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位於中國台灣省高雄市楠梓區海專路、另有旗津校區位於高雄市旗津區,中文簡稱高海或海科大、英文簡稱nkmu,是台灣以海事和水產相關領域科係為主力的大學,在一般的大專院校相當少見。
2018年2月1日,該校與及正式合併,成為“”,3校合併後,學生人數達2萬7,320人,躍升成為全台第2大的大學校院及最大規模的科技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 外文名:national kaohsiung marine university, nkmu
- 中文簡稱:高海或海科大
- 地 址:台灣省高雄市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科技大學
- 院系設定:海事、海工、水圈、管理學院
- 校訓:忠、信、勤、勇
- 楠梓校區地址:楠梓區海專路142號
- 旗津校區地址:旗津區中洲三路482號
- 學生人數:7,738
- 教師人數:229人
學校簡介,校史,校區介紹,研發中心,院系設定,
學校簡介

該校自創校以來,即以校訓“忠、信、勤、勇”做為立校的精神標竿與教育目標,培育學生俱備‘盡心盡力做人做事、言而有信誠信立身、積極主動勤勉不懈、知恥知病奮力承擔’特質的海洋事務及科技人才。教育乃百年樹人大計,該校努力不懈勤力辦學,期望創造優質學習環境,永續為國家培育優秀海事專業人才。
人文與科技相融 陶成對社會海洋充滿關懷與愛的全人integration of humanities and technology in shaping well-rounded people with caring and love towards society and the sea
強調“人文與專業兼修”,引導學生親近海洋、認識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培養人文通識素養,強化品德修養及守法觀念,推動社團活動與社區服務,從而能有堅定信念、健全的人格與服務社會的精神,以及如海洋般開闊、包容的胸襟,關懷人群;成為德術兼具、健康誠正的全人,據以營造快樂人生。
實務與理論兼具 與產業接軌之專業教學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industry focusing on practice and theory
確立各系所學術定位、並彰顯辦學特色,邀集相關產、官、學界、校友菁英,共同檢視及修訂課程內容,以因應國內外社會及產業變遷與需求,強化學生的實習、實驗課程,及校外實習訓練。全力結合相關產業,共同規劃“最後一哩”就業學程,讓學生畢業後能儘速與職場接軌,全面達到“畢業即可投入就業市場”之教育成果。
教學與研究並重 注重創新性研究及產學合作dual focus 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emphasizing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industry-academic collaboration
教學內涵力求實用、研究務求創新,透過跨領域之技術整合,以強化學生解決問題之實務能力。藉由技術研發,將各項科技研究成果及技術之know how等,轉化成具有商業價值之實物生產技術,以強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南台灣海事產業蓬勃發展,該校俱得天獨厚之地利,運用該校設備與人才資源,以教育訓練、建教合作等方式,與海洋相關產業密切結合,充分發揮該校海洋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創新育成中心、船員(商船、漁船)訓練中心之功能,使該校成為台灣南部海洋產業的最佳合作夥伴。
關心每一位學生 培育具有職場競爭力的人才
該校屬技職教育體系之海洋科技大學,學生來源大多以海事、農業、工業等高職畢業生為主。該校關心每一位學生,先補強其過往不足之學科,適度調整課程內容、增加學分、實習或實驗時數,並授予職場實用技能,務必把每一個孩子往上提攜,迎頭趕上業界期待,使學生畢業時具備職場競爭力。
整合各項資源 加強產業競爭力
有效整合人才與各項軟硬體資源,跨領域組織最佳研究服務團隊,協助產業提升研發能力。運用該校具有專業特色之師資、圖書、設備,辦理回流教育,提供業者與校友終身學習進修、研究管道,並得以提供學生實習與就業機會,以業界的問題做為學生實務專題或論文研究題目,將研究能量與產業需求接軌,使畢業生成為業界所需之高階技術人才。
建構國際化學習環境 推動全球化目標
全球化與國際化已是全球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積極培養學生立足台灣、放眼全球所應有的素養,實為大學教育重要的課題。該校多年來積極建構國際化的學習環境,為提升學生外語能力,成立英語學習園區,針對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訂定加強學生英語教學辦法,禮聘優秀的外語老師教學,並利用課餘時間實行課後輔導教學,以落實積極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之教學政策。
為達成國際化優質大學的目標,不遺餘力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推展國際產學合作。近幾年持續與國外海事相關大學進行雙向學術交流,目前已與美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巴拿馬、印尼、越南及中國大陸等國家與地區,30餘所海事大學簽訂學術合作計畫,並與部分學校交換學生,期望透過實質的交流,建立師生巨觀的國際視野,為學校開創全球化願景,亦為國家海事教育發展拓展遼闊的海外空間。
建構人我和諧 敬業樂群的校園文化
為培育具備“全面觀照能力”的青年學子,該校透過課堂學習、專題演講及建構優質學習環境、多元化課外活動等潛在課程的規劃與實施,養成學生開闊的胸襟,欣賞同儕的才華與成就,進而彼此相互關懷;培育學生成為具有專業能力、寬闊視野及豐富文化素養的國際海洋人,以服務人群與社會。並永續推動校園之綠色節能、環保、整潔運動、減碳、減廢,愛護地球之環境保護理念。
加強學生禮儀與服務學習課程,強化品德及守法生活教育,推動社區服務,鼓勵學生走出校園,擴大關懷層面,培養學生待人處世和關懷人群的人文精神。舉辦通識藝文、感恩惜福、關懷弱勢、生態體驗等相關活動,陶冶學生具備仁人愛物的全人素養。另;鼓勵教師開放研究室,讓學生參與產學合作及專題研究,以接受老師身教、言教、境教的薰陶,使學習更加精緻化,培養求真、求善、求美,追求卓越的人生態度。並建立終身學習、職業神聖的觀念,追求人生志業得以永續經營之璀璨願景。
校史
1946年台灣省立基隆水產職業學校高雄分校
1948年台灣省立高雄水產職業學校
1979年,高雄市升格為院轄市。改隸於高雄市,並同時更改校名為“高雄市立海事專科學校”。
1982年,改制為國立,同時更改校名為“國立高雄海事專科學校”。
三校校徽

