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地級市,是和具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遊城市,位於中部、與交匯處,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之稱,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 。
揚州,古稱、、,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首批,揚州段入選名錄;揚州列入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
揚州是重要組成部分、成員城市和城市,是東線工程水源地。下轄、、3個市轄區和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是獲獎城市、、中國溫泉名城。
揚州成功舉辦2017年、、,2018年、、,將舉辦。
2017年公布,揚州市位列第45位。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揚州
- 外文名稱:yangzhou,yangchow
- 別名:廣陵、江都、維揚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中國、
- 下轄地區:3個市轄區、1個縣、2個縣級市
- 政府駐地:文昌西路8號
- 電話區號:0514
- 郵政區碼:225000
- 地理位置:中部,下游東岸
- 面積:6634平方公里
- 人口:常住450.82萬 戶籍459.98萬(2017年)
- 方言:江淮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等
- 機場:、
- 火車站:、、、、
- 車牌代碼:蘇k
- gdp:5064.92億元(2017年)
- 市樹市花:、楊柳;、
- 市歌:
- 高等學府:、
- 歷史名人:、、、等
- 行政代碼:321000
- 雙擁共建標誌:、
- 主要港口:、、等
- 市委書記:
- 市長:
- 最高建築:(300米)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氣候,地形地貌,自然災害,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淡水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人民生活,郵電事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橋樑,鐵路,航空,水運,好巴士,捷運(規劃),文化藝術,地方民歌,文化遺產,風俗習慣,地方方言,旅遊,旅遊景點,節慶活動,小吃特產,城市榮譽,友好城市,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揚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15年是建城2500年,古代有時作楊州(按:漢碑中楊字皆從“木”,從“手”系後人所改,有詳細考證),相當於現在的“省”。據唐代杜佑《》所載,在古揚州地域內,設有三十九個郡府,一百九十六個縣。這個揚州雖然包容了後的揚州(今揚州),但和隋朝後那個繁華的揚州城(今揚州)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唐朝揚州

春秋時,稱“”(後建立,邗國為周代的方國之一,後被吳所滅,建吳都)。
、時稱“廣陵”、“”等,東晉、置“”,周時稱“”。漢武帝時,在全國設,其中有部,東漢時治所在(今安徽),末年治所遷至壽春(今安徽)、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國時魏、吳各置揚州,魏的治所在,吳的治所在(今江蘇)。西晉滅吳後,治所仍在建鄴(曾改名建業,後又改名建康,今南京)。
隋開皇九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今南京)。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至此,完成了歷史上的揚州和今天的揚州在名稱區劃、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統一。歷史上繁華的揚州城,即今揚州市老城區-廣陵區。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10道,揚州屬淮南道。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揚州為。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廣陵郡復改揚州。唐末,江淮大亂。昭宗天復二年(902年),淮南節度使在揚州受封吳王。天祐十六年(919年),(隆演,楊行密次子)正式建吳國,以江都為國都,改揚州為,改元武義。三年(937年),滅吳,以金陵(今南京市)為,以揚州為東都。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後周改江都府仍為揚州。
宗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國為十道,揚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又分全國為15路,揚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東、西兩路,揚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後,江都縣析出,揚州增領廣陵、2縣。文昌閣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定揚州大都督府。次年,改大都督府為揚州路總管府,領高郵府和、、、、(今上海市)5州,並直領、泰興2縣。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軍占領揚州,改揚州路為淮南翼元帥府,尋改淮海府,屬江南行中書省。二十一年,淮海府改維揚府。二十六年,改稱揚州府。揚州府領、通州、泰州3州及江都、泰興、儀真、、、寶應、興化、六合、崇明9縣。
洪武元年(1368年),罷除江南行中書省,設定京師(後改南京),屬之。二十三年,分六合屬,崇明屬,揚州府領3州7縣,並直轄江都、儀真、,高郵州領寶應、,泰州領,通州領海門縣。
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順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弘光朝兵部尚書史可法督率揚州軍民抗禦清軍圍攻的守衛戰失敗以後,清軍對內的人民展開了慘無人道的,當時的倖存者所著《揚州十日記》中記載屠殺共持續十日,故史稱此事件為“揚州十日”,此劫揚州死難八十萬人。
1645年,清政府設立,揚州府屬之。
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正式分為江蘇、安徽二省,揚州府屬江蘇省。
鹹豐三年(1853年)四月,攻占揚州,曾改揚州府為揚州郡,改甘泉縣為甘泉天縣,歷時8個多月。清末,揚州府領高郵州、泰州和江都、甘泉、天長(滁州)、儀征、興化、寶應、東台縣,俗稱“揚八屬”。
瘦西湖五亭橋

宣統三年九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揚州光復。二十日,揚州軍政分府宣布成立,隸屬鎮江都督管轄。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揚州府,並甘泉入江都縣,原揚州府所屬各縣直隸江蘇省。民國3年6月,江蘇省分為5道,江都縣屬淮揚道。
