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劉宏
- 別稱:漢靈帝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冀州河間國
- 出生時間:157年(一作156年)
- 去世時間:189年5月13日
- 主要作品:《皇羲篇》《追德賦》《令儀頌》《招商歌》
- 主要成就:刻印熹平石經,設定鴻都門學
- 諡號:孝靈皇帝
- 陵墓:文陵
- 在位時間:168年1月21日-189年5月13日
- 年號:建寧、熹平、光和、中平
- 重要事件:第二次黨錮之禍、黃巾起義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登基為帝,去世,為政舉措,政治,軍事,文化,外交,文學才能,人物評價,軼事典故,中興劍,其字非大,內廷逗樂,宮中市場,裸游之館,喜好胡物,夜夢桓帝,強項子孫,親屬成員,家世,后妃,子女,史料記載,影視形象,陵墓紀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劉宏是劉炟的玄孫、河間孝王的曾孫,因父親、解瀆亭侯劉萇早逝,故劉宏世襲解瀆亭侯的爵位,母親為董氏()。
永康元年(167年),漢桓帝駕崩,臨朝問政。桓帝無子繼位,竇妙與其父等商議,最終選擇了劉宏繼承大統。竇妙派侍御史、守光祿大夫、奉車都尉等人前往河間國迎接劉宏登基。
登基為帝
九月政變
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劉宏隨迎駕隊伍抵達雒陽城外夏門萬壽亭,由竇武率文武百官迎接。次日,劉宏繼位,改年號建寧,以太傅、大將軍竇武及司徒三人共參錄尚書事。追尊父親劉萇為“孝仁皇”,陵墓為“”,母親董氏封為“慎園貴人”。
大將軍竇武因劉宏繼位有功,其族人加官進爵,從此竇氏外戚權傾一時。竇武依賴太傅陳蕃主持朝政,而陳蕃大量啟用在時受處罰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後即達成一致意見,密謀剷除宦官。
八月,竇武指使尚書令等彈劾並逮捕黃門令魏彪,為進一步彈劾宦官羅列罪名。九月七日,竇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勛秘密寫給竇武的奏章被長樂五官史朱瑀獲得,事情泄露。朱瑀將此事通知宦官、等,眾宦官歃血為盟,當晚發動政變。史稱“九月辛亥政變”。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變全面勝利,竇武、陳蕃等人均被滅族,未被處死的族人則流放到交州。竇太后則被遷徙到南宮雲台居住。
劉宏

建寧二年(169年)三月,尊慎園貴人董氏為孝仁皇后。七月,破羌將軍大破於射虎塞外谷,東羌全部被平定。
建寧四年(171年)正月初三,劉宏行,大赦天下。七月,立宋氏為皇后。
內外變亂
熹平六年(177年),王甫聯合太中大夫程阿構陷以巫蠱詛咒劉宏,隨即宋被廢,死於暴室。
耽於享樂
劉宏執政期間,多為蠻族、妖道在偏遠地區叛亂,被、、等人平定,劉宏認為天下穩如泰山,便安心享樂,鮮問政事。
光和二年(179年)四月,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熲下獄而死。十月,司徒、永樂少府、衛尉、步兵校尉密謀誅殺宦官,事情泄露,都被下獄處死。
光和三年(180年),劉宏力排眾議,立何氏為皇后。何皇后父親被追封為、舞陽宣德侯;母親被接入宮中居住,封為舞陽君;她的大哥和二哥也被招入朝廷擔任要職,何氏家門榮極一時。
烽煙四起
光和七年(184年),教主發動,天下八州太平道教徒揭竿而起,州郡失守,朝廷震動。劉宏在北地郡太守及中常侍的建議下,宣布解除黨錮,組織政府軍平定叛亂。
至年底,由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領的政府軍剿滅各地黃巾軍,劉宏為表天下安寧,於是改元。但同時,涼州的、、、等人又起兵叛亂。
