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東漢末年益州牧、漢末群雄之一)

劉焉(東漢末年益州牧、漢末群雄之一):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入主益州,疽發而死,人物-九游会j9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焉(?-194年),字君郎(《》又作君朗)。竟陵縣(今湖北省天門市)人。東漢末年宗室、軍閥,漢末群雄之一,西漢魯恭王之後。

劉焉初以漢朝宗室身份,拜為中郎,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等官。因刺史郄儉在益州大肆聚斂,貪婪成風,加上當時天下大亂。劉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據一方,於是向朝廷求為,封陽城侯,前往益州整飭吏治。郄儉為所殺,劉焉進入益州,派張魯盤踞漢中,張魯截斷交通,斬殺漢使,從此益州與中央道路不通。劉焉進一步對內打擊地方豪強,鞏固自身勢力,益州因而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興平元年(194年),劉焉因背瘡迸發而逝世,其子劉璋繼領牧。

基本介紹

  • 本名:劉焉
  • 字號:字君郎(一作君朗)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竟陵縣
  • 去世時間:194年
  • 主要作品:《建議選牧伯》
  • 主要成就:議立州牧,割據益州
  • 官職
  • 爵位:陽城侯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入主益州,疽發而死,人物影響,個人作品,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先祖,父母,妻子,子輩,孫輩,史料記載,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劉焉為西漢魯恭王之後裔,元和(84年-87年)年間,劉餘一支徙封竟陵。劉焉年輕時在州郡任職,因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一職。延熹三年(160年),因老師(時司徒)去世而離職,在陽城山講學教授。後被推舉為,被司徒府徵辟。歷任雒陽縣令、冀州刺史、南陽郡太守、宗正、等官。
五年(188年),劉焉目睹漢靈帝治下朝綱混亂、王室衰微的狀況,故而向朝廷建議說:“刺史、太守行賄買官,盤剝百姓,招致眾叛親離。應該挑選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員去擔任地方州郡長官,藉以鎮守安定天下。”他本人自請充任交州牧,意欲藉此躲避世亂。

入主益州

當時,刺史在益州大事聚斂,貪婪成風。本來想領交州避禍的劉焉因為聽侍中說益州有天子之氣,改向朝廷請求為。於是以劉焉為監軍使者、益州牧,被封為陽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儉,整飭吏治。因為道路不通,劉焉暫駐在荊州東界。此時郤儉已被首領等殺死,但是剛稱帝的幾日的馬相又被益州從事組織軍隊擊敗。賈龍於是迎接劉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縣。劉焉上任後,任命賈龍為校尉,將他遷到綿竹居住。劉焉安撫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極力實行寬容恩惠的政策,但內心別有圖謀。
三國志大戰3劉焉形象三國志大戰3劉焉形象
“”首領張魯的母親長相美麗,加上懂得神鬼邪說,和劉焉家有往來,劉焉就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一起進攻漢中郡,殺漢中太守。張魯在漢中得勢後,卻殺死張修,截斷交通,斬殺漢使,劉張兩家由此結怨。劉焉則以米賊作亂阻隔交通為由,從此中斷與中央朝廷的聯絡。他進一步對內打擊地方豪強,鞏固自身勢力,益州因而處於半獨立的狀態。天下諸侯討伐權臣董卓之時,劉焉也拒不出兵,保州自守。犍為郡太守及之前平亂有功的賈龍在司徒的遊說下起兵反對劉焉,趙謙又奉命率軍進益州,但是因賈龍等被劉焉擊殺,於是撤軍。
中原大亂之下,南陽、三輔一帶有數萬戶流民進入益州,劉焉悉數收編,稱為“兵”。這支軍力雖然引起了不少民患,但是也成為劉璋繼任後平定內亂的決定性力量。
初平二年(191年),劉焉更造作車具(天子所用的車架)千餘輛,欲稱帝。荊州牧劉表上言朝廷,稱劉焉“有似在西河疑聖人之論(意指其圖謀不軌)”。

