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徒

大司徒:簡介,西漢大司徒,-九游会j9

大司徒,是西周時期主管國家財賦收入機構地官系統的最高官職。其主要職務,《周禮·地官司徒上》:“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職,以令地貢,以斂財賦。”即總掌均平土地;區別各地物產,劃分土地等級,制定賦稅的徵收與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司徒
  • 屬性:官名
  • 記載:《》
  • 時間:漢
簡介,西漢大司徒,

簡介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丞相,皆秦官……二年更名大司徒。”《後漢書·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註:掌人民事……世祖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大司徒是官名。其職由《》地方官司徒演變而來。漢朝置4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魏文帝時,置寺,專掌軍國支計。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為避諱改稱戶部尚書。顯年(公元656年)改戶部為;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書為司元太;元年(公元670年),復為戶部尚書。宋、元、明、清沿而未改。戶部尚書主管全國戶口、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賦役實征等會計統計工作。
其日常工作有為移民墾荒,招撫安置流民,以、為根據,抑制豪民兼併;以限田裁異端之民;以樹藝官;以草地養馬放牧;以電種盡地利;對多年積欠賠累可根據情況給予蠲免;根據各省收支情況,調劑餘缺;差役的減輕免復;對災區貧老的撫恤救濟,對有功人的賞賜;權量,評估物價;徵收坡池、、坑冶之稅;贍軍輸,督,贍及轉輸屯種,開中以實邊,和百官俸祿支給;定期編造戶口冊籍,調整戶等,了解人口及土地增減變化;對隱匿戶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為及時給予制止、糾正。

西漢大司徒

序次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皇帝
西漢大司徒(前1年—9年)
1
博山簡烈侯
孔光
1年
前1年
漢哀帝
2
扶德侯
馬宮
6年
前1年—5年

3
防郷侯
平晏
3年
6年—9年
漢平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