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方人。魯迅 《花邊文學·北人與南人》:“據我所見,北人的優點是厚重,南人的優點是機靈。”
2.金代對原宋境內漢族的稱呼。
3.元代對南宋人的稱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人
- 拼音:nán rén
- 注音:ㄋㄢˊ ㄖㄣˊ
- 釋義:南方人
讀音,釋義,南方人,金代對原宋境內漢族人的稱呼,元代對南宋人的稱呼,元代情況,
讀音
【名稱】:南人
【拼音】:nán rén
【注音】:ㄋㄢˊ ㄖㄣˊ
釋義
南方人
《論語·》:“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集解引曰:“南人,之人。”
唐《》詞之一:“南人上來歌一曲,莫上動鄉情。”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文謝之死》:“﹝孛羅等)欲使跪,天祥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禮,可贅跪乎?’”
清《·廣賡虞之死》:“侍郎性爽朗,少隨 文端公居久,習染南人風度。”
魯迅《·北人與南人》:“據我所見,北人的優點是厚重,南人的優點是機靈。”
金代對原宋境內漢族人的稱呼
《金史·輿服志下》:“初, 女直人不得改為漢姓及學南人裝束。”
元代對南宋人的稱呼
《元史·選舉志一》:“ 蒙古 、色目人作一榜, 漢人、南人作一榜。” 明 葉子奇 《草木子·克謹》:“台省要官皆北人為之, 漢人、南人萬中無一二,其得為者不過州縣卑秩,蓋亦僅有而絕無者也。” 魯迅 《花邊文學·北人與南人》:“至於 元 ,則人民截然分為四等,一 蒙古 人,二色目人,三 漢 人即北人,第四等才是南人,因為他是最後投降的一夥。”
終元之世,始終奉行蒙古至上主義,優待色目人,輕視漢人、尤其歧視南人。
元代情況
按照在《十駕齋養新錄》卷九中的記載:“漢人南人之分,以疆域為斷,江浙湖廣江西三行省為南人,河南省唯江北淮南諸路為南人。”
而按照記載,元代的“河南省江北淮南諸路”為淮北道、江北淮東道、山北道三道。
淮西江北道包括廬州路(含和州、、)、(含濠州)、。
江北淮東道包括(含真州、、、、)、淮安路(含海州、、)、高郵府。
山南江北道包括、峽州路、、、、(含隨州)。
也就是除和區之外的全部地區、淮河以南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為“南人”。
據統計,在元朝的473名宰執中,蒙古、色目占70.2%,漢人、南人占29.8%。而且蒙古、色目所占比率有逐步上昇之趨勢,由前期之52.9%,上昇為中、後期之71.6%及75.9%,而漢人、南人則由前期之47.1%遞減至中、後期之28.4%及24.1%。就職位言之,職位愈高,蒙古、色目愈多,漢人、南人愈少。
元代“南人”一般專指長江中下游以南至南海這個區域為南人,由於外族統治,為了分而治之,如上之劃分元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