此之外,歐冠聯賽收益中的4000萬歐元將被用於歐洲聯賽的獎金,這一規則同2012/2013賽季一致。同時,在歐冠聯賽以及歐洲聯賽預選賽階段遭到淘汰的俱樂部將獲得300萬歐元的獎金。
根據2012/2013賽季的情況,附加賽階段的收益將會達到5500萬歐元。20支參賽球隊將會得到210萬歐元的固定獎金。在扣除掉附加賽階段需要分配給參賽球隊的獎金後,歐冠聯賽和歐洲超級盃的收益預計會達到12億8千5百萬歐元。參賽球隊的收益將被主要劃分為兩個部分,其中5億零70萬歐元為固定收益(小組賽階段,表現獎和晉級獎金),另外4億零960萬歐元將採取靈活機制(市場份額)。市場份額將根據參賽俱樂部所屬足協占有的市場份額不同比例進行分配。
2012/2013賽季,所有32支歐冠聯賽小組賽參賽球隊,最少獲得860萬歐元獎金。冠軍得主獲得3740萬歐元獎金,其中並不包括市場份額分配。
小組賽階段,32支球隊將獲得860萬歐元的基礎獎金。根據比賽表現,獲勝一場獲得100萬歐元,平局獲得50萬歐元。晉級16強的球隊預計將會獲得350萬歐元獎金,四分之一決賽將獲得390萬歐元,半決賽獲得490萬歐元。冠軍得主獲得1050萬歐元,亞軍獲得650萬歐元。
作為國內聯賽冠軍得主,如果未能晉級歐冠聯賽小組賽,將會獲得20萬歐元。此外,參加首輪預選賽球隊,如果未能晉級小組賽,將會獲得15萬歐元。與此同時,參加第二輪預選賽,無法進入小組賽階段的球隊,將會獲得17.5萬歐元。第三輪預選賽遭到淘汰的球隊將會獲得20萬歐元。
與此同時,2013年歐洲超級盃冠軍得主將會獲得300萬歐元,亞軍獲得220萬歐元。
賽事軼聞
球隊
1.歐冠不敗紀錄由英格蘭的曼聯創造,為25場。曼聯在2006/2007賽季的半決賽第二回合中敗給了ac米蘭,但之後的2007/2008賽季以不敗戰績奪冠,直到2008/2009賽季決賽才被巴塞隆納擊敗。
2.英格蘭的曼聯創造了自1996/1997賽季到2013/2014賽季連續18個賽季參加歐冠的紀錄,打破了之前皇家馬德里曾經在1955/1956賽季至1969/1970年賽季創出的連續15年的參加歐冠的紀錄。由於曼聯在2013/2014賽季英格蘭超級聯賽最終排名確定無法參加2014/2015賽季歐冠,隨著曼聯在2014年4月10日的1/4決賽被拜仁慕尼黑以總比分4:2淘汰出局後,連續參加歐冠紀綠停留在18年。
3.西班牙比利亞雷亞爾是歷屆歐冠參賽隊伍中當年本國聯賽成績最差的球隊,他們參加了2011/2012賽季的歐冠小組賽階段,但賽季結束僅排名西甲第18位,慘遭降級。
4.英格蘭的諾丁漢森林曾取得連續兩個歐洲冠軍,但卻一共只獲得過一次英格蘭聯賽冠軍,是至今唯一一支歐洲冠軍數量超過國內聯賽冠軍數量的球隊。而且,它也是第一支降入國內第三級別聯賽的前歐洲冠軍。
5.英格蘭的阿森納在2005/2006年賽季創下連續10場的最長不失球紀錄,直至決賽階段被巴塞隆納的埃托奧終止了995分鐘的不失球紀錄。
6.曼聯目前保持最長主場連勝紀錄(12場,2006年9月-2008年4月)。
7.截至目前共有九支隊伍以不敗成績之態奪得冠軍,包括ac米蘭(義大利,1988/1989及1993/1994)、國際米蘭(義大利,1963/1964)、阿賈克斯(荷蘭,1971/1972及1994/1995)、諾丁漢森林(英格蘭,1978/1979)、利物浦(英格蘭,1980/1981及1983/1984)、馬賽(法國,1992/1993)、貝爾格勒紅星(塞爾維亞,1990/1991)、曼聯(英格蘭,1998/1999及2007/2008)及巴塞隆納(西班牙,2005/2006)。
8.為表揚隊伍在歐冠有非常出色的表現,歐足聯會獲得頒發一枚榮譽徽章給得獎隊伍,代表有關隊伍可以永久擁有冠軍獎盃,其球衣也會加上榮譽臂章;歐足聯則會重新訂造獎盃使用。獲獎條件必須是五次奪得冠軍或連續三次奪得冠軍。只有五支球隊達成該目標——皇家馬德里(10次奪得歐冠冠軍,1956年至1960年連續5年奪得歐冠杯冠軍)、ac米蘭(7次奪得歐冠冠軍)、利物浦(5次奪得歐冠冠軍)、阿賈克斯(1971年至1973年連續3年奪得歐冠冠軍)和拜仁慕尼黑(1974年至1976年連續3年奪得歐冠冠軍)。
9.只有英格蘭利物浦(1976/1977賽季)及葡萄牙波爾圖(2003/2004賽季)能夠連續兩年先奪得歐洲聯盟杯後奪得歐冠杯/歐冠冠軍。
10.只有英格蘭切爾西(2011/2012賽季)能夠連續兩年先奪得歐冠冠軍後奪得歐聯冠軍。
11.歷史上歐冠聯賽尚未出現同國球隊包攬四強的情況,曾經出現過5次同國三支球隊打入四強的情況,其中西、意、英各有一次三支球隊打入四強並包攬決賽的盛況:
1999/2000賽季——、、(同為西班牙球隊,包攬決賽)
2002/2003賽季——、、(同為義大利球隊,包攬決賽)
2006/2007賽季——、、(同為英格蘭球隊,冠軍義大利ac米蘭)
2007/2008賽季——曼聯、切爾西、利物浦(同為英格蘭球隊,包攬決賽)