中平二年(185年),劉宏先後派皇甫嵩、前往涼州平定叛亂,不但沒有平定,反而讓涼州叛軍越發壯大。
中平四年(187年),涼州淪陷,涼州刺史、漢陽太守先後戰死。同年,漁陽郡人、聯合烏桓在幽州發動叛亂,斬殺護烏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
天下此起彼伏的叛亂,讓劉宏逐漸從西園享樂中走出來。
中平五年(188年)十月,劉宏在雒陽平樂觀舉行閱兵儀式,自稱“”,騎馬持劍檢閱軍隊。
去世
中平六年(189年)二月,皇甫嵩在陳倉大敗涼州叛軍等人。三月,幽州牧平定張純叛亂。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劉宏在南宮嘉德殿駕崩,年僅三十三歲(按劉宏繼位時年十二,則駕崩時應為三十三歲,《後漢書》誤作三十四歲),孝靈皇帝。其長子繼位,是為漢少帝。六月十七日(7月17日),葬於。
三國志12的漢靈帝

為政舉措
政治
- 第二次黨錮之禍
第一次黨錮之禍於漢桓帝永康元年(167年)結束。建寧二年(169年),山陽郡督郵彈劾中常侍回鄉為母親掃墓時鋪張擾民,並拆毀了侯覽的房屋甚至祖墳。因而惹怒侯覽,指使同鄉人朱並上書彈劾張儉等二十四位山陽名士結黨,圖謀不軌。劉宏見到奏章後,問計於宦官,曹節借題發揮,解釋說黨人危害社稷,要求擴大到全國範圍清剿黨人,劉宏準奏。最終這場政治災難造成大量士人逃亡,被迫害致死的達六、七百人。史稱“第二次”。
熹平五年(176年),永昌太守上書為黨人鳴冤,要求朝廷予以平反。劉宏大怒,將曹鸞在獄中拷打致死,並更大規模的禁錮黨人及其親友。光和二年(179年),經上祿縣長和海建議,劉宏下令,黨人“”以後的親屬,都不受他們牽連。
光和七年(184年),爆發,中常侍認為如果不解黨錮,可能會逼迫黨人與黃巾軍勾結,劉宏這才宣布解除黨錮。
- 宦官政治
劉宏執政期間,皇權有所削弱。劉宏在位二十年,是宦官在漢朝歷史上最長的統治時期。宦官的編制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而且它們在劉宏在位時更是有增無已,劉宏更是突破常制一次便冊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史稱“”。建寧二年(169年),在宦官病重時,劉宏以其為車騎將軍,他死後又追贈為車騎將軍;中平元年(184年),又任命中常侍為車騎將軍,負責對討伐黃巾的將領論功行賞。三國志大戰3的漢靈帝
劉宏執政早期,中常侍、曹節深受他信任,後來王甫被司隸校尉害死,曹節逝世,張讓與趙忠便成了劉宏寵信的宦官,劉宏甚至將二人比作自己的父母,可見對宦官的依賴。
- 賣官鬻爵
光和元年(178年),劉宏在其母親和及常侍們的教唆下,又嘗試賣官。朝廷公開宣布可花錢買到自關內侯以下至光祿勛下屬虎賁、羽林等部門職位;賣官的規定是:地方官比價格高一倍,縣官則價格不一;官吏的升遷也必須按價納錢。求官的人可以估價投標,出價最高的人就可中標上任。除固定的價格外,還根據求官人的身價和擁有的隨時增減。一般來說,官位的是以官吏的計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標價是二千萬錢,年俸的官位標價是四百萬錢,也就是說官位的價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萬倍。、等人雖然功勞很大,聲望也很高,卻也都是先交足了錢,才登上公位的。及至後來更變本加厲,以後官吏的調遷、晉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須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標價,也就是說,官員上任要先支付相當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許多都因無法交納如此高額的“做官費”而嚇得棄官而走。
