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已有。秦因之。漢不常置。金印紫綬,位僅次於。職務或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漢末以後,將軍名號繁多,名稱素樸,前、後、左、右之類,遂漸廢棄,東漢與時非常置之官位,三品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右將軍
- 時代:戰國已有,秦因之。漢不常置
- 特點:紫綬,位僅次於
- 著名人物:三國時期,徐晃
- 國籍:中國
著名人物
三國時期,徐晃,等曾任此職。
張飛
張飛(?-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侯,後被范強、張達刺殺。後主時代追謚為“桓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則,鉅平(今山東南)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部將,後屬曹操,曾於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219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亡後,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遣還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謚曰厲侯。
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