民國38年(1949年)1月25日,江都縣城(揚州)解放。27日,設立揚州市,隸屬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同年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改稱蘇中行政區揚州行政專區,專員公署駐揚州市。
1950年1月,揚州專區與劃出如皋、海安給南通專區,劃出東台、台北(今大豐)給鹽城專區以後的泰州專區合併,劃出六合縣給揚州,並劃出給南京。揚州專區轄揚州市、、興化縣、、寶應縣、、、、、、六合縣2市9縣。
1956年3月,江都縣析為江都、邗江2縣。1960年4月,寶應縣、高郵縣析湖西地區為金湖縣。1966年3月,儀征、六合、金湖3縣劃給新設立的六合地區。1971年,六合地區撤銷,儀征、六合2縣劃回揚州地區。1975年,六合縣劃歸南京市,揚州地區轄2市9縣。
1983年3月,江蘇省改革地市體制,調整行政區劃,揚州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原屬揚州地區的和、、、高郵、、寶應、、興化、9個縣劃歸揚州市管轄。揚州市改由省管轄,設和郊區。1986年4月,儀征縣撤縣設市。1987年12月,興化縣撤縣設市。1991年4月,高郵縣撤縣設市。1992年9月,泰興縣撤縣設市。1993年8月,靖江縣撤縣設市。1994年4月,江都縣撤縣設市。1994年7月,泰縣撤縣設立姜堰市。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揚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縣級泰州市,設立地級泰州市,原由揚州市代管的泰興、姜堰、靖江、興化4個縣級市劃歸泰州市管轄。揚州市設廣陵區、郊區(2002年更名),轄寶應縣、,代管儀征、高郵、江都3個縣級市。
2000年12月,邗江縣撤銷縣建制,改設揚州市。揚州市共轄廣陵、邗江、維揚3個區和寶應1個縣,代管儀征、高郵、3個縣級市。
2011年11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將揚州市邗江區的泰安、頭橋、沙頭、李典、杭集5個鎮併入揚州市廣陵區。撤銷揚州市,將原維揚區的行政區域與劃出5個鎮的邗江區合併。
2016年11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揚州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為全國第130座、江蘇省第1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揚州第2座國家。
行政區劃
【主詞條:、、】
截至2018年5月,揚州市下轄、、3個市轄區和寶應1個縣,代管高郵、2個縣級市。全市共有62個鎮、4個鄉和17個街道。全市總面積6634,其中市轄區面積2310。
包括1個縣級市和1個縣,分別是、。
包括3個和1個縣級市,分別是、、和。
揚州市另轄多個功能區(非民政部註冊在案的),如下:
- 國家級開發園區(4個):、、、揚州綜合保稅區
- 省級高新區(3個):、(省級高新區)、
- 省級經濟開發區(8個):、(享有省級開發區優惠政策)、、、、、江都經濟開發區、維揚經濟開發區
- 省級園區:
- 市級經濟開發區:、、、、、、、儀征高新技術開發區
縣市區 | 面積(平方千米) | 人口 (萬人) | 郵政編碼 | 政府駐地 | 街道 | 鎮 | 鄉 |
---|---|---|---|---|---|---|---|
341.96 | 49.82 | 225002 | 四望亭路40號 | 、、、 | 、、、沙頭鎮、、 | ||
536 | 68.77 | 225000 | 邗江中路338號 | 、、、、、、、、竹西街道 | 、、、、、、楊廟鎮 | 、、 | |
1332.5 | 106.9285 | 225200 | 龍川北路 | 、、、、、、、、、、、、 | |||
120.2 | 215000 | 、 | 、、 | ||||
約1468 | 90.72 | 225800 | 寶應大道88號 | 、、、、、、、、、、、、、 | |||
901 | 56.4240 | 211400 | 解放東路300號 | 、 | 、、、、、、、、 | ||
1963(其中水域 788) | 81.818 | 225600 | 海潮東路28號 | 、 | 、、、、、、、、、 | ||
備註 | 人口數據為2013年版本。 |
地理環境
位置
揚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位於北岸、南端。市域在北緯32度15分至33度25分、東經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間。志光村龍華組確定為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點。東部與市、市毗鄰;南部瀕臨長江,與市隔江相望;西南部與南京市相連;西部與省市交界;西北部與市接壤。揚州城區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北緯32度24分、東經119度26分。全市東西最大距離8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5千米,總面積6591.21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2305.6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132.0平方千米)、縣(市)面積4285.53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95.2平方千米)。陸地面積4856.2平方千米,占73.7%;水域面積1735.0平方千米,占26.3%。
氣候
揚州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向溫帶季風氣候的過渡區。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豐沛,盛行風向隨季節有明顯變化。冬季盛行乾冷的偏北風,以東北風和西北風居多;夏季多為從海洋吹來的濕熱的東南到東風,以東南風居多;春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偏長,4個多月;夏季次之,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2個多月。
- 氣溫
2012年,揚州市年平均氣溫分別為揚州城區15.8攝氏度、江都區15.5攝氏度、寶應縣15.5攝氏度、高郵市15.6攝氏度、儀征市16.0攝氏度,與常年相比,偏高0.3~0.8攝氏度。各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的月份有1月、4月、5月、6月、7月、8月和10月,偏低的月份有2月、11月、12月,基本持平的月份有3月和9月。
2012年,揚州市年極端最高氣溫38.2攝氏度(7月29日,揚州城區)、極端最低氣溫零下7.2攝氏度(1月23日,寶應縣),全年35攝氏度及以上的高溫日數為11天(寶應縣)~18天(江都區)。揚州城區35攝氏度及以上高溫日數為16天,初霜期比常年遲17天(常年為11月7日),終霜期比常年早18天(常年為3月31日)。
- 降水
2012年,揚州市年降水量揚州城區864毫米、940毫米、寶應縣1067毫米、高郵市934毫米、儀征市981毫米,與常年相比,除寶應縣偏多一成外,其餘偏少一成至二成。全市各地各月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月份有1月、4月、5月、6月、10月,偏多的月份有3月、7月、8月、12月,區域分布不均、有多有少的月份有2月、8月、9月、11月。