2008/2009賽季——曼聯、切爾西、(同為英格蘭球隊,冠軍西班牙巴塞隆納)
歷史上歐洲冠軍杯和歐冠聯賽曾經出現過28次同聯賽德比(11次英格蘭俱樂部之間,9次西班牙俱樂部之間,5次義大利俱樂部之間,2次德國俱樂部之間,1次法國俱樂部之間),其中決賽出現過五次:
1999/2000賽季決賽 —皇家馬德里對瓦倫西亞(同為西班牙球隊)
2002/2003賽季決賽 —ac米蘭對尤文圖斯(同為義大利球隊)
2007/2008賽季決賽 —曼聯對切爾西(同為英格蘭球隊)
2012/2013賽季決賽 —拜仁慕尼黑對多特蒙德(同為德國球隊)
2013/2014賽季決賽 —馬德里競技對皇家馬德里(同為西班牙球隊)
2015/2016賽季決賽 —馬德里競技對皇家馬德里(同為西班牙球隊)
其餘的23次中有五次同城德比(從觀眾支持角度看,雙方同為主場球隊),包括:
1958/1959賽季——皇家馬德里對馬德里競技(半決賽,同為西班牙馬德里球隊)
2002/2003賽季——ac米蘭對國際米蘭(半決賽,同為義大利米蘭球隊)
2003/2004賽季——切爾西對阿森納(四分之一決賽,同為英格蘭倫敦球隊)
2004/2005賽季——ac米蘭對國際米蘭(四分之一決賽,同為義大利米蘭球隊)
2013/2014賽季——皇家馬德里對馬德里競技(決賽,同為西班牙馬德里球隊)
2015/2016賽季——皇家馬德里對馬德里競技(決賽,同為西班牙馬德里球隊)
12.切爾西以衛冕冠軍的身份參加2012/2013賽季的歐冠小組賽,可惜小組未能出線,成為歐冠改制以來首支未能晉級淘汰賽階段的歐冠衛冕冠軍。但是他們戰勝本菲卡捧起2012/2013賽季的歐洲聯賽冠軍獎盃,成為歷史上首支連續兩年先奪得歐冠冠軍後奪得歐洲聯賽冠軍的球隊。
13.拜仁慕尼黑與多特蒙德會師2012/2013賽季歐冠決賽,這是歐冠(包括改制前的冠軍杯)歷史上首次出現兩支德甲球隊會師決賽的情景。
14.1992/1993賽季歐冠決賽,馬賽憑藉博利的頭球以1:0擊敗ac米蘭,成為迄今唯一獲得歐冠冠軍的法甲球隊。同年,馬賽因俱樂部行賄瓦朗榭訥的醜聞被法國足協勒令降入乙級,歐足聯剝奪了馬賽1993/1994賽季參加歐戰的權利,國際足聯也取消了其豐田杯參賽資格,並由ac米蘭遞補代表歐洲參加當年的豐田杯,但是其歐冠冠軍並沒有被剝奪。
15.2013/2014賽季小組賽階段,那不勒斯與阿森納,多特蒙德,馬賽同在f組,被稱為“死亡之組”,小組賽結束後,除了一分未得的馬賽以外,本組的其餘3支球隊最終同積12分,但結果卻大不相同:贏球的那不勒斯無法改變“悲劇”的命運,成為繼1997/1998賽季的巴黎聖日耳曼後第一支小組賽積12分仍遭淘汰的球隊。
16.最多次成為亞軍的球隊是義大利尤文圖斯,獲得六屆亞軍,葡萄牙本菲卡、和德國拜仁慕尼黑緊隨其後,他們都是五屆亞軍。
17.英格蘭的阿斯頓維拉是歷屆歐洲冠軍杯/歐冠聯賽冠軍隊伍當中本土聯賽成績最差的球隊,他們在1981/1982賽季1:0擊敗拜仁慕尼黑奪得歐冠杯冠軍,但另一方面在英甲聯賽只取得第十一名。
18.曼聯在1998/1999賽季賽季成為首支以非本土聯賽冠軍或衛冕冠軍身份參加賽事而奪得冠軍的球隊,1998年其在英格蘭超級聯賽以聯賽亞軍身份參加下個賽季的歐冠聯賽賽事。
19.2015/16賽季,巴薩、皇馬、馬競直接晉級歐冠正賽,塞維亞因為上賽季的歐聯杯冠軍,獲得一張歐冠正賽的門票,瓦倫西亞在附加賽遭遇實力不俗的摩納哥,最終蝙蝠軍團主場3-1,客場1-2,總比分4-3的優勢晉級正賽。本賽季將有五支來自西甲的球隊參加歐冠正賽,這還是歐冠歷史上第一次出現5支同一聯賽球隊征戰的情況。
人物
1、前皇家馬德里隊長(francisco gento)是目前奪得最多歐冠冠軍獎盃的球員,先後於1956年至1960年及1966年效力皇家馬德里時六次奪得冠軍。
2、前皇家馬德里隊長亨托及前隊長保羅·是目前晉身歐冠/歐冠杯決賽次數最多的球員,他們先後帶領所屬球隊總共八次晉身決賽。
3、及其兒子保羅·馬爾蒂尼是唯一的同時以隊長身份奪得歐冠杯/歐冠冠軍的父子。塞薩爾·馬爾蒂尼於1962/1963賽季帶領ac米蘭摘得桂冠,40年後的2002/2003賽季保羅·馬爾蒂尼再一次帶領ac米蘭奪得冠軍,巧合的是這兩場決賽剛巧在英國舉行,前者在倫敦,後者在。
4、曾經在1977年、1978年及1981年帶領的三奪歐冠杯,是第一位三奪冠軍獎盃的主帥。安切洛蒂於2003年、2007年帶領ac米蘭、2014年帶領皇家馬德里奪得冠軍。
5、荷蘭中場球員是唯一一位先後效力三家俱樂部而奪得歐冠冠軍的球員,包括1995年的、1998年的以及2003年和2007年的。
6、、和安切洛蒂是帶領球隊參加歐冠決賽次數最多的主教練。里皮於1996年、1997年、1998年和2003年帶領尤文圖斯殺入決賽,並在1996年奪冠;弗格森於1999年、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帶領曼聯殺入決賽,並在1999年和2008年奪冠;安切洛蒂於2003年、2005年、2007年帶領ac米蘭,2014年帶領皇家馬德里殺入決賽,並在除2005年以外的其它三屆均奪冠。