劉宏成年後,設定西園供自己享樂,靈帝將賣官所得收入用於西園的建設。中常侍進諫:“天下財物都是陛下的,何必還分公和私?”劉宏不聽。賣官的政策一直持續到劉宏逝世。
- 重置州牧
中平五年(188年),劉宏接受太常的建議,重置州牧,史稱“廢史立牧”。以劉焉為益州牧、為豫州牧;同年又以宗正為幽州牧。其結果是造成了各地割據軍閥的形成,包括劉焉在內的州牧上任後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 西園八校尉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劉宏設定,以小黃門為統率,以此制約大將軍何進的軍權。
- 在位年號
軍事
- 出擊鮮卑
熹平六年(177年),護烏桓校尉上疏請求討伐鮮卑,而犯罪被處罰的護羌校尉則通過中常侍王甫請求命自己為將討伐鮮卑來贖罪,王甫也同意討伐。同年八月,劉宏派夏育率軍出高柳郡,田晏率軍出雲中郡,率南匈奴出雁門郡,各率一萬多騎兵出擊兩千多里。鮮卑首領命下屬三部各自率眾迎擊,夏育等人大敗,丟棄自己的符節印信及輜重,各率數十人逃回,被囚車征還下獄,經贖免被廢為。
劉宏

文化
- 熹平石經
熹平四年(175年)三月,劉宏根據此前大臣、蔡邕、及宦官等人的建議,下詔命儒學大師們校正《》的文字,又命蔡邕用古文、大篆、隸書三種字型書寫,將其刻在石碑上,豎立在太學門外,使後來的儒生晚輩,都以此作為標準。石碑剛豎立時,坐車前來觀看以及臨摹和抄寫的,每天有一千餘輛之多,填滿大街小巷。
的刻立為讀書人提供了儒家經典教材的範本,並開創了中國歷代石經的先河,啟發了捶拓方法的發明,對印刷術的發明也有間接影響。
- 鴻都門學
光和元年(178年),劉宏設定,並將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畫像懸掛其中。在這所學校里,並不是研究儒家經典,實際上是探討辭賦、書法這類劉宏感興趣的學科。劉宏重用出自鴻都門學的學生,他們出任刺史、尚書、侍中,甚至還有封侯。太學的儒生往往鄙視這些人,拒絕與其為伍。鴻都門學一時非常興盛,學生多達千人,但延續時間不長。一因士族猛烈的攻擊,二因,隨著漢王朝的衰亡而結束。
鴻都門學不僅是中國最早的專科大學,而且也是世界上創立最早的文藝專科大學。在“”的漢代,改變以儒家經學為唯一教育內容的舊觀念,提倡對文學藝術的研究,是對教育的一大貢獻。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學,突破貴族、地主階級對學校的壟斷,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也是有進步意義的。鴻都門學的出現,為後來特別是唐代的科舉和設立各種專科學校開闢了道路。
外交
熹平二年(173年),日南郡邊的外國輾轉通過翻譯進貢。
熹平三年(174年),遣使進貢。
光和六年(183年),日南郡邊的外國再次通過翻譯進貢。
文學才能
劉宏喜歡辭賦,自己創作了《皇羲篇》共五十章。他後來憐憫皇子劉協幼年就沒有母親,又追思王美人(王榮),於是創作了《追德賦》、《令儀頌》。《》還收錄有其作品一篇:《招商歌》。
人物評價
:天下之主,宜得賢明,每念靈帝,令人憤毒!
:吾仍見上,上甚聰明,但擁蔽於左右耳。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三國志11的劉宏

:漢氏中興,至於延平而世業損矣。沖質短祚,孝桓無嗣,母后稱制,奸臣執政。孝靈以支庶而登至尊,由蕃侯而紹皇統,不恤宗緒,不祗天命;上虧三光之明,下傷億兆之望。於時爵服橫流,官以賄成。自公侯卿士降於皂隸,遷官襲級無不以貨,刑戮無辜,摧撲忠良;佞諛在側,直言不聞。是以賢智退而窮處,忠良擯於下位;遂至奸雄蜂起,當防隳壞,夷狄並侵,盜賊糜沸。小者帶城邑,大者連州郡。編戶騷動,人人思亂。當此之時,已無天子矣。會靈帝即世,盜賊相尋,其後宮室。焚滅,郊社無主,危自上起,覃及華夏。使京室為墟,海內蕭條,豈不痛哉!
