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周達觀
- 字號:字草庭,號草庭逸民
- 所處時代:元代
- 出生地:浙江溫州永嘉
- 出生時間:約1266年
- 去世時間:1346年
- 主要作品:《》
- 主要成就:寫成現存唯一一本詳細記錄風土人情的著作《真臘風土記》
- 職業:地理學家
人物生平,真臘風土記,評價,相關文獻,
人物生平
元滅後,曾伐占城和安南,併入侵真臘,即今之,但因受地理及氣候所阻,並未成功。因此,元廷改用威迫方法。元德元年,元成宗遣使說服真臘及鄰近小國自動,所以周達觀便成為使節團團員。但其能隨行之原因不詳,不過估計他曾到過,或曾當派駐管理對外貿易的官員,甚至通其語言。元德2年2月,使節團離開,同月於,並於3月15日抵占城。其後因逆風及值內河水道淺水期,故延至7月才抵真臘國都。他們並非因交涉或談判拖延了時間,而是要待翌年起及大湖水漲才能回航,所以於吳哥逗留約1年。元年6月才起程回國,並於8月12日抵,是次旅程歷時一年半。
周達觀回國後就編寫了《》,這詳細記載當地王室與風土人情、行程及所取途徑,甚有之紀錄價值。而此書最遲於元武宗至大4年才完成。全文約8500字,分為41節。
真臘風土記
評價
在10至13世紀之真臘,正值文明最燦爛的時代,稱為“時代”。但及後淪為土,真臘似乎在此時並不存在,故《元史‧外國傳》中沒有此地之記載。因此,《》可補《元史》的闕佚,也是13世紀元對其交通貿易之重要史料。
之上古史只限於傳說,這也是依賴史書的記載而流傳。自東漢以來,中國國勢漸向南伸展,對中南半島漸有認識。如三國吳時、往、林邑宣國威,及後著《》、《》等,是有關真臘之最早記載,但早已。但此書詳細記錄當地風俗、山川形勢、人民生活。因此,這對認識其古代歷史頗具參考價值。
周達觀

此外,由於當地氣候濕暖,文物易於腐朽,加上戰亂頻仍,國土變遷不定。除出土碑文外,文字記錄甚少,文物亦易於散失。因此,此書提供了其古地理數據,還補正史之不足,也作為其與中國交往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