7、2005/2006賽季的成為首支參加過全部三圈外圍賽而晉級淘汰賽階段的球隊(由1999/2000賽季開始)。
8、門將在2007年12月11日對的比賽中,以43歲253天的年齡成為歐冠上陣的最年老球員。
9、在2009年成為史上第一位首次帶隊參加歐冠便奪得冠軍的主教練;2015年,複製這一神跡。
10、奧地利人、德國人、葡萄牙人、德國人海因克斯、義大利人安切洛蒂是如今僅有的五位率領不同球隊獲得歐冠冠軍的主教練。1970年和1983年哈佩爾曾分別率和漢堡奪魁;希帥1997年帶領奪冠,2001年率成功登頂;而穆帥則先在2004年率波爾圖奪冠,又在2010年帶領國際米蘭在事隔45年後重返歐洲之巔;海因克斯在1997/1998賽季率領皇家馬德里奪得冠軍杯,2013年率領拜仁慕尼黑再奪歐冠;安切洛蒂在2002/2003、2006/2007賽季率領ac米蘭兩次奪冠,2014年帶領皇家馬德里取得隊史第十次歐冠。
11、有六人分別以球員和主教練身份奪得歐冠,分別是米塔爾·穆尼奧斯(1956、1957年作為皇家馬德里球員奪冠,1960、1966年作為皇家馬德里主教練奪冠)、(1963、1969年作為ac米蘭球員奪冠,1985年作為尤文圖斯主教練奪冠)、克魯伊夫(1971、1972、1973年做為阿賈克斯球員奪冠,1992年做為巴塞隆納主教練奪冠)、(1989、1990年作為ac米蘭球員奪冠,2003、2007年作為ac米蘭主教練、2014作為皇家馬德里主教練奪冠)、(1989、1990年做為ac米蘭球員奪冠,1995年作為阿賈克斯球員奪冠,2006年作為巴塞隆納主教練奪冠)和(1992年做為巴塞隆納球員奪冠,2009、2011年作為巴塞隆納主教練奪冠)。
12、最年輕的歐冠冠軍主教練是略倫特,他在首屆歐冠中率領皇家馬德里奪冠時年僅36歲184天。
13、2015年9月30日,在波爾圖2:1擊敗切爾西的比賽中,卡西利亞斯第152次在歐冠出場,他超越哈維成為歐冠歷史上出場次數最多的球員。
進球
1、第一位在歐冠杯中大演的球員是在1955年9月7日效力budapesti voros lobogo(即現時mtk布達佩斯)的(péter palotás)所創下,當時在對陣的隊時,個人連入三球協助球隊以6:3擊敗對手。
2、第一位在歐冠中上演大四喜的球員是當時效力於ac米蘭的馬爾科·范·巴斯滕,他在1992年11月25日對陣哥德堡的比賽中獨中四元,幫助球隊在主場以4:0掀翻對手,成為了冠軍聯賽史上第一位上演大四喜的球員。
3、歐冠最快的進球由效力的荷蘭前鋒所創下,他在2007年3月7日一場1/8決賽次回合對中以10.2秒射入。而在伊斯坦堡的決賽中開場不到1分鐘攻進的球是歐冠決賽最快的進球。
4、歐冠單場進球最多的球員是巴塞隆納的,2011/2012賽季的1/8決賽次回合,巴塞隆納7:1戰勝德國的,梅西打進了巴塞隆納的第1、2、3、5、7個進球,這五粒進球使他成為歐冠聯賽歷史上第一個在一場比賽中獨中五元的球員。
5、歐冠決賽單場進球最多的球員是皇家馬德里的,1959/1960賽季的歐洲冠軍杯決賽,皇家馬德里7:3擊敗德國的,普斯卡什打進了皇家馬德里的第3個至第6個進球,這4個進球使他成為歐冠決賽單場進球最多的人。
6、歐冠單賽季進球最多的是的葡萄牙球星在2013/2014賽季打進17球。
7、歐冠第一射手是(71球),第二是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68球)。歐戰第一射手同樣是的勞爾(76球),超越(70球)成為歐戰第一射手(有的是超級盃、聯盟杯打進的)。
8、歐冠年齡最大的進球者是。在2011/2012賽季歐冠小組賽曼聯客場1:1戰平的比賽中,37歲289天的吉格斯在第42分鐘幫助曼聯扳平比分。
神奇定律
2012/2013賽季歐冠決賽,憑藉的絕殺,拜仁以2:1的比分艱難取勝,時隔12年之後再度捧起歐冠冠軍獎盃。其實早在這場決賽之前,拜仁和多特蒙德分別淘汰巴薩和皇馬殺入決賽時,人們就已經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定律——來自歐冠決賽承辦國的球隊將獲得下賽季歐冠冠軍。
從2008/2009賽季開始,這一神奇的定律就開始顯靈,那個賽季,巴薩在義大利羅馬奧林匹克球場擊敗曼聯捧起歐冠冠軍。隨後的2009/2010賽季,決賽移師西班牙馬德里伯納烏球場,來自義大利的球隊國際米蘭以2-0的比分擊敗拜仁,既1956年後再次舉起大耳朵杯,同時也將這一神奇規律延續。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的清楚,巴薩在英國倫敦溫布利球場3:1擊敗曼聯再度登頂歐洲之巔。在2011/2012個賽季,坐鎮主場安聯球場的拜仁則是在點球大戰不敵切爾西,而2012/2013賽季拜仁的稱霸則將這一定律延續。隨著2013/2014賽季馬競淘汰切爾西,這一定律失靈。