范曄:① 《》說譎二世,指鹿為馬,而趙忠、張讓亦紿靈帝不得登高臨觀,故知亡敝者同其致矣。然則靈帝之為靈也優哉!② 靈帝負乘,委體宦孽。征亡備兆,《》盡缺。麋鹿霜露,遂棲宮衛。
:安、靈二帝,同為敗德。夫悅目快心,罕不淪乎情慾,自非遠鑒興亡,孰能移隔下俗。傭才緣心,緬乎嗜欲,塞諫任邪,沒情於淫靡。至如列代亡主,莫不憑威猛以喪家國,肆奢麗以覆宗祀。詢考先墳,往往而載,僉求歷古,所記非一。販爵鬻官,乖分職之本;露宿郊居,違省方之義。
:靈帝承疲民之後,易為善政,黎庶傾耳。鹹冀中興,而帝襲彼覆車,毒逾前輩,傾覆宗社,職帝之由。天年厭世,為幸多矣。
:桓、靈四十年間殺千百比干,毒流其社稷,可以血食乎?可以壇?單父天拜郊乎?
:榜懸金價鬻官榮,千萬為公五百卿。公瑾孔明窮退者,安知高臥遇雄英。
:觀靈帝以尚但之言不敢復升台榭,誠恐百姓虛散也,謂無愛民之心可乎!使其以信尚但者信諸君子之言,則漢之為漢,未可知也。
蔡東藩:①漢季之中常侍,誰不曰可殺?惟庸主如桓靈,方信而用之。②國家賞罰有明經,宵小讒言怎可聽?功罪不分昏憒甚,從知靈帝本無靈!③若平樂觀中之講武,設壇張蓋,誇示威風,靈帝自以為耀武,而蓋勛乃以黷武為對,猶非知本之談。黷武二字,惟漢武足以當之,靈帝豈足語此?彼之所信任者,婦寺而已,如皇甫嵩、朱儁諸才,皆不知重用;甚至一病不起,猶視賽碩為忠貞,託孤寄命,《范史》謂靈帝負扆,委體宦孽,征亡備兆,小雅盡缺,其亦所謂月旦之定評也乎?
軼事典故
中興劍
據《》記載:建寧三年(170年),靈帝曾經鑄造四把劍,名為中興。其中一把劍無故和小篆書一同丟失。
其字非大
據《後漢書》注引《伏侯古今注》記載:“‘宏’之字曰‘大’。”很多人以為,這裡的“字”就是表字的意思,以為劉宏姓劉,名宏,字大。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此處的“字”不是表字,而是避諱代字的意思。眾所周知,古代要避皇帝名諱,遇到皇帝名諱的時候,對這個字要採用一些辦法避過去。劉宏即位以後,如果遇到要寫“宏”的時候,就改用“大”字。
內廷逗樂
劉宏自己則深居內宮,挖空心思嘗試著玩樂的新花樣。無,一善於逢迎的小黃門從外地精心選了四驢進宮。劉宏見後,愛如至寶,每天駕一小車在宮內遊玩。起初,還找一馭者駕車,幾天后,索性親自操持。皇帝駕驢車的訊息傳出內宮,京城許多官僚士大夫競相摹仿,以為時尚,一時民間驢價陡漲。
正當京城瀰漫著驢車揚起的煙塵時,劉宏又對驢車失去了興趣。又有宦官別出心裁,將狗打扮一番,戴進賢冠、穿朝服、佩,搖搖擺擺上了朝。待劉宏認出乃一狗時,不禁拍掌大笑,贊道:“好一個狗官。”滿朝文武雖感,卻敢怒不敢言。
宮中市場
劉宏在後宮仿造、、各種商店、,讓宮女嬪妃一部分扮成各種商人在叫賣,另一部分扮成買東西的客人,還有的扮成的、的等。而他自己則穿上商人的衣服,裝成是賣貨物的商人,在這人造的集市上走來走去,或在酒店中飲酒作樂,或與店主、顧客相互吵嘴、打架、廝鬥,好不熱鬧。劉宏混跡於此,玩得不亦樂乎。肆中的貨物都是搜刮來的,被貪心的宮女嬪妃們陸續偷竊而去,甚至為了你偷的多我偷的少而暗地裡爭鬥不休,劉宏卻一點也不知道。
劉宏

裸游之館
