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損,少輕薄,利口無行。梁朝時,以牒刺篇詠出入於內臣之門,繇是浪得虛譽,時人目之為“李羅隱”。
基本介紹
- 本名:李知損
- 別稱:李羅隱
- 字號:化機
- 所處時代:五代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大梁
李知損其人,《五代史補》記李知損,
李知損其人
累為籓鎮從事,入拜左補闕,歷刑部兵部員外郎、度支判官、右司郎中。坐受榷鹽使王景遇厚賂,謫於。漢初歸朝,除右司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廣順中,拜右諫議大夫。時為樞密使,知損以與峻有舊,遂指峻求使於,峻為上言。太祖素聞知損所為,甚難之。峻曰:“此人如或辱命,譴之可也。”太祖重違其請,遂可之。知損既受命,大恣其荒誕之意,遂假資於人,廣備行李。及即路,所經州郡,無不強貸,又移書於青州,借錢百萬。及在,行止穢雜。王峻聞而奏之,乃責授棣州司馬。世宗即位,切於求人,素聞知損,好上封事,謂有可采,且欲聞外事,即命征還,遽與復資。數月之間,日貢章疏,多斥讟貴近,自謀進取,又上章求為過海使。世宗因發怒,仍以其醜行日彰,故命除名,配沙門島。知損將行,謂所親曰:“余嘗遇善相者,言我三逐之後,當居相位,余自此而三矣,子姑待我。”後歲余,卒于海中,其庸誕也如此。後晉出宗(946年)任均州司戶員外。
《五代史補》記李知損
《五代史補》:李知損,官至諫議大夫,好輕薄,時人謂之“李羅隱”。至於親友間往還簡牘,往往引里巷常談,謂之。常有朝士奉使回,以為贈,其意猶望卻回。知損覺之,且貽書謝之曰:“在小子一時間卻擬送去,恐大官兩羅里更不將來。”乾祐中,奉使鄭州,時宋彥筠為節度。彥筠小字忙兒,因宴會,彥筠酒酣,輒問曰:“眾人何為號足下為?”對曰:“下官平素好為詩,其格致大抵如羅隱,故人為號。”彥筠曰:“不然,蓋為足下輕薄如羅隱耳。”知損大怒,厲聲曰:“只令公,人皆謂之宋忙兒,未必便能放牛。”滿座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