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官職介紹,屬官,
官職介紹
光祿勛,秦名郎中令,郎與廊同,秦時殿上不得持兵戟,衛士皆立在廊下,廊下也就是廊內,或者說郎中。主郎內著官,故命郎中令。漢初沿用此名,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光祿勛。
守衛宮殿門戶是其主要職責,特別是開始設立此官時。殿外門署屬,殿內郎署屬光祿勛。再後續發展中,光祿勛得以總管宮殿內一切事物,發展成為皇帝的顧問參議、宿衛侍從以及傳達招待等官員的宮內總管。居于禁中,接近皇帝,地位十分重要。
屬官
簡述
光祿勛總領宮內一切,屬官多,機構龐大,其屬官秩位也很高。光祿勛除和其他九卿一樣設有丞以外,其屬官有大夫、郎、謁者,皆秦官。另外期門、羽林也歸其管轄。此外,還有光祿掾、光祿主事和主簿等官。
大夫
各種大夫不僅是和博士一樣“承問答”,當顧問;而且職掌“言議”,實際是高級參謀,許多重要制度法令的謀議與制定多與他們有關。如著名的政論家賈誼為太中大夫,晁錯、董仲舒為中大夫。此外,光祿大夫以下往往可以加官為“給事中”或“”,成為皇帝近侍之臣,則其職權更大。
大夫們的主要職掌“言議”和光祿勛的主要職掌“宮殿掖門戶”並無關係,因大夫們的主要工作活動是在宮內,故以類相從。
郎
光祿勛原名郎中令,其屬官中以郎命名的很多,有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秩比二千石,為三署。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郎官系統。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無定額,多至千人。
期門
又稱期門武士或,武帝時置,是皇帝的侍衛隊,其成員多選自北部諸郡的騎射之士。期門的經常任務是“執兵送從”。除宿衛宮廷外,有時也要出征或出使。元始元年,更名為虎賁。
羽林
掌送從,次期門。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初名,後更名為。又選取烈士子孫養於羽林,教導以五兵,號。羽林有令、丞,令、騎都尉監羽林,秩比二千石。羽林兵員主要來自、、、、、西河六郡良家子弟。
謁者
掌賓贊受事,即行彬禮時的司儀,定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僕射,秩比千石。謁者,在品德上的要求是孝廉。年齡需在五十以下,要,美須大音。或者直接從考察過品德儀容中的郎中中選拔美須大音者。謁者官滿一年,即可拜任其他官職,如縣令、長史、都官府長史之類。當遷而願留任者,加秩祿。