- 日照
2012年,揚州市年日照時數揚州城區1721小時、江都區1746小時、寶應縣1868小時、高郵市2017小時、儀征市1825小時,與常年相比,偏少一成左右。全市日照時數較常年偏少的月份有2月、3月、6月、8月、12月,偏多的月份有4月,其餘各月基本接近常年。
地形地貌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以市境內丘陵山區為最高,從西向東呈扇形逐漸傾斜,高郵市、縣與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盪地區。境內最高峰為儀征市大銅山,海拔149.5米;最低點位於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興化市交界一帶,平均海拔2米。
揚州對城市樓限高

揚州市區北部和高郵市湖西、儀征市北部為丘陵,以東、通揚運河以北為里下河地區,沿江和沿湖一帶為平原。境內有高郵市(蘇中第4高峰99米)、儀征大銅山(蘇中最高峰149.5米)、小銅山、等。
自然災害
氣象災害:2012年,揚州市災害性天氣主要有暴雨、雷電、強對流天氣(雷雨大風、雷暴等)、颱風、寒潮、大霧及霾、煙等。
水災:1931年8月26日,高郵發生特大水災。湖西圩破,裏運河堤高郵段缺口十多處,僅擋軍樓一處就死亡、失蹤一萬多人。
地震:()2012年7月20日在江蘇省揚州市市、寶應縣交界4.9級地震(為江蘇陸地20年來最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全江蘇省普遍有震感、長三角大面積震感,對浙江影響輕微。同志專門打來電話,對地震表示關切。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揚州市土地總面積6591.2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3304.93平方千米、園地面積43.07平方千米、林地面積24.80平方千米、草地面積7.67平方千米、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1031.27平方千米、交通運輸用地面積278.47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1832.33平方千米、其他土地68.67平方千米。
淡水資源
揚州市境內有一級河2條、二級河7條、三級河2條、四級河4條,總長593.6千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6.9億立方米。主要湖泊有、、、、等。
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位於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2013年5月30日上午,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段試通水。東線工程通水後,每年將向淮河、黃河、海河流域的下游地區和山東半島送水148億立方米,可以有效緩解江蘇、安徽、山東3省沿線地區的缺水狀況。
礦產資源
揚州地區共有礦產資源15種,已基本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12種,其中石油、天然氣儲量居全省首位。高郵、邗江、江都一帶有豐富的油、氣資源,高郵、江都一帶素有“水鄉油田”的美譽。磚瓦黏土、、玄武岩、礫(卵)石、礦泉水、地熱等礦產資源較豐富。儀征、邗江丘陵山區有黃沙儲量2億~3億噸、石料儲量1.2億噸、卵石儲量約3億噸。全市玄武岩遠景儲量約2.5億噸。揚州市城區北部及儀征、高郵等地地下礦泉水資源豐富,品質優良,符合國家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
人口民族
人口
揚州境內第一次有完整的人口記錄為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當時廣陵國領縣人口達14萬人,到南北朝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下降到4.5萬人。唐天寶到貞元年間,揚州府人口達47萬人,宋崇寧年間又降至10萬人,到宋大觀年間僅剩6.3萬人。元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揚州路領8縣,人口達98萬人。元末戰亂,揚郡人口銳減。明洪武九年(1376年)為57萬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揚州府領10縣,人口達74萬人。明末清初的戰亂,例如“揚州十日”,又使揚州人口下降,雍正六年(1728年)揚州府領7縣,僅有25萬人。此後,清王朝實行一系列有利於人口發展的政策,使人口猛增,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人口突破200萬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突破300萬人,後來由於戰亂災荒,人口再度下降。
芍藥

19世紀初,全世界有10個擁有50萬以上居民城市,中國就有6個,即北京、江寧(今南京)、揚州、蘇州、杭州、廣州。
據《揚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揚州市常住人口為4459760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4672684人相比,十年共減少212924人,減少4.56%,年平均增長率為-0.47%。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戶1402969戶,家庭戶人口為4206652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人減少0.1人。
截至2018年末,揚州市總戶數147.2萬戶,戶籍人口458.34萬人,其中男性228.70萬人,女性230.13萬人,男性占總人口的49.84%,女性占總人口的50.16%。全市常住人口453.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28萬人,增長0.51%。0-14歲人口51.09萬人,15-64歲人口324.97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77.04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43‰,比上年上升0.03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7.92‰,比上年上升0.6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0.49‰,比上年下降0.58個千分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6.05%。
民族
漢族占總人口的99%以上。現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水族、、、、仡佬族、、、羌族、、京族等少數民族分布,少數民族總人口2萬多,占全市總人口的0.6%。高郵下屬的是江蘇省唯一的。
政治
揚州市委書記、揚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市長:
揚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經濟