1997年,升等為“國立高雄海洋技術學院”。
2004年,升等為“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2018年,與、合併為“”。
校區介紹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校區總面積約為18.6441公頃,本部校區位於,從正門入口處即可看到由立誠樓、大信樓、大仁樓、弘德樓、行政大樓、環宇樓、致遠樓所包圍的廣場,在大仁樓後方為體育館、運動場和綜合教學大樓,環宇樓和致遠樓後方為樂群樓、海生館和人工池,再往裡走可到達南海樓、圖書資訊館、東海樓、黃海樓、慧海樓以及活動中心,占地面積廣大擁有十分完善的設施。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旗津校區位於區中洲三路,是台灣少見校區位於外島的學校,校區內設有教學綜合大樓、船訓大樓、鄭和樓(行政大樓)、實習工廠、學生宿舍、室內體育場和游泳池等等,且與口相連,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且符合海事專業學校的需求。

楠梓校區地理位置
研發中心
研發單位 | 創新育成中心 | 技術移轉中心 |
科技潛水暨水域運動教學發展中心 | 管理學院 - 海洋事務研究中心 | |
水圈學院 - 水產業檢驗及驗證中心 | 海工學院 - 環境檢驗中心 | |
海工學院 - 海岸水與環境研究中心 | 海工學院 - 底泥研究中心 | |
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 海事學院 - 海事工程科學研究中心 | |
海事學院 - 海事調查與鑑定中心 | 水圈學院 水食系 - 水產檢驗服務中心 | |
海事學院 航技系 - 海事安全研究中心 | 海事學院 航技系 - 水下搜尋暨船舶交通資源中心 | |
海事學院 輪機系 - 漁船及船舶科技研究中心 | 海事學院 輪機系 - 振動與噪音檢測中心 | |
海事學院 輪機系 - 電能與控制研究中心 |
院系設定
管理學院 | 航運管理系暨研究所 | 資訊管理系暨研究所 |
供應鏈管理系暨研究所 | 海洋休閒管理系暨研究所 | |
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 |
海洋工程學院 | 微電子工程系暨研究所 | 海洋環境工程系暨研究所 |
造船及海洋工程系暨研究所 | 電訊工程系暨研究所 | |
海洋科技產學合作博士班 |
水圈學院 | 漁業生產與管理系暨研究所 | 水產養殖系暨研究所 |
水產食品科學系暨研究所 | 海洋生物技術系暨研究所 | |
水產科技產業博士班 |
海事學院(旗津校區) | 輪機工程系暨研究所 | 海事資訊科技系暨研究所 |
航運技術系暨研究所 |
通識教育委員會 | 基礎教育中心 | 外語教育中心 |
體育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