中平三年(186年),劉宏在西園修建了一千間房屋。讓人采來綠色的苔蘚覆蓋在台階上面,引來渠水繞著各個門檻,到處環流。渠水中種植著南方進獻的荷花,花大如蓋,高一丈有餘,荷葉夜舒晝卷,一莖有四蓮叢生,名叫“夜舒荷”。又因為這種蓮荷在月亮出來後葉子才舒展開,月神名望舒,就又叫它“望舒荷”。在這個恍如仙境的花園裡,劉宏命令宮女們都脫光了衣服,赤身裸體地嬉戲追逐。有時他自己高興起來,也脫了衣服和她們打成一片。所以,他就給這處花園賜名為“”。
喜好胡物
劉宏喜歡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京師的達官貴人紛紛效仿,被批評為“”。後來領胡兵進京,大肆破壞,正應此兆。
夜夢桓帝
劉宏曾夢見漢桓帝發怒說:“有何罪過,你聽從那些邪孽的壞話,使她死去?勃海王劉悝已經被貶,又受誅而死。現在宋氏和劉悝在天上投訴,上帝震怒,你的罪孽難於挽救。”這個夢的內容十分明白清楚。
劉宏在醒來後很是恐慌,就把這件事告訴羽林左監說:“這是什麼不祥之兆?可以把它禳除嗎?”許永答說:“宋皇后與皇上一同繼承皇位,以母儀親臨天下,歷年已久,四海之內都蒙受她的教化,從來沒有聽說有什麼過失和惡聲。而皇上偏聽讒毀嫉妒的言辭,使她蒙受無辜之罪,身遭誅戮,禍連家族,所有臣妾,都為抱怨痛惜。勃海王是桓帝同母的弟弟,處理封國之事和作為藩屬事奉朝廷,不曾有過錯誤,陛下沒有經過驗證審察,就加罪誅殺。從前晉侯夢見大厲鬼,披長發達到地面,是因晉侯殺了厲鬼的祖先。天地之間的道義是明白清楚的,鬼神是難於欺騙得了的。應當一併改葬,以使冤魂得到安息。讓宋皇后流放了的親族返回原籍,恢復勃海王的封爵,以期消去因此而遭致的咎衍。”劉宏沒有聽用許永的意見,沒有多久就去世了。
強項子孫
劉宏曾經從容地問侍中:“朕和桓帝比怎么樣?”楊琦說:“陛下要和桓帝比,就像虞舜和唐堯比德一樣。”劉宏不高興的說:“你真是硬脖子(),真不愧是的子孫,死後一定也會招來大鳥的。”
親屬成員
家世
高祖父:漢章帝
曾祖母:
曾祖父:河間孝王劉開,後追贈孝穆皇。
曾祖母:趙氏,後追贈為。
祖父:解瀆亭侯,後追贈為孝元皇。
祖母:夏氏,後追贈為。
父親:解瀆亭侯劉萇,後追贈為孝仁皇。
母親:董氏,後追贈為。
后妃
何氏
靈懷皇后
子女
兒子
女兒
史料記載
《東觀漢記》
《·孝靈皇帝紀上·第二十三》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六~五十九
影視形象
年代 | 影視類型 | 劇名 | 飾演者 |
---|---|---|---|
1976 | 電視劇 | 《三國春秋》 | |
1994 | 電視劇 | 《》 | 不詳 |
1999 | 電視劇 | 《》 | |
2004 | 電視劇 | 《》 | 徐連順 |
2013 | 電視劇 | 《》 | |
陵墓紀念
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送莊鎮三十里舖行政村劉家井自然村北,劉宏去世後,即葬於此。在清代被洛陽知縣考證為漢桓帝宣陵,據《·河南分冊》:墓冢高10米,周長320米。俗稱“鏊子冢”。墓頂有盜洞兩個,採得玉衣殘片,可能是該陵被盜時的遺留物。墓冢遭局部破壞,考證疑為漢桓帝宣陵。認為是光武帝劉秀原陵,最終文物部門認定是漢靈帝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