2018年,揚州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66.1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3.34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2623.24億元,增長5.8%,其中工業增加值2283.60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2569.59億元,增長8.2%。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20944元,按年均匯率折算達18277美元。結構調整紮實推進,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48:47,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2018年末全市工商部門登記的私營企業141500戶,全年新登記私營企業25606戶,新登記私營企業註冊資本1176.65億元。年末個體工商戶333668戶,全年新登記54983萬戶。年末全市就業人口267.1萬人,第一產業就業人口39.4萬人,第二產業就業人口120.4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口107.3萬人。失業保持較低水平,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1.78%,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9103人。全年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520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85772人,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16142人。
2018年,揚州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2%。其中食品菸酒類上漲1.7%,衣著類上漲4.2%,居住類上漲1.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5.2%,交通和通信類上漲4.2%,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1%,醫療保健類上漲0.2%,其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7%。
第一產業
2018年,揚州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94.14萬畝,增長1.1%。其中,水稻294.83萬畝,下降1.8%;小麥268.5萬畝,增長2.7%。糧食總產287.36萬噸,增長0.4%。其中,水稻179.43萬噸,下降1.1%;小麥99.84萬噸,增長2.0%。
2018年,揚州市全年生豬出欄116.84萬頭,下降0.6%;存欄51.04萬頭,下降7.6%。家禽出欄3726.77萬隻,增長3.7%;家禽存欄1141.84萬隻,下降4.4%。全市水產養殖面積112萬畝,下降6.7%;水產品產量39.6萬噸,下降1.98%,其中養殖產量為36.8萬噸,捕撈產量為2.8萬噸。
截至2018年末,揚州市登記家庭農場3181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含農地股份合作社)3763家,累計創成國家級示範合作社39個,創成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28個,建成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50個,全市實現全市農業電商網上銷售額達57.9億元。
第二產業
2018年,揚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1%,其中輕工業增長3.8%,重工業增長5.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工業增長0.8%,集體工業下降17.3%,股份制工業增長6.7%,外商港澳台投資工業增長2.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工業增長8.5%,民營工業增長5.7%。
2018年,揚州市先進制造業總產值增長10.1%,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56.9%。分產業看,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新型電力裝備、高端紡織服裝、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電子信息、高端裝備、食品先進制造業產值分別增長21.9%、18%、12%、8.2%、8%、7.1%、4.7%、1%。全市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產值分別增長16.5%、8.9%,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5%、39.8%。
2018年,揚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8%,利潤增長46.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分別為6.3%、6.7%,比上年分別提高1.7、1.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1.7%,總資產貢獻率為14.3%。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為97%。
2018年,揚州市實現建築業總產值3915億元,增長7.7%;建築業增加值340.34億元,增長11.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8533.9萬平方米,增長3.8%,其中新開工面積12094.1萬平方米,下降1.6%;竣工產值3168.5億元,增長2.5%;竣工面積10650.2萬平方米,下降0.8%。
第三產業
-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揚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6.2%,服務業投資增長5.0%。
2018年,揚州市製造業投資增長22.0%,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不含房地產)達64.3%,占比較2017年提高6.8個百分點。重點行業增長較快,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投資增長49.4%,金屬製品業投資增長47.2%,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投資增長38.1%,汽車製造業投資增長21.5%。
- 國內貿易
