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唐代自始不限於長官,實沿於隋制之以兵部尚書參掌機事,、裴矩以黃門侍郎知政事,開以他官兼之先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章政事
- 時間:宰相自始
- 類型:古代官名
- 含義:辨別而章明
簡介,職位權力,辨別而章明,商議國家大事,其他信息,
簡介
洎乎唐代,此風尤盛,蓋以其沿襲南北朝之積習,不願將重權經常畀予三省長官,而任意差委他官參與中樞政事,久之,參與官員變成實際宰相,而三省長官祇存虛名。以此唐代宰相名稱甚多,稱號不一,依新唐書宰相考之,名號竟有四十餘君之多,有如參知政事、參與朝政、知門下省事、朝章國章、參議得失、專典機密、平章國計、平章政事、同掌機務、機務、機密、參謀政事、同知軍國政事、兼知政事、、參預機務軍國重事宜共、及等等,俱由皇帝個人之愛憎,隨意指定。惟唐自至德以後,其為宰相老,必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終唐之世,不復改易。
職位權力
辨別而章明
平章雲者,乃辨別而章明之意,如書經所載:「既睦,百姓,」傳:「言化九族而平和章明。」疏:「謂九族與百官(按即百姓)皆須導之以禮義。平理之,使之協和,教以禮法,章顯之,使之明著。」
商議國家大事
平章政事雲者,乃商議國家大事之謂也,是為官名,依唐書百官志所載:「貞觀八年,僕射李靖以疾辭位,詔疾小瘳,三兩日一至。」平章事之名始此。唐中葉以後,凡非侍中、中書令,而居宰相職者,率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宋承唐制,以為宰相之職;以平章軍國重事,優禮碩德老臣,序位宰相上,元於、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為丞相之貳,明初亦置之,旋又罷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