除了這一神奇定律外,拜仁的奪冠也讓歐冠賽場所謂的“”得以延續,從2007/2008賽季開始,只要有球隊能夠在淘汰賽中擊敗巴薩,那么他們就會成為最終的冠軍,否則冠軍則是屬於巴薩。2007/2008賽季,曼聯在半決賽中淘汰巴薩,隨後點球戰勝切爾西奪冠。2008/2009賽季,巴薩決賽2:0擊敗曼聯登頂。2009/2010賽季,國米在半決賽擊敗巴薩後,決賽封王。2010/2011賽季,巴薩決賽3:1勝曼聯奪冠。2011/2012賽季,切爾西半決賽擊敗巴薩,決賽點球勝拜仁。2012/2013賽季,拜仁則是在半決賽總比分7:0橫掃巴薩,在決賽中完成捧杯,再次印證這一神奇定律。而由於2013/2014賽季,1/4決賽淘汰巴塞隆納的馬德里競技最終在決賽中不敵同城死敵皇家馬德里,這一定律已失效。
改制
台北時間2016年8月26日,歐足聯官方宣布,已經正式批准歐冠改革,從2018/19賽季起,歐戰積分排名前四的四大聯賽的前四名將直接進入歐冠小組賽。
歐足聯宣布2018/19、2019/20、2020/21三個賽季將開始執行新的歐冠賽制,這個改革方案由歐足聯俱樂部峰會和歐足聯俱樂部協會委員會推薦,已經被歐足聯執行委員會批准。
按照目前各聯賽的排名,新的歐冠賽制意味著意甲將在現在的基礎上增加1個歐冠名額,且西甲、德甲和英超的第四名將無須再參加附加賽,歐洲前四聯賽將占據小組賽一半名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新的賽制會在2018/19賽季開始執行,因此意味著本賽季四大聯賽的歐冠、歐聯名額不會有變化。
主要改革點如下:
1.歐羅巴聯賽冠軍將直接獲得下賽季歐冠小組賽資格(目前為至少進入歐冠附加賽階段);
2.歐足聯歐戰積分排名前四聯賽的前四名俱樂部將直接進入歐冠小組賽階段;
3.新的歐戰賽事準入細節將會在年底前完成;
4.新的俱樂部歐戰積分系統:俱樂部積分將主要以自身戰績為準(刪除過去計算方法當中足協歐戰積分的20%這一加成,除非俱樂部積分低於20%的足協積分);
5.歐戰積分當中將考慮歷史戰績中的成功因素(曾經獲得歐聯冠軍或歐冠冠軍的球隊將獲得一定加成)
6.歐冠和歐聯的獎金分成將會有顯著提升;
7.新的獎金分成系統(參加費、表現費、俱樂部積分和轉播分成)將更加重視實際戰績,與此同時,轉播分成將會減少。
雖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歐足聯強調,歐冠和歐聯的參賽球隊數量不會變化,每個聯賽參加歐冠的球隊也最多只能有5支,淘汰賽的賽制也不會改變。
新的歐冠賽制毫無疑問將使得傳統豪門獲得更大優勢,媒體普遍認為,歐足聯希望通過改制來避免歐洲豪門自行組建超級聯賽,與此同時,新的歐戰賽制也有望獲得更多轉播收入,通過增加分成等手段,也可減緩歐冠冠軍獎金遠不如聯賽冠軍的尷尬情況。
歷屆回顧
1955-1956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56-1957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57-1958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58-1959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59-1960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60-1961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61-1962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62-1963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63-1964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64-1965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65-1966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66-1967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67-1968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68-1969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69-1970