2018年,揚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7.03億元,增長9.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42.99億元,增長9.1%;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14.04億元,增長9.3%。按行業分,批發業198.04億元,增長10.3%;零售業1173.90億元,增長9.2%;住宿業26.13億元,增長10.3%;餐飲業158.95億元,增長7.2%。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402.36億元,增長4.8%。在22個大類商品的零售額統計中,增幅居前5位的是飲料類、中西藥品類、石油及製品類、通訊器材類、日用品類,分別增長21.7%、21.3%、16.9%、14.0%、10.9%。
- 對外經濟
2018年,揚州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19.9億美元,增長11.1%。其中,出口85.4億美元,增長8.6%;進口34.5億美元,增長17.7%。全市十大出口行業累計出口48.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4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57.1%。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91.17億美元,增長19.7%,占進出口總額比重76.0%;加工貿易進出口額21.49億美元,下降13.2%,占進出口總額比重19.9%。對前十齣口國家(地區)累計出口額76.5億美元,占全市出口89.6%;對東協、南亞、台灣等市場出口分別增長20.3%、33.5%、26.9%;對歐盟市場出口增長10.5%;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累計出口額19億美元,增長18%,占全市出口比重22.3%。
2018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2.20億美元,增長12.3%。新設立135個外商投資項目,增長10.7%;新增契約外資25.15億美元,增長6.1%;新設及淨增資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83家,增長2.5%。
- 旅遊
2018年,揚州市全年接待境內外遊客7044.23萬人次,增長11.9%;實現旅遊業總收入917.90億元,增長15.2%。接待入境過夜遊客7.64萬人次,增長12.6%,其中,外國人5.17萬人次,增長13.6%;港澳台同胞2.47萬人次,增長10.6%。旅遊外匯收入8341.10萬美元,增長11.1%。接待國內遊客7036.56萬人次,增長11.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904.76億元,增長15.2%。全市擁有國家a級景區54家,旅行社個數157個,出境旅行社14個。
- 財政
2018年,揚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0.03億元,增長6.2%,其中,稅收收入272.11億元,增長12.7%,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80%。主體稅種中,增值稅131.92億元,增長16.4%;企業所得稅38.73億元,增長29.2%;個人所得稅13.40億元,增長26.6%;契稅19.71億元,下降9.5%。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63.57億元,增長12.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5.64億元,下降5%;教育支出92.33億元,增長1.8%;科學技術支出15.31億元,下降23.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7.42億元,增長21.5%;醫療衛生支出39.36億元,下降13.9%;交通運輸支出24.87億元,增長66.1%。
- 金融
2018年,揚州市人民幣存款餘額5997.55億元,增長5.2%,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860.65億元,增長7.4%。人民幣貸款餘額4630.51億元,增長15.5%,其中,個人消費貸款1356.17億元,增幅20.9%;住房消費貸款1210.79億元,增幅23.7%。
- 證券
2018年,揚州市證券資金賬戶數67.79萬戶,比上年增加5.15萬戶,增長8.2%。證券交易額9950.41億元,比上年減少1780.62億元,下降15.2%,其中,股票交易額6714.03億元,比上年減少1796.64億元,下降21.1%,占交易額的67.5%;基金交易額546.86億元,比上年增加102.51億元,增長23.1%,占交易額的8.1%。
- 保險
2018年,揚州市各類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175.75億元,增長11.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7.20億元,增長6.2%;人身險保費收入138.55億元,增長12.5%。保險賠款總支出26.58億元,增長8.0%,其中財產險支出22.58億元,增長7.1%;人身險支出4.01億元,增長13.2%。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揚州市全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是41222件和22804件,分別同比增長26.3%和60.4%,其中企業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是23498件和11847件,分別同比增長41.1%和82.5%;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2.51件,比2017年末增長27.5%。新投用科技產業綜合體65.7萬平方米,新入駐企業1020家,新獲批省級孵化器8家、眾創空間14家;新簽約產學研合作項目488個,引進研創中心42家,新建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家,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3家、工程研究中心11家;新獲批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2家、省級示範智慧型製造車間9家。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揚州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87萬人,在校生8.69萬人,畢業生2.29萬人;其中研究生教育招生0.32萬人,在校生0.79萬人,畢業生0.1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0.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100%。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4.03萬人(不含技工學校)。特殊教育招生0.015萬人,在校生0.11萬人。全市國小在校生214547人,普通中學在校生175123人。全市共有幼稚園354所,比上年增加56所;在園幼兒10.95萬人,比上年減少0.34萬人。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99.4%。
揚州大學

揚州市區有高校7所,包括、、、、、、(籌)、、、等。