疽發而死

此後,劉焉稱病,讓朝廷將其子奉車都尉劉璋從京城派到益州,劉焉趁機將其留下。
興平元年(194年),劉焉在朝中的長子、左中郎將與次子、、策划進攻長安,但密謀敗露,逃往。劉范不久被殺,劉誕亦被抓獲處死。議郎送劉焉的孫輩入蜀免受牽連。此時綿竹發生大火,劉焉的城府被焚燒,所造車乘也被燒得一乾二淨,四周民房亦受其害,劉焉不得已遷州治到成都。因為傷心死去的兩個兒子,又擔憂災禍,不久便發背瘡而死。

人物影響

在漢王朝政權衰落天下大亂之時,劉焉向朝廷提出了一個影響三國歷史的重大建議,即用宗室、重臣為,在地方上凌駕於刺史、之上,獨攬大權以安定百姓,史稱“廢史立牧”。朝廷採納了這一建議,但是結果卻造成了各地割據軍閥的形成,包括劉焉在內的州牧上任後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劉焉以州牧身份建立的割據勢力為三國時代最早的一批,同時是持續時間較長的,直到十九年(214年)其子向投降才終結。

個人作品

《》載有劉焉《薦任安表》、《遣張魯據漢中上書》、《建議選牧伯》等奏疏。

人物評價

陳壽:昔聞之言則納於室,見之文則名字改易,終於不免其身,而慶鐘二主。此則神明不可虛要,天命不可妄冀,必然之驗也。而劉焉聞之辭則心存益土,聽相者之言則求婚吳氏,遽造輿服,圖竊神器,其惑甚矣。
范曄:①劉焉睹時方艱,先求後亡之所,庶乎見幾而作。夫地廣則驕尊之心生, 財衍則僣奢之情用,固亦恆人必至之期也。②焉作庸牧,以希後福。曷雲負荷?地墮身逐。
三國志11的劉焉
:劉焉器非英傑,圖射僥倖;璋才非人雄,據土亂世,其見奪取,陳子以為非不幸也。
郝經:焉利本顛,墮剝維城。
:焉、璋以枝葉之親,而陰懷攘竊之志,漢帝既嘗收戮其二子,則亦與於叛亂之者數也。
王夫之:劉焉妄人也,而偷以自容。
柳從辰:卓雖受誅,豪傑並起,跨州連郡如劉虞、公孫瓚、陶謙、袁紹、劉表、劉焉、袁術、呂布者,皆嘗雄視一時,其權力猶足匡正帝室。

親屬成員

先祖

,漢景帝之子,封魯王,卒後“恭”,世稱“魯恭王”。

父母

劉某,劉焉之父,為長沙郡太守,葬在荊州。
黃氏,劉焉之母,太尉的姑母。

妻子

費氏,之姑。

子輩

,長子,左中郎將。後為權臣所殺。
,次子,治書御史,與劉范一起被殺。
,三子,,隨父劉焉入益州,早逝。
,幼子,字季玉,為人懦弱多疑,襲職益州牧。後為劉備所奪位,遷居公安。

孫輩

,劉璋長子,曾經在劉備攻益州時,在雒城駐守抵抗劉備的攻勢長達一年,劉璋投降後,由於岳父龐羲的推薦,一直在蜀漢任職,拜為奉車中郎將。
,劉璋次子,一名緯,隨父劉璋流放荊州,後來劉備失荊州,劉闡曾經於蜀漢雍闓等地作亂之時,再被東吳任命為益州刺史,駐守在交州、益州邊境。諸葛亮平南蠻後歸吳,官至御史中丞。

史料記載

《·卷三十一·蜀書一·劉二牧傳第一》
《·卷五·公孫述劉二牧志》
《·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
《·卷五·列傳第二》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焉主要在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登場,當時黃巾之亂,劉焉初任幽州太守,發榜招募義兵以抗,在劉備說出自己身份後,劉焉大喜,遂認劉備為侄,後官至益州牧。之後在第五十九回《許諸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問韓遂》提及劉焉於興平元年患病疽而死,由其子劉璋襲位。

影視形象

2004年電視劇《》:史佳成飾演劉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