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70-1971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71-1972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72-1973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73-1974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74-1975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75-1976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76-1977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77-1978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78-1979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79-1980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0-1981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1-1982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2-1983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3-1984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4-1985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5-1986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6-1987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7-1988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8-1989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9-1990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80-1981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90-1991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90-1991賽季歐洲冠軍杯 | 1992-1993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1993-1994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1994-1995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1995-1996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1996-1997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1997-1998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1998-1999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1999-2000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00-2001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01-2002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02-2003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03-2004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04-2005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05-2006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06-2007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07-2008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08-2009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09-2010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2010-2011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
2014-2015賽季歐洲冠軍聯賽 |
歐賽紀錄
不敗紀錄
2015年11月4日,1:0小勝之後,皇馬歐冠小組賽已經連續19場不敗,這個數字超越巴塞隆納創造了新紀錄。
決賽次數
決賽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旬舉行,決賽兩隊球隊於事先選定的球場比賽,球場必須為五星級球場並會被視為中立場地。參賽隊伍可獲得包括電視轉播權以及門票提成等多項收入。奪得最多冠軍的是先後12次稱霸的西班牙勁旅皇家馬德里,最早的五屆冠軍均由該俱樂部獲得。
衛冕冠軍
台北時間2017年6月4日,皇家馬德里4-1大勝,奪得本賽季歐洲冠軍杯冠軍,這是皇馬近4年來第3個歐冠冠軍,俱樂部歷史上第12次歐冠冠軍,也成為歐冠改制以來第一支成功衛冕歐冠冠軍的球隊。
俱樂部 | 冠軍 | 年份 | 亞軍 | 年份 |
---|---|---|---|---|
13 | 1956,1957,1958,1959,1960,1966,1998,2000,2002,2014,2016,2017,2018 | 3 | 1962,1964,1981 | |
7 | 1963,1969,1989,1990,1994,2003,2007 | 4 | 1958,1993,1995,2005 | |
5 | 1974,1975,1976,2001,2013 | 5 | 1982,1987,1999,2010,2012 | |
5 | 1992,2006,2009,2011,2015 | 3 | 1961,1986,1994 | |
5 | 1977,1978,1981,1984,2005 | 3 | 1985,2007,2018 | |
4 | 1971,1972,1973,1995 | 2 | 1969,1996 | |
3 | 1964,1965,2010 | 2 | 1967,1972 | |
3 | 1968,1999,2008 | 2 | 2009,2011 | |
2 | 1985,1996 | 7 | 1973,1983,1997,1998,2003,2015.2017 | |
2 | 1961,1962 | 5 | 1963,1965,1968,1988,1990 | |
2 | 1979,1980 | - | ||
2 | 1987,2004 | - | ||
1 | 1967 | 1 | 1970 | |
1 | 1983 | 1 | 1980 | |
1 | 1986 | 1 | 1989 | |
1 | 1993 | 1 | 1990 | |
1 | 1997 | 1 | 2013 | |
1 | 2012 | 1 | 2008 | |
1 | 1970 | - | ||
1 | 1982 | - | ||
1 | 1988 | - | ||
1 | 1991 | - | ||
- | 3 | 1974,2014,2016 | ||
- | 2 | 1956,1959 | ||
瓦倫西亞 | - | 2 | 2000,2001 | |
- | 1 | 1957 | ||
- | 1 | 1960 | ||
- | 1 | 1966 | ||
- | 1 | 1971 | ||
- | 1 | 1975 | ||
- | 1 | 1976 | ||
- | 1 | 1977 | ||
- | 1 | 1978 | ||
- | 1 | 1979 | ||
- | 1 | 1984 | ||
- | 1 | 1992 | ||
- | 1 | 2002 | ||
- | 1 | 2004 | ||
- | 1 | 2006 |
按所在協會
俱樂部所在足協 | 奪冠 | 俱樂部 | 亞軍 |
---|---|---|---|
西班牙 | 18 | 皇家馬德里13次,巴塞隆納5次 | 11 |
義大利 | 12 | ac米蘭7次、國際米蘭3次、尤文圖斯2次 | 16 |
12 | 利物浦5次、曼聯3次、諾丁漢森林2次、阿斯頓維拉1次、切爾西1次 | 8 | |