職校有揚州市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揚州市商務高等職業學校等。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揚州市共有文化館、民眾藝術館7個,公共圖書館7個,博物館16個,美術館1個,綜合檔案館7個,向社會開放檔案9.15萬件。共有廣播電台電視台4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100%。全市有線電視用戶101萬戶。開展公益文化活動470場。
體育事業
2018年,揚州圓滿承辦第十九屆省運會,新改建揚州體育公園、游泳健身中心、廣陵體操館等省運場館20個,舉辦比賽6115場次,參賽人員2萬人 。
體育賽事
- 國際性品牌賽事:,
- 區域性品牌賽事:,,。
- 綜合性運動會賽事:,揚州市運動會,儀征市運動會。
- 單項賽事:高郵市迎元旦長跑健身活動,儀征市青年千人毅行活動、儀征青馬車寨野挑戰賽,,儀征市龍舟公開賽。
2018年6月第三屆
2018年7月第二屆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男子籃球聯誼賽
2000年 | |
2007年 | |
2015年 | |
2016年7月 | |
2016年11月 | |
2016年12月 | 揚州站 |
2017年9月 | |
2017年 | |
2017年3月 | |
2017年6月 | |
2017年10月 | |
2018年 |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揚州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813個。其中,醫院8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8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23355張,其中醫院擁有病床17119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4255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11209人,註冊護士11659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406人,婦幼衛生保健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278人。
武警江蘇總隊醫院 |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揚州市城鄉基本養老、城鄉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6.52萬人、434.80萬人、67.03萬人、80.61萬人和74.62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135元。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10元。
人民生活
截至2018年末,揚州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76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工資性收入20360元,增長8.8%;經營淨收入5672元,增長8.7%;財產淨收入2734元,增長9.7%;轉移淨收入5310元,增長9.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99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57元,增長8.9%。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97:1縮小為1.96:1。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683元,比上年增長7.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718元,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848元,增長7.3%。
郵電事業
截至2018年末,揚州市郵政通訊業務收入73.15億元,增長9.1%,其中,通訊業務收入45.54億元,增長4.3%;郵政業務收入27.61億元,增長18.2%。年末電話用戶625.1萬戶,增長2.8%,其中行動電話用戶531.7萬戶,增長4.5%。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71.6萬戶,增長11.5%。
交通運輸
綜述
截至2018年末,揚州市貨運總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完成1.41億噸和413.32億噸公里,分別增長5.2%、5.8%。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完成3101萬人和27.91億人公里,分別下降9.5%、6.7%。港口貨物吞吐量14132萬噸,增長6.9%;貨櫃吞吐量50.8萬標箱,下降0.3%。揚州泰州國際機場新開闢國內航線1條,國際航線2條,累計開通航線45條,其中國內32條,國際/地區13條;全年旅客吞吐量238.4萬人次,增長29.8%,貨郵吞吐量11136.8噸,增長18.8%。年末全市公路里程9729.92公里,年末高速公路里程293.68公里。截止2018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980156輛,其中汽車771252輛,私人轎車478516輛。
公路
公路客運站有、、。
(g2)、、、、、()、、公路在揚州境內交匯,經潤揚長江公路大橋直通蘇南,揚州已實現環城貫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級公路、、、、鹽金公路、儀揚公路等國省幹線公路構築起400公里的“市域環路”。
京滬高速揚州段擴建工程全長110.5公里,現狀為雙向四車道,擴建為雙向八車道。計畫7月底開工建設,全線計畫2019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
橋樑
、、、、、
鐵路
揚州主要構建四橫兩縱一聯鐵路網。
第一列“和諧號”列車駛進揚州站

高速鐵路
1.(在建):揚州境內共設、、、等4個高鐵站。
2.(規劃中)
3.(規劃中)
4.(規劃中)
普速鐵路
1.(運營):揚州境內共設、、等3個客運站、。
2.-(規劃中)
3.(規劃中)
航空
揚州泰州國際機場:揚州泰州國際機場是由揚州、泰州兩市共同投資合建的民用機場,總投資20.81億元。機場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e,跑道長3200米,站坪機位13個,航站樓面積31305多平方米,其中國際功能區面積8219多平方米。是省內目前外形最為美觀、結構最為新穎、功能最為完善的中小機場之一。
高郵機場:是由江蘇省與合資建設的一座2b級,位於高郵市。總投資3.2億元,高郵規劃建設用地300畝,工期為18個月。滿足y12e等b類小型固定翼機型運行需求,飛行區等級為2b,長度為800米的跑道及配套設施。高規劃預留通航產業基地、fbo基地、航空小鎮、通航商業休閒中心、培訓、城市及景區空中觀光等建設用地。
揚州泰州國際機場

水運
1992年成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總書記親筆題寫了“揚州港”港名。分港區有、、江都港、寶應港。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千米,沿岸有儀征、江都、邗江、廣陵等一市三區;京杭大運河縱穿腹地,由北向南溝通、、、,匯入長江,全長143.3千米。除長江和以外,主要河流還有東西向的寶射河、大潼河、、通揚運河、新通揚運河。
揚州港

好巴士
揚州好巴士系統,簡稱hbs。是一種新的城市公共運輸解決方案,好巴士不同於的建設模式,具有快捷、投資小、影響小、見效快的特點,是適合揚州文昌路現狀的一種創新之舉。它採用“大站快車”形式,揚州市已初步建成文昌路、江陽路、揚子江路、邗江路“兩縱兩橫”公交快線。在此基礎上,構建層次明晰、布局合理的“快線、幹線、支線、城鎮村接駁線”公交線網體系。
2013年9月26日,文昌路好巴士正式開通。2015年2月26日,邗江路好巴士正式開通。
捷運(規劃)
共設7條線路,其中5條中心城軌道,2條都市區線,線網總長約203公里。1、2號線型規劃基本完成,開始進入建設規劃制定階段。中心城軌道總長146公里,車站總數為94座,其中16座為換乘車站。都市區快軌,一個服務於儀征板塊與中心城的快速聯繫需求,另一個服務於江都板塊與中心城的快速聯繫需求。
軌道交通1號線規劃主要站點

- :1號線整體呈東西走向,沿文昌路走廊串聯揚州西站、西部板塊中心、老城區、河東cbd、揚州東站以及江都板塊中心。同時東延至江都板塊中心後繼續北延,銜接江都老商業中心、行政中心,並引入鐵路江都站。
- :2號線一期線路全長20.26公里,共設13座車站,地下線16.16km,高架線4.10km。
- 揚州捷運5號線:5號線一期線路全長14.20公里,共設12座車站,地下線11.60km,高架線2.60km。5號線主要連線了老城區、瘦西湖片區、南部中心區,整體呈南北走向。
文化藝術
地方民歌
:、、、、。已經收錄詞曲完整高郵民歌達272首,曲調有40多種。
:
橫涇民歌:
:、、、
邵伯民歌:
文化遺產
- 中國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揚州段)
揚州是大運河的發祥地,是中國大運河申遺的牽頭城市,聯合沿線34座城市,歷經8年努力,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揚州境內現有10處遺址、6段河道被列入世界遺產,在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中數量最多、種類最全。
揚州古運河

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現在揚州境內的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古邗溝路線大部分吻合,與隋煬帝開鑿的運河則完全契合,從瓜洲至寶應全長125公里。其中,古運河揚州城區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30公里,構成著名的“揚州三灣”。
- 海上絲綢之路申遺
2018年4月,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第一次聯席會議在廣州召開。包括揚州在內的24個海絲申遺城市代表共同簽署《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章程》。揚州地理位置獨特,唐代的揚州依託運河,瀕臨長江,面向大海,是南北物資的集散地、“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多元文化的大熔爐和“富甲天下”的國際貿易中心。
風俗習慣
觀音山香會
觀音山香會起源於明代,興旺於清代。據農曆六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得道之日,這天香火最為旺。亦為揚州最盛的廟香會。
京杭大運河

春節
舊時,新年初一子時一過,便有人帶上豬頭、香燭、鞭炮,趕到土地廟去燒頭香,燒完香回家不再睡覺,等待天亮。天剛一放亮便天“財門”(大門),點燃香燭、鳴放鞭炮“接年”。接著晚輩起床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吃桔子和雲片糕,叫“走大局”、“步步高”。然後吃早飯“湯圓和麵條。早飯後,中青年人出門向街坊鄰居拜年,家中備有香菸、瓜子、糖果、糕點等食物,由老年人接待來拜年的客人。中午不做新飯菜,吃除夕晚餐餘下的飯菜,叫“隔年陳”(“隔年陳”有的一直吃到正月初四)。新中國成立後,燒香敬神之俗在不少家庭中已經不見,初一這天,有些單位舉行團拜,人民民眾還開展向烈軍屬拜年及各種文化活動。
清明節
這天早晨,不少人家吃自製的燒餅,有的燒餅還和嫩柳葉和面做,說是吃了不生災,此俗現今仍然可見。不少家庭還有清明上墳祭掃和踏青(野外郊遊)的習慣。
重陽節
揚州人愛在登高祛邪。這天,不少人爬上平山堂、觀音堂或文峰塔等高處,欣賞秋景,不出門登高的便在家以吃重陽糕象徵登高。舊時每逢重陽節,作坊老闆都要辦酒請工人,席間每人最少兩隻螃蟹。工人們吃了重陽酒,更加勁地做工。舊有“吃了重陽酒,日夜不停手”之說。
揚州婚俗
:揚州習俗稱訂婚為“下茶”。訂婚又叫“定婚”。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又稱”穩親”,是在男女尚年幼情況下的定婚形式。大定就是正式定婚。現在自由戀愛,只要雙方談定了,男方請女方父母上門聚宴,便算是定婚。
:結婚選擇“吉日”,舊時選,現在選在農曆逢雙(尤喜逢六,不選十四)的日子,或“五一”、國慶、元旦這些法定節日。迎親前一天,新郎的兄弟等人到女家去發鋪蓋(嫁妝)。到了女家後,要先吃三道茶(甜茶、清茶、點心),然後發鋪蓋。鋪蓋中的馬桶、腳盆由新郎弟弟挑。馬桶(現改為痰盂)內放五子:子孫蛋(紅雞蛋)、紅棗、染成紅綠色的白果、蓮子、花生、象徵“五子登科”。箱子裡除衣物外,還放有:為公婆做的孝順鞋,為丈夫和小叔子做的新鞋,給姑子的手帕和給未來孩子做的“小狗鞋”。由新娘的舅父或弟兄背新娘上轎。花橋抬起後在門前轉三轉,女家向轎子潑水(示意新娘不要再留戀娘家)、撒筷子(預祝新娘快生貴子)。轎子迴轉,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跟著送親。送親人進門和新娘下轎後,要坐下吃三道茶。
地方方言
揚州話是江淮官話的代表方言,它的存在至少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它曾經是明朝時期的官話,至今還有很多古漢語辭彙,以及一些生動的、有意思的口頭語。以揚州方言為載體的曲藝有、、等。這些曲藝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旅遊
旅遊景點
2017年,揚州市旅遊實現總收入796.72億元,比2016年增長15.2%,接待國內外遊客6297.38萬人次,同比增長11.9%;實現旅遊外匯收入7505.62萬美元,同比增長19.5%;過夜遊客同比增長17.6%。主要封閉式景區接待遊客1042.54萬人次,比2016年增長14.6%。
揚州市瘦西湖

截至2017年末,揚州市擁有國家a級景區37家,其中5a級1家、4a級10家、3a級13家、擬批准3a級4家。省星級鄉村旅遊區(點)48家,其中四星級16家。共有星級飯店48家,其中五星級4家、四星級13家。星級飯店客房出租率67.55%。旅行社138家,其中出境游組團社7家。
景區級別 | 景區名稱 | 創建目標 |
---|---|---|
國家5a級景區 | 世界級公園 | |
國家4a級景區 | ||
國家4a級景區 | ||
國家4a級景區 | ||
國家4a級景區 | ||
國家4a級景區 | 揚州博物館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 | |
國家4a級景區 | 休閒旅遊區 | |
國家4a級景區 | ||
國家3a級景區 | 國家級4a級景區 | |
國家3a級景區 | ||
國家4a級景區 | 揚州東關歷史文化旅遊區 | 國家級5a級景區 |
揚州5.09平方公里明清古城區 | 國家級5a級景區 | |
國家4a級景區 | 馬可波羅花世界 |