德國 | 7 | 拜仁慕尼黑5次、漢堡1次、多特蒙德1次 | 10 |
荷蘭 | 6 | 阿賈克斯4次、費耶諾德1次、埃因霍溫1次 | 2 |
4 | 本菲卡2次、波爾圖2次 | 5 | |
法國 | 1 | 馬賽1次 | 5 |
1 | 凱爾特人1次 | 1 | |
1 | 布加勒斯特星1次 | 1 | |
1 | 貝爾格勒紅星1次 | 1 | |
希臘 | - | 1 | |
- | 1 | ||
- | 1 |
歷屆成績
1955-56賽季 | 4-3 | ||||
1956-57賽季 | 2-0 | ||||
1957-58賽季 | 3-2 (加時) | ||||
1958-59賽季 | 2-0 | ||||
1959-60賽季 | 7-3 | ||||
1960-61賽季 | 3-2 | ||||
1961-62賽季 | 5-3 | ||||
1962-63賽季 | 2-1 | ||||
1963-64賽季 | 3-1 | ||||
1964-65賽季 | 1-0 | / | |||
1965-66賽季 | 2-1 | ||||
1966-67賽季 | 2-1 | ||||
1967-68賽季 | 4-1 (加時) | ||||
1968-69賽季 | 4-1 | ||||
1969-70賽季 | 2-1 | / | |||
1970-71賽季 | 2-0 | ||||
1971-72賽季 | 2-0 | ||||
1972-73賽季 | 1-0 | ||||
1973-74賽季 | 1-1 (重賽4-0) | ||||
1974-75賽季 | 2-0 | ||||
1975-76賽季 | 1-0 | ||||
1976-77賽季 | 3-1 | ||||
1977-78賽季 | 1-0 | ||||
1978-79賽季 | 1-0 | ||||
1979-80賽季 | 1-0 | ||||
1980-81賽季 | 1-0 | ||||
1981-82賽季 | 1-0 | ||||
1982-83賽季 | 1-0 | ||||
1983-84賽季 | 1-1 (點球4-2) | 羅馬 | |||
1984-85賽季 | 1-0 | ||||
1985-86賽季 | 0-0 (點球2-0) | ||||
1986-87賽季 | 2-1 | ||||
1987-88賽季 | 0-0 (點球5-4) | ||||
1988-89賽季 | 4-1 | ||||
1989-90賽季 | 1-0 | ||||
1990-91賽季 | 0-0 (點球5-3) | ||||
1991-92賽季 | 1-0 (加時) | ||||
1992-93賽季 | 1-0 | ||||
1993-94賽季 | 4-0 | ||||
1994-95賽季 | 1-0 | ||||
1995-96賽季 | 1-1 (點球4-2) | ||||
1996-97賽季 | 3-1 | ||||
1997-98賽季 | 1-0 | ||||
1998-99賽季 | 2-1 | ||||
1999-00賽季 | 3-0 | 瓦倫西亞 | |||
2000-01賽季 | 1-1 (點球5-4) | 瓦倫西亞 | / | ||
2001-02賽季 | 2-1 | ||||
2002-03賽季 | 0-0 (點球3-2) | ||||
2003-04賽季 | 3-0 | ||||
2004-05賽季 | 3-3 (點球3-2) | ||||
2005-06賽季 | 2-1 | ||||
2006-07賽季 | 2-1 | ||||
2007-08賽季 | 1-1 (點球6-5) | ||||
2008-09賽季 | 2-0 | ||||
2009-10賽季 | 2-0 | ||||
2010-11賽季 | 3-1 | ||||
2011-2012賽季 | 1-1 (點球4-3) | ||||
2012-2013賽季 | 2-1 | ||||
2013-2014賽季 | 4-1(加時) | ||||
2014-15賽季 | 3-1 | ||||
2015-16賽季 | 1-1(點球5-3) | / | |||
2016-17賽季 | 4-1 | ||||
2017-18賽季 | 3-1 | nsk奧林匹克體育場 |
歷屆金靴
賽季 | 球員姓名 | 進球數 | 球員所效力俱樂部 |
---|---|---|---|
1955-56 | 8 | () | |
1956-57 | 維奧勒特 | 9 | () |
1957-58 | 10 | (西班牙) | |
1958-59 | 10 | (法國) | |
1959-60 | 12 | (西班牙) | |
1960-61 | 11 | () | |
1961-62 | 7 | (西班牙) | |
(西班牙) | |||
特哈達 | (西班牙) | ||
施特雷爾 | (德國) | ||
漢森 | 博爾德克魯本1913(丹麥) | ||
1962-63 | 14 | (義大利) | |
1963-64 | 7 | (義大利) | |
(西班牙) | |||
() | |||
1964-65 | 9 | () | |
() | |||
1965-66 | 7 | () | |
() | |||
1966-67 | 西姆斯特 | 6 | () |
1967-68 | 6 | () | |
1968-69 | 9 | () | |
1969-70 | 7 | () | |
1970-71 | 10 | (希臘) | |
1971-72 | 5 | () | |
() | |||
杜納伊 | 烏伊佩斯特() | ||
1972-73 | 12 | (德國) | |
1973-74 | 8 | (德國) | |
1974-75 | 5 | (德國) | |
馬卡羅夫 | 阿拉拉特葉里溫(亞美尼亞) | ||
1975-76 | 6 | (德國) | |
1976-77 | 5 | (德國) | |
庫西諾塔 | () | ||
1977-78 | 5 | (德國) | |
1978-79 | 蘇爾塞 | 11 | () |
1979-80 | 10 | (荷蘭) | |
1980-81 | 6 | () | |
() | |||
麥科德蒙 | () | ||
1981-82 | 7 | () | |
1982-83 | 6 | (義大利) | |
1983-84 | 索科爾 | 6 | (蘇聯) |
1984-85 | 7 | () | |
(義大利) | |||
1985-86 | 6 | () | |
1986-87 | 7 | () | |
1987-88 | 4 | () | |
() | |||
費雷利 | (法國) | ||
麥克伊斯特 | () | ||
(西班牙) | |||
() | |||
() | |||
1988-89 | 10 | (義大利) | |
1989-90 | 6 | (法國) | |
(荷蘭) | |||
1990-91 | 6 | (法國) | |
施華洛斯基蒂羅爾() | |||
1991-92 | 7 | (法國) | |
() | |||
1992-93 | 7 | (荷蘭) | |
1993-94 | 8 | (西班牙) | |
魯弗爾 | (德國) | ||
1994-95 | 7 | (法國) | |
1995-96 | 9 | (荷蘭) | |
1996-97 | 5 | (西班牙) | |
1997-98 | 10 | (義大利) | |
1998-99 | 8 | () | |
() | |||
1999-00 | 10 | (西班牙) | |
() | |||
(西班牙) | |||
2000-01 | 7 | (西班牙) | |
2001-02 | 10 | () | |
2002-03 | 12 | () | |
2003-04 | 9 | (法國) | |
2004-05 | 8 | () | |
2005-06 | 9 | (義大利) | |
2006-07 | 10 | (義大利) | |
2007-08 | 8 | () | |
2008-09 | 9 | (西班牙) | |
2009-10 | 8 | (西班牙) | |
2010-11 | 12 | (西班牙) | |
2011-12 | 14 | (西班牙) | |
2012-13 | 12 | (西班牙) | |
2013-14 | 17(最高進球記錄) | (西班牙) | |
2014-15 | 10 | 巴塞隆納(西班牙) | |
皇家馬德里(西班牙) | |||
巴塞隆納(西班牙) | |||
2015-16 | 16 | 皇家馬德里(西班牙) | |
2016-17 | 12 | 皇家馬德里(西班牙) | |
2017-18 | 15 | 皇家馬德里(西班牙) |
總射手榜
1排名 | 球員 | 總進球數 |
---|---|---|
1 | c羅 | 120 |
2 | 梅西 | 100 |
3 | 勞爾 | 71 |
4 | 范尼斯特魯伊 | 56 |
5 | 本澤馬 | 56 |
6 | 亨利 | 50 |
7 | 迪斯蒂法諾 | 49 |
8 | 伊布拉希莫維奇 | 48 |
9 | 舍甫琴科 | 48 |
10 | 尤西比奧 | 46 |
11 | 因扎吉 | 46 |
12 | 德羅巴 | 42 |
13 | 皮耶羅 | 41 |
14 | 普斯卡什 | 36 |
15 | 蓋德穆勒 | 34 |
16 | 莫倫特斯 | 33 |
17 | 亨托 | 30 |
18 | 卡卡 | 30 |
19 | 克魯伊維特 | 29 |
20 | 特雷澤蓋 | 29 |
21 | 馬凱 | 29 |
22 | 魯尼 | 29 |
23 | 埃托奧 | 29 |

(數據截止2018年5月27日,數據均為正賽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