節慶活動
(揚州) | (高郵) | (高郵) |
(菱塘) | 2017年 | |
(2017年) | 世界運河城市論壇(2017年) | (2018年) |
綠楊春早茶文化節(儀征) | 江都花卉節(江都) |
季節 | 節日 |
---|---|
春季 | 4月18日——5月18日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遊節暨萬花會(中國十大城市旅遊節慶品牌) |
夏季 | 6月15日——8月31日“揚州的夏日”、農曆6月19日觀音山香會 |
秋季 | 9月26日左右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 |
冬季 | 12月31日迎新年撞鐘祈福活動 |
小吃特產
牛皮糖 | 饞神風鵝 | 黃珏老鵝 | |
平山綠茶(郊區) | 儀征綠楊春茶 | 十二圩五香茶乾(儀征) | (高郵) |
(高郵) | (高郵) | 寶應(寶應) | 江都方酥() |
韶關老鵝 | 嘶馬的拉豆腐(江都) | 瓊花露酒 | |
邵伯菱角 | 揚州 | ||
揚州三頭宴(、、) |
類型 | 名列 |
---|---|
揚州十大名點 | 、、、、乾菜包、野菜包、、、車螯燒賣、雞絲卷子 |
十佳風味小吃 | 筍肉鍋貼、揚州餅、蟹殼黃、雞蛋火燒、鹹鍋餅、蘿蔔酥餅、雞絲卷子、三鮮鍋餅、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餃 |
十佳特色小吃 | 四喜湯糰、生肉藕夾、豆腐卷、筍肉小燒賣、赤豆元宵、五仁糕、蔥油酥餅、黃橋燒餅、蝦籽餃面、筍肉餛飩。 |
城市榮譽
全國文明城市 | 聯合國人居獎城市 | |
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 | 首批 | 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國家級生態示範市 | 首批 | |
中國大陸最具創新能力城市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 中國溫泉名城 |
全國詩詞之市 | 2017年度中國十大品質休閒城市 | |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第一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 | 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27 |
2018年城市產業競爭力全國排名第32 | 2018年度中國十大最具活力休閒城市 | 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 |
友好城市
國別 | 城市 | 國別 | 城市 |
---|---|---|---|
市 | 巴西 | 保露市 | |
市 | 市 | ||
市 | 大汪市 | ||
俄羅斯 | 奧列霍沃區 | 保加利亞 | 拉茲格拉德市 |
馬來西亞 | |||
埃及 | 市 | 澳大利亞 | 市 |
美國 | 市 | 日本 | 入廣瀨村 |
荷蘭 | 克林彭市 | 以色列 | 市 |
市 | 紐西蘭 | ||
註:參考資料 |
著名人物
文學界:、、、、、、、、、、
軍政界:、、、、、、、、、、、、、、、、、、、、、、、、、、、、、、、、、、
影視界:、、、、、、、、、、、、、、夏詠
體壇(奧運)健將:、、、、、、、、、、
科學界:、、、、、、、、、、孫志戎、孫恩麟
教育界:
革命烈士:、張廷仁
古代美女:
其他:、
人物 | 相關簡介 |
---|---|
三皇五帝之一(出生於揚州高郵) | |
宋代著名,高郵人,“”之一。 | |
漢高祖劉邦之侄,受封吳王,發動。 | |
漢代大儒。漢武帝時期提出天人三策,擔任江都相時期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
字,(今江蘇寶應)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之一。 | |
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不詳,三國吳書法家。幼工書,師於,善篆、隸、章草,時人謂之“書聖”。 | |
唐代揚州詩人,孤篇蓋全唐之作《》的作者。 | |
唐代揚州僧人,唐代赴日本傳戒並首創日本的高僧。 | |
唐代詩人,於揚州居住數年。 | |
唐代詩人,於揚州為官十年,公事之餘,流連於揚州的聲色犬馬。 | |
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揚州做官多年,主持修建了平山堂。 | |
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揚州做官多年,主持修建了谷林堂。 | |
義大利,元世祖忽必烈統治時期,任揚州總管3年。 | |
南明兵部尚書,在揚州率百姓抗擊清兵,後揚州城池破,以身殉國,清軍屠城,史稱“”。 | |
高郵人,吳三桂與滿清勾結,導致大順政權及南明政權等漢人政權的覆亡,加上曾殺死永曆帝等明朝皇族和大臣等,斥責他為“漢奸”。 | |
揚州八怪畫法之開山鼻祖,明末清初時期明王室後裔。 | |
康熙年間任江寧織造兼兩淮巡鹽御史,其曾奉旨在揚州天寧寺開設揚州詩局,刊刻《》。 | |
興化人,號,為”的代表性人物。 | |
揚州儀征人,清代第一大儒,與一起創立“揚州學派”。 | |
字頌臣,江蘇儀征人。晚清一品大臣,官至湖南巡撫、署理湖廣總督,閩浙總督兼福建巡撫,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使等。 | |
“揚州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死後葬於揚州北郊境內。 | |
邗江黃珏人,號稱“揚州通儒”,著有《揚州圖經》。 | |
揚州儀征人,著有《揚州畫舫錄》。 | |
江都仙女廟人,主持冶春後社。 | |
中國雷達之父,揚州南郊人。 | |
出生於揚州,中華人民共和國前。 | |
出生於揚州高郵,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 | |
出生於揚州高郵,是我國古生物學奠基人、著名的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 | |
“中國mpa之父”,出生於揚州高郵,中國當代行政學主要奠基人。 | |
出生於揚州,台灣佛光山高僧,於2008年元月在揚州創立圖書館及美術館。 | |
著名作家,揚州高郵人。 | |
揚州評話大師,代表作為揚州評話《水滸》。 | |
有機化學家,黃鳴龍還原法是有機化學史上迄今唯一一個用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反應。 | |
字申叔,號左盦,漢族,江蘇儀征人。1919年1月,與、、、等成立“國故月刊社”,成為。1919年11月20日因肺結核病逝於北京,年僅36歲。 | |
著名文學家、愛國人士,成長於揚州。 | |
著名作家,《廣陵潮》的作者。 | |
革命烈士,前的養父。 | |
革命烈士,揚州江都人。 | |
現代揚劇代表藝術家,曾任揚州市揚劇團團長,代表作《奪印》。 | |
揚州江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科學院院士。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著名獨唱演員。 | |
懸疑作家,其中以“刑警羅飛”系列獨步懸疑江湖。 |
黨政人物 | ||||||
---|---|---|---|---|---|---|
揚州籍世界冠軍 | (花劍) | (競走) | ||||
(女